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参保人,这些医保报销新利好你得知道!


淄博参保人,这些医保报销新利好你得知道!

文章插图
2月9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建设‘强富美优’新淄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淄博市医保局负责人向社会发布医保惠民新政 。
自2023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淄博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以及新出台的职工门诊共济保障实施细则、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三项医疗保障政策开始实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 。
让我们具体看看这次新发布的利好政策都有哪些吧 。
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修订的情况
去年底,淄博市政府修订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新修订的办法坚持“三个结合”,作出了“三个调整” 。
明确政府资助参保范围 。各级政府负责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返贫致贫人口、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予全额或部分资助,减轻困难群体参保负担 。
稳步提高医保待遇水平 。将三级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55%提高到60%,将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由不低于55%提高到不低于60%,将急诊未转入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55%,进一步减轻参保居民个人负担 。
明确待遇享受条件 。城乡居民在集中缴费期内按时缴纳保险费的,自次年1月1日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错过缴费期的,设置3个月的待遇等待期 。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6个月内参保并缴纳个人缴费部分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医保待遇;超过6个月的,自缴费的次月起享受医保待遇;超过12个月的,设置3个月的待遇等待期 。
关于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建立的情况
为进一步健全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根据国家、省相关政策规定,去年底,市政府办公室出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细则》,全面推进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 。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建立后主要有以下变化:
扩大门诊医疗费用报销范围 。在原职工门诊统筹保障基础上,提高了门诊统筹支付限额、报销比例和就医范围 。一级及以下、二级、三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分别为50元、500元、700元,普通门诊医疗待遇最高支付限额为3000元,在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内的普通门诊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分别按照60%、60%、50%比例支付 。2024年起,普通门诊医疗待遇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4000元,退休人员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门诊就医,执行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政策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在其他统筹区门诊治疗,发生的门诊合规医疗费用,即个人首先自付10%后,执行淄博市同级别医疗机构待遇政策 。
明确个人账户支付范围 。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还可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等 。同时明确,个人账户不得用于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的支出 。
关于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情况
为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去年底,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统一医疗救助对象范围 。医疗救助对象包括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以及未纳入以上救助对象范围、但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大病患者 。特困人员参保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实行全额代缴;低保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返贫致贫人口、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给予部分补助 。
明确医疗救助保障范围 。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救助对象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门诊慢特病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部分,按规定全部纳入救助保障范围 。
增强大病保险减负功能 。实施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大病保险倾斜政策,年度起付线降低50%,分段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取消上述人员大病保险特药起付线,进一步增强大病保险减负作用 。
明确医疗救助保障水平 。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及返贫致贫人口医疗救助不设年度起付线,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部分按75%比例救助,年度救助限额为3万元 。对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按50%比例给予救助,年度救助限额为2万元 。对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额度的部分给予再救助,年度救助限额为2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