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城战为什么城门被破后,守军宁可突围撤退也不肯巷战?( 二 )


古代攻城战为什么城门被破后,守军宁可突围撤退也不肯巷战?

文章插图
不过奇特的是 。比起现代战争里各方对于巷战的重视 。放在科技条件落后的古代战争里 。巷战却基本没有存在感 。以古代中国的战争史为例 。不管争夺多么激烈的城池攻防战 。一旦城墙被攻破 。战事也就基本告终 。不管之前作战意志多么坚定的部队 。也极少能继续坚持打巷战 。最多不过冒死突围 。那么问题来了 。古代科技条件落后 。进攻方攻坚手段有限 。防守方完全有机会给敌人继续造成杀伤 。怎么就“很少打”呢?
古代攻城战为什么城门被破后,守军宁可突围撤退也不肯巷战?

文章插图
这事儿 。古代战争史上一些为数不多的巷战 。就可以现身说法 。首先值得一说的 。就是万历朝鲜战争中“平壤战役”尾声阶段的巷战 。
这场战役当时的情况是 。明军在当天的攻城战里 。经过虚实结合的强大攻势 。成功拿下了平壤的城头 。但盘踞平壤的日本第一军 。却是死赖着不走 。反而又祭出了“巷战”模式:整个平壤城被日军“改造”了一番 。修起了各式各样的堡垒工事 。日军占领平壤城三个制高点 。指挥各部负隅顽抗 。在当时日军主帅小西行长的盘算里 。借助这些设计精巧的堡垒 。发挥日军火枪的威力 。必然能给明军巨大杀伤 。
古代攻城战为什么城门被破后,守军宁可突围撤退也不肯巷战?

文章插图
但小西行长没想到的是 。明军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一看日军窝进堡垒里 。明军直接来了个简单粗暴大招:烧 。各种柴草火箭 。顿时一股脑朝着日军据点招呼 。整个平壤城顿时烈火冲天 。仅仅在大火后的日军据点牡丹台里 。明军就拖出了四五百具日本焦尸 。被烧惨了的日军纷纷窜出据点逃命 。好些人宁可跳进城外大河淹死 。也绝不在巷战里挨烧 。被烧惨的小西行长也只好仓皇撤退 。其部一万八千多日军逃回汉城时 。只剩了六千多人 。
换句话说 。如果不是跑得快 。这伙曾铁了心打巷战的日军 。很可能一个都活不了 。
古代攻城战为什么城门被破后,守军宁可突围撤退也不肯巷战?

文章插图
而这场书写下明军“战胜之速 。委前史所未有”辉煌战功的平壤战役 。却恰恰道出了古人“不打巷战”的多种原因 。首先一条 。就是古代城市的建设水平有限 。
现代战争里 。巷战之所以难打 。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丛林”一般的城市建筑 。能够给防守方提供足够屏障 。比如在抗战里的常德会战里 。中国军队把大多数民房打通 。街巷改造成堡垒 。节节抗击日军 。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里 。斯大林格勒火车站曾前后十三次易手 。争夺巴甫洛夫大楼的战斗更持续五十八天 。但放在古代 。在没有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的情况下 。城市的建筑水平 。其实也非常低下 。
【古代攻城战为什么城门被破后,守军宁可突围撤退也不肯巷战?】就以“平壤战役”中的平壤城为例 。整个平壤城大多数建筑都是木制 。不管日军的堡垒修得多坚固 。只要明军点起火来 。那就是一点就着 。瞬间烧一大片 。这样的城市构造 。也是当时城市的常态 。明清年间中国城池里的民居 。多为木制结构 。就算是土砖瓦房 。防护力也较差 。不要说发生战争 。就算是火灾 。有时对于城市都是致命打击 。乾隆年间的北京一场火灾 。就是“焚毁数千家” 。
古代攻城战为什么城门被破后,守军宁可突围撤退也不肯巷战?

文章插图
所以 。古代的城市 。别管看上去多巍峨 。一旦遇上战争 。基本都是不经打 。
武器的问题也是重要原因 。虽然乍一看去 。古代的攻坚武器威力有限 。但一旦攻破城池 。对付城市里的房屋 。却是威力极大 。比如宋代的重型床弩 。攻坚时就可把长矛钉再城墙上 。对付城市建筑绰绰有余 。到了冷热兵器混杂的明清年间 。就算防守方装备了火枪火炮等武器 。但放在失去城墙屏障的巷战里 。在短兵相接的情况下也威力有限 。
因此 。在古代战争条件下 。想要守好一座城池 。最靠谱的办法还是加固城墙 。比如明代的北京城 。就在内城与外城设置了两万多个垛口 。部署了一万两千多个炮眼 。这也是古代城池的基本防御理念 。
古代攻城战为什么城门被破后,守军宁可突围撤退也不肯巷战?

文章插图
而比起武器与城池建设水平来 。“后勤问题”更是古人不打巷战的重要原因 。
古代交通条件有限 。城池的安全 。也极度依赖后勤补给 。但如果进攻方有着兵力优势 。切断了城池的补给线 。防守方就算能暂时打退敌人进攻 。最后还是撑不住 。以北宋末年的太原保卫战为例 。当年金军团团包围太原 。北宋却救援不力 。孤军奋战的太原军民 。也准备以巷战做最后一搏 。当时太原全城15岁以上男子全部参军作战 。城里房屋拆除墙壁 。准备与金军巷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