怎么欣赏宋词中的经典名篇《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二 )


垂柳不萦裙带 。漫长是、系行舟 。
垂柳依依 。牵衣待话 。系不住离人的裙带 。却牢牢系住了我的行舟 。让我目送离人远去 。
然后统观全词进行赏析
上片 。浓墨写羁旅之思 。为下文蓄势 。首句就将愁字写出 。点明了心境 。奠定了感情基调 。“愁”字由“秋”和“心”字组成 。作者用拆字之法 。显示了用词的机智 。紧接描写离别之时是秋风萧瑟的凄凉情景 。即使芭蕉不被雨打 。也被风吹得嗖嗖作响 。后面三句通过一衬一叠来表达内心的愁苦 。别人都是“天凉好个秋” 。作者却害怕起来 。他不敢在这样的情景中去看明月、去登楼 。怕引起想思 。圆月在古诗中是象征团圆的常见意意 。而登楼远望 。如果望不到思念的人 。“过尽千帆皆不是” 。岂不更伤感?
下片 。简笔写怀人之思 。展纷飞思绪 。昔日的欢聚都在梦中消失 。如花落烟消水流般的岁月 。氤氲在记忆深处 。一去不复返 。词人感叹往事如烟 。韶华易逝 。用典故抒怀 。并采用了比兴的手法 。以燕子代指爱人 。以客代指自己 。最后 。作者不禁埋怨柳条为何不将心上人的裙带系住 。而系住了自己的舟 。可见作者的相思之深 。无奈之甚 。
全词表现了词人复杂心情和离别之际纷飞的意绪 。字里行问流露出飘泊生涯中的失意情怀 。
吴文英的这首多唐令 。在送别词中堪称经典 。特别是开头两句“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可以说是千古名句 。传颂不衰 。为历代词家赞叹不已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说:首二句以“心上秋”合成“愁”字 。犹古乐府之“山上复有山” 。合成征人“出”字 。金章宗之“二人土上坐” 。皆藉字以传情 。妙语也 。在类似文字游戏的拆解中 。巧妙的嵌入对愁的诠释 。愁 。心上之秋也 。一语双关 。暗含词义 。令人拍案叫绝 。

怎么欣赏宋词中的经典名篇《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文章插图
怎么欣赏宋词中的经典名篇《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文章插图
怎么欣赏宋词中的经典名篇《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文章插图
怎么欣赏宋词中的经典名篇《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文章插图
怎么欣赏宋词中的经典名篇《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嘉庆年间 。未斋提出了学词之道:“问涂碧山 。历梦窗、稼轩 。以还清真之浑化 。”梦窗遂成为“四大词家”之一 。
随后又得王半塘、郑叔问、况夔笙、朱彊村此清末四大词家推崇 。梦窗词在近现代大放异彩 。如吴梅所云:“近世学梦窗者 。几半天下 。”更有广州陈述叔因一阕颇得梦窗神韵之词作 。而改变一生命运 。
至当代 。亦曾有多位词坛前辈与我训导 。习词应取径梦窗、清真 。便试习梦窗词 。心得是“以空灵奇幻之笔 。运沉博绝丽之才”的梦窗词 。非才大者不可学 。
怎么欣赏宋词中的经典名篇《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文章插图
题目句子出自梦窗的《唐多令.惜别》 。全调自然疏快 。有别于梦窗密丽深幽的词风 。尽管此调颇具盛名 。但个人觉得在梦窗词中 。仍不算是上佳之作 。但在谋篇构章上极见功力 。收拍处更让人击掌叫绝 。以下我们一起赏读:
起拍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
以心上秋合成愁字 。是拆字格 。起调凿空而出 。无聊之语 。非词家正笔 。也有悖南宋风雅词的典丽 。故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直言其为“油腔滑调 。”梦窗词的神韵亦非在此 。
个人觉得此句可玩而不可学 。估计梦窗得此句也是甚觉可玩 。不忍舍弃 。故不惜用整个上阕为起句作补述 。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
【怎么欣赏宋词中的经典名篇《唐多令·何处合成愁》?】之所以称起调非词家话语 。是因为传统诗词有一个创作原则 。重构通 。轻结论 。通常 。诗词大家只会直描情景 。而愁苦之情全留给读者自行感受 。而此调起句凿空道来 。直接诉苦 。一下子将话说死了 。使承接展开变得异常艰难 。自然梦窗之才情超逸并非虚名 。承接的补述极见巧力 。
“梧桐落叶”、“雨打芭蕉” 。都是写秋日愁苦的常用意象 。但梦窗却道不雨 。实际上是紧承起句 。继续无聊 。这句子作了省略 。可解读为:(都道雨打芭蕉使人愁) 。但现在没有雨 。也让人愁啊 。
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 。怕登楼 。
将无聊进行到底 。以天气好紧承上句的无雨 。怕登楼 。则无登楼 。
既没有雨打芭蕉 。也没有登楼望月 。愁自何来?似乎作者也不清楚 。无聊中的自问自答 。全是为了呼应起调之无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