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蓟

凉血祛瘀消肿止血
别名:青刺蓟、小蔚炭、刺蓟菜、千针草、猫蓟、野红花、小刺盖、刺菜猫蓟、青青菜
性味:味甘苦,性凉 。
归经:归心、肝经 。
煎法:
适用体质:
小蓟的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
用法用量:5~12g 。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
 1.凉血止血(血热出血)用治血热妄行所引起的呕血、齟血、尿血、便血、崩漏等症,每与大蓟、侧柏叶等配伍共用;或取单品捣汁饮服,以鲜品为佳 。因其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或配伍生地黄、滑石等同用,如小蓟饮子 。
 2.清热解毒(热毒痈肿)用治疮痈肿毒,可取本品捣汁外敷患处,也可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 。
 
小蓟图片
小蓟主治用于吐血、蛆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湿疹、黄疽等,尤善治尿血、血淋之证 。
现代尚用于肝炎、肾炎、高血压病、支气管扩张咯血、消化道出血、痔疮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宫缩不全、细菌性痢疾、皮肤溃疡、外伤化脓性感染等 。
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
小蓟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小蓟】小蓟主要含黄酮、三萜、生物碱及简单酚酸 。其中止血活性成分有刺槐素-7-鼠李糖苷、芸香苷、绿原酸、原儿茶醛以及蒲公英留醇等 。
现代药理研究,能收缩血管,升高血小板数目,促进血小板聚集及增高凝血酶活性,抑制纤溶,从而加速止血 。还有抗菌、降脂、利胆、利尿、强心、升压等作用 。
1.小蓟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有明显升压和兴奋心脏的作用 。小蓟对肾上腺素能受体有激动作用 。
2.小蓟有止血作用 。
3.小蓟具有抗菌作用 。
4.小蓟对对平滑肌有类似肾上腺素的作用 。对家兔的子宫有兴奋作用,对猫、大鼠离体子宫和家兔离体小肠有抑制作用 。
5.其他:对大鼠醛性足肿肛胀一定的抑制作用 。
小蓟禁忌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
气虚者忌服 。
忌犯铁器 。
孕妇慎用 。
本品含胆碱,具有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不宜与升血压的西药合用 。
 
①在用药2~20日,可有身热、头昏、倦怠、呕吐、腹痛或失眠、尿频、尿多、荨麻瘆等反应 。
②虚寒性出血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
小蓟食用方法-泡水喝的功效日常用量:8~12g,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小蓟选方1、治血热吐血、口干而渴:鲜小蓟根、鲜藕、鲜地黄、鲜牛蒡各等分,捣烂取汁 。每次1小杯,加入适量蜂蜜,搅和均匀,常服可治血热吐血 。
2、清热解毒、解暑:小蓟100g,大米50g,先将小蓟摘洗干净,入开水焯过,冷水过凉,捞出切细 。大米淘洗干净加入冷水,先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煮粥,然后加入小蓟,待沸,加盐调味,撒上葱末,淋上香油, 即可盛起食用 。
3、治蛋白尿:小蓟、藕节、木通、竹叶各克,荷蒂7g 。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每日1剂,分3次服用 。
4、治急性传染性肝炎:鲜小蓟、鲜柳枝各50g 。水煎,去渣,取汁,分两份,饭后2小时温服 。
 
方一:治疗乳痈
鲜小蓟适量,蜜糖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
方二:治疗外伤出血
鲜小蓟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研细粉敷患处 。
方三:治疗心热吐血口干
生藕汁、生牛蒡汁、生地黄汁、小蓟根汁各200ml,白蜜1匙 。上药相和,搅匀,不计时候,细细呷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