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民众的角度说,宋仁宗赵祯是否算得上是“千古一帝”呢?( 二 )


宋仁宗只是恰好做到了本分而已 。也就是说我之前所说的“无过” 。不能把没有犯错当成一个帝王的功劳 。
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嘛?百姓少交一分钱了嘛?百姓增收了嘛百姓受压榨受剥削的问题解决了嘛?
这些关乎百姓生存的问题 。宋仁宗一个都没有解决 。他只是在勉强维的现状现状而已 。只是勉强让情况不要变得更糟糕而已 。
可是 。情况有没有变得更糟糕?仍然还是变糟糕了 。
既然宋仁宗没有解决任何一个关乎百姓生存的问题 。也没有能够阻止情况的恶化 。那他凭什么成为千古一帝?
我们是不能否认宋仁宗的“仁” 。可是作为一个帝王来说 。宋仁宗的仁其实就只是让大成为了最大的那个“乡愿”而已 。

站在民众的角度说,宋仁宗赵祯是否算得上是“千古一帝”呢?

文章插图
拿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来说 。这就是宋仁宗为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一个绝好的机会 。可最后呢?
宋仁宗一开始支持范仲淹 。因为他确实是想过解决这些问题的 。可是当士大夫对范仲淹群起而攻之之后 。宋仁宗就当起了“老好人” 。
他就那么看着范仲淹被攻讦 。乃至于最后不得不离开京城 。
宋仁宗这个“老好人”形象就是一个十足的“乡愿” 。对朝廷来说不仅没有好处 。反而只有坏处 。
庆历新政直接夭折 。关乎老百姓生存的问题仍然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 。更不用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了 。
这样的皇帝 。谁能说他是千古一帝?
站在民众的角度说,宋仁宗赵祯是否算得上是“千古一帝”呢?

文章插图
再拿一代名将狄青来说 。他被赶出了京城 。在外地抑郁而终 。他最后的结局也挺让人唏嘘的吧?
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士大夫容不下他 。可说到底还是宋仁宗的错 。
抛开老赵家崇文抑武的事不说 。如果不是宋仁宗充当老好人 。保护好狄青的话 。狄青也不用遭罪 。
士大夫是对狄青群起而攻之了 。各种帽子往狄青头上扣 。可宋仁宗难道不知道士大夫在胡说八道?
随便养了一条狗 。头上就长出了龙角 。这话一听就知道是段子吧?其实宋仁宗也不信 。不然就让狄青下狱了 。
可是士大夫人多啊 。写起文章骂起人来那叫一个无敌 。所以宋仁宗就干脆当老好人了 。
谁也别闹了 。狄青 。就让他出京吧 。
他觉得他这样既能够哄士大夫开心 。又能保住狄青 。可以说一箭双雕 。
但这样的做法 。恰恰就是没能力的表现 。
站在民众的角度说,宋仁宗赵祯是否算得上是“千古一帝”呢?

文章插图
士大夫之所以一直在称赞宋仁宗 。宋仁宗的仁只是其中一个很小很小的原因 。
真正让士大夫们这么做的原因 。是宋仁宗当时给予了士大夫“无上”的权力 。让士大夫隐隐凌驾于宋仁宗之上!
这份权力 。是后世无数士大夫所梦寐以求的东西 。所以他们才要一直吹捧宋仁宗 。想让皇帝们都学宋仁宗 。
所以 。宋仁宗 。千古一帝?完全不够格 。
我也不赞同宋仁宗这样的“仁” 。根本驾驭不住人 。这样的皇帝能够做成什么事?
既可金刚怒目 。也可菩萨低眉 。才是一个好皇帝 。宋仁宗却只懂得低眉和妥协 。
其他观点:
站在民众的角度说,宋仁宗赵祯是否算得上是“千古一帝”呢?

文章插图
百姓对仁宗的爱戴 。从他驾崩之后 。百姓的纪念活动就可见一斑 。
【站在民众的角度说,宋仁宗赵祯是否算得上是“千古一帝”呢?】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 。仁宗于汴梁皇宫驾崩 。享年五十四岁 。当即汴京召开追悼活动 。坊市停市 。百姓自发哭泣追思 。数日不停 。即使乞丐和小孩子都要去皇宫大内门口焚烧纸钱祭拜 。
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到洛阳 。百姓也自动停市哀悼 。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 。以致“天日无光” 。
同时连边远偏僻地区的百姓都同样哀悼 。有一位官员往四川出差 。路经剑阁 。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
我个人也十分崇拜仁宗陛下 。“为人君 。止于仁” 。他不是一个铁血帝王 。但天下归心 。众正盈朝 。他引领了一个朝代的风尚 。奠定了一个朝代的性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