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明明是情诗,为什么屡屡被用来歌颂老师?


这属于借古人成句引申使用 。此类例子很多 。比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就用来比喻新事物取代旧的、腐朽的事物 。再有许浑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以用来比喻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 。还有王国维讲的“三种境界”借用了三首宋词中的句子 。而这三首词也是写爱情的 。此类例子还有很多 。
其他观点:
一首诗、一句话 。每个人、每个时代 。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新的注释 。
例如:《春秋》之于《吕氏春秋传》、《左氏春秋》和今天一样古人一样对前人的遗留有所理解和注释 。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变迁 。有些物品、诗歌、名言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这本是一种文化现象 。是一种积累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语出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明明是情诗,为什么屡屡被用来歌颂老师?

文章插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明明是情诗,为什么屡屡被用来歌颂老师?】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
我们无从考证此时的作者正在进行着怎样的故事 。也无法理解他此时细腻的思绪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论是对故土、友人、爱人、家人都表达了作者的不舍与留恋和无限的惆怅 。东风无力百花残 。让人如临其境 。以景抒情离愁别绪悄然而来绵延不绝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明明是情诗,为什么屡屡被用来歌颂老师?

文章插图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固然表达了这份情谊和思绪的绵延不绝 。如果不结合全诗来看 。也可以表达一种奉献、一种执着或者一份坚持 。老师的职业特征吻合了这种精神 。我们赋予了这首诗新的内涵 。也就对这首诗进行新的理解和注释 。文化本就是约定俗成的东西 。比如方言 。我们都用汉字但是发音不同 。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文化无所谓对错 。这是以偏概全 。文化又是有自身发展规律的 。不是随意曲解的 。一个时代有着共同认同的文化 。如果这种理解不被这个时代认同(甚至他是对的) 。也会面临时代的处罚(比如文艺复兴、文化革命)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明明是情诗,为什么屡屡被用来歌颂老师?

文章插图
不可否认文化可以落后于时代、也可以超越时代 。如果落后的文化占据上风就会造成历史的悲剧和遗憾(比如封建思想文化) 。如果超前的文化占据了上风 。那么掌握新思想文化的人就会受到迫害和折磨(比如:工业革命、文化革命) 。思想文化的变革推动者历史文明的变革(前进或者倒退) 。这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体现的 。一句诗歌、一句名言 。它符合今天的人物、事物、事件 。情感 。我们就可以赋予它这样的内涵 。这种内涵普及开来就是得到了文化认同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明明是情诗,为什么屡屡被用来歌颂老师?

文章插图
当然昨天正确的东西今天可能是错误的 。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经济大融合的时代 。古今中西文化相互兼容碰撞 。我们要善于接受新的事物 。随着新型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文化变革、交融、碰撞将更迅速、更剧烈 。比如我们无法理解古人(裹脚) 。或许将来的人们也不理解现在的(高跟鞋) 。
其他观点:
情为何物?
有多少人为此绞尽脑汁 。
以得出个求证 。
情字的含义有多种 。
它不单指爱情 。
还指父母的养育之恩 。
也指老师的教诲之情 。
所以此句诗意 。
完全可以引申一一
用来对老师的歌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