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的种植技巧和田间管理

【扁豆的种植技巧和田间管理】我们在种植好扁豆之后,并不是没有任何事情了,那么接下来如何更好的进行管理呢?
1.适时定植 。为争取扁豆早上市,要适时定植,定植密度按行距1.6m,株距0.5--0.8m配置 。在2月中旬定植的扁豆,采用10m宽的双层大棚,加小拱棚三层覆盖保温,若温度较低时,夜间在小拱棚上覆盖草帘保温在3月中旬移栽定植的扁豆,采用4m宽的中棚加小拱棚覆盖保温 。
扁豆定植后,小拱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但不能超过35℃ 。
2.整枝摘心 。移栽定植后的扁豆子蔓长至40--50cm时,要及时搭“人”字架引蔓上架,其架高控制在1.5m左右 。多层覆盖栽培的扁豆,因其播种早,生育期长,枝叶易徒长,应及时打顶摘心,以促进花序发育,早开花,早结荚,早上市,结荚盛期及时整枝是延长采收期的重要技术措施 。
方法是扁豆定植后,子蔓长至100--120cm时及时摘心,促使下部多生孙蔓侧芽,多开花多结荚 。进入结荚盛期,剪去下部老枝老叶和荚少的侧枝,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进入高温季节,更应坚持整枝摘心,以实现控制植株徒长,延长结荚时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出效益 。
3.揭膜、调控水分 。多层覆盖栽培的扁豆在春季要及时分次揭膜撤棚,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回升时揭小棚;5月上、中旬第一批扁豆采收时揭中棚或双层大棚膜 。由于水分对扁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苗期水分供应不足其生长缓慢,早苗达不到早发的要求;开花结荚期若水分供应不足,影响其开花结荚,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
因此在土壤墒情差,植株叶片中午萎蔫时要注意补水,以保证扁豆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撤棚后扁豆进入露地生长期,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雨水较集中,此时要开好田间一套(横、竖、围)沟,防止明涝暗渍的危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