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高长恭、吴王李恪、睿亲王多尔衮,谁最强?( 二 )


兰陵王高长恭、吴王李恪、睿亲王多尔衮,谁最强?

文章插图
高长恭容貌俊秀 。并且英勇善战 。是北齐宗室中为数不多的将才 。他曾参与邙山之战获得大捷 。后主高纬感叹他战场上深入敌阵 。一旦失利恐怕后悔莫及 。后主也许是随后一说 。却让高长恭感动莫名 。一时之间忘记了君臣分际 。直接说道:“家事亲切 。不觉遂然 。”如果是别的皇帝 。也许就过去了 。但他面对的是本来就对他文襄皇子身份十分敏感的后主高纬 。就此埋下了祸根 。不管他后来怎样自污声名 。终究被鸩杀 。终年三十三岁 。
兰陵王高长恭、吴王李恪、睿亲王多尔衮,谁最强?

文章插图
虽然是因为后主昏庸 。但也足以说明高长恭的政治敏感度比起他的二哥广宁王高孝珩确实差了很多 。
高长恭在高澄诸子中排行第四 。高澄在即将代魏的前夕遇刺身亡 。他的儿子们尚在年幼 。由他的兄弟高洋继续掌权 。终于在他死后的第二年称帝 。建立北齐 。追尊兄长高澄为文襄皇帝 。高洋立自己的儿子高殷为太子 。高澄的儿子们空顶着文襄皇子的名头 。却始终无缘登上皇位 。
其实 。即便高澄未曾遇刺并且顺利称帝 。高长恭继位的可能性也很小 。论嫡 。他比不过排行第三的嫡子高孝琬;论长 。前面还有大哥高孝瑜;若论将才 。在将星熠熠的南北朝 。不管北齐、北周还是南梁 。他也不算是非常顶尖 。
且不说他早早去世 。即便能活到北周伐齐之时 。恐怕也很难力挽狂澜 。
至于吴王李恪 。最为人熟知的是身兼两朝皇室的血脉-他的母亲是隋朝炀帝的女儿 。这身份带给他极大的矛盾 。既是他血统高贵的证明 。却也注定了他不能成为李唐的皇帝 。
李世民对这个儿子极为宠爱 。常称他“英果类己” 。一心想立他为继承人 。终究因为长孙无忌(也许背后还有更多朝臣)的极力反对而作罢 。
兰陵王高长恭、吴王李恪、睿亲王多尔衮,谁最强?

文章插图
史书对李恪评价很高 。称他“中外所向” 。但也并没有看到他有什么惊人的功绩 。反倒是因为与乳母的儿子“博塞” 。被罢免了安州都督一职 。
高宗李治继位后 。长孙无忌掌权 。终究诛杀了李恪 。终年三十五岁 。李恪临刑前仰天大呼:“社稷有灵 。无忌且族灭!”不愧是李世民的儿子 。
兰陵王高长恭、吴王李恪、睿亲王多尔衮,谁最强?

文章插图
在贞观年间 。不时有皇子谋反之事 。前有李承乾、李泰 。后有庶人李祐 。李世民对儿子们应该也是深为防范的 。等到高宗时期 。李恪是李治在世的最年长的兄长 。又曾经差点被李世民立为继承人 。不管表面如何尊贵 。内心深处未尝没有提防 。李恪身死 。想必也有高宗默许的成分 。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李恪纵然文韬武略 。貌似也很难有施展的机会 。
最后到清朝的睿亲王多尔衮 。在这三人之中 。若论才干与功绩 。前两人实在不能与这位摄政王相提并论 。而若要从其中选出一个能影响历史走向的 。也定非多尔衮莫属 。
兰陵王高长恭、吴王李恪、睿亲王多尔衮,谁最强?

文章插图
在公元1644年甲申年的这场变革中 。如果没有多尔衮 。中国的历史也许完全是另外一个走向 。不管清军入关是福是祸 。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还是多尔衮 。
从收服吴三桂 。改变路线只扑山海关 。到决定清朝定鼎燕京 。无一不显示出多尔衮的雄才大略 。要知道 。当时大部分的满清贵族还是带着入关抢掠一番就回辽东的想法的 。比如多尔衮的亲哥哥阿济格就是其中之一 。
再说入关之后 。武功方面 。西击李自成 。南征南明小朝廷 。剿灭西南张献忠;文治方面 。开科举 。稳定秩序 。修订大清律 。用乾隆的诏书说 。就是“定国开基 。创制规模 。皆所经画” 。对于清朝 。对于满洲 。他多尔衮都是无可争议的“厥功第一” 。
兰陵王高长恭、吴王李恪、睿亲王多尔衮,谁最强?

文章插图
可惜 。他一生两次都与皇位擦肩而过 。第一次是太过年幼还丝毫没有抗争的机会 。第二次则是涉及到太多的政治博弈而不得不放弃 。
像他这样一个一生都陷在政治旋涡中的政治家 。若没有一个有力的继承人 。身后相当堪忧 。不知当他在喀喇城的冰天雪地里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时 。是否已经预知了自己身后的命运 。
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薨逝于喀喇城 。时年三十九岁 。他死后不到三个月即被政治清算 。削爵 。罢庙享 。财产入官 。子女具给信亲王 。更有甚者 。将多尔衮从坟墓挖出 。挫骨扬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