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大的疑案《斧声烛影》,以今人的视角,当如何解读?


嫌疑人:赵光义受害人:赵匡胤案情简要: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凌晨 。大宋皇室对外宣布自己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去世 。这年赵匡胤50岁 。以戎马一生赵匡胤的身体状况来说 。似乎不应该这么突然暴卒 。
同样在案发的前一夜 。也就是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 。死者赵匡胤曾召自己弟弟晋王及身兼开封府尹数职的赵光义入宫饮酒议事 。
案发期间 。嫌疑人赵光义整夜留宿宫中 。并有坊间传言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嫌疑人赵光义离席 。有逊避之状 。又听见死者赵匡胤引柱斧戳地 。并大声说:“好为之” 。
赵匡胤暴毙后 。赵光义宣布继承皇位 。成为大宋帝国第二任皇帝 。

北宋最大的疑案《斧声烛影》,以今人的视角,当如何解读?

文章插图
双方进入开庭阶段 。互相交换证据 。
原告方面证据:
一、前任皇帝赵匡胤武将出身 。虽然年已50岁 。然而身体健康状况依然良好 。不应该这么快死亡 。
二、死者赵匡胤在去世之前 。已经有两位成年的儿子 。即次子赵徳昭、四子赵德芳 。即使继承皇位也不应该是兄弟赵光义 。
三、死者赵匡胤在去世前一夜曾召犯罪嫌疑人赵光义入宫 。并且留宿宫中 。并有人曾看见席间双方发生了争斗 。
四、死者赵匡胤的两个成年儿子 。在嫌疑人赵光义继承皇位仅六年内相继英年离世 。其中 。次子赵徳昭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因受嫌疑人赵光义训斥 。自杀而死 。年仅29岁;四子赵德芳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对外宣布因病医治无效而逝 。时年23岁 。
北宋最大的疑案《斧声烛影》,以今人的视角,当如何解读?

文章插图
被告方面证据:
一、死者赵匡胤曾在母亲杜太后病重之际在旁服侍 。就当着临终母亲的面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 。约定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赵光义 。当初曾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 。因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 。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
二、死者赵匡胤在世之时 。赵光义就已经是“开封尹+晋王” 。完全是五代以来皇储的标配;而赵匡胤的两位成年儿子赵德昭(26岁)和赵德芳(18岁)却只是挂名的节度使和防御使 。不仅没有实权 。而且从未参与过国家政务 。
三、对于原告指控的死者前夕召见赵光义 。期间双方发生争执一事 。纯属子虚乌有 。请原告出示目击证人 。
四、对于宰相赵普曾经反对赵光义继承皇位一事 。也输虚构诬陷 。另外再赵光义在位期间 。赵普先后两次出任宰相 。此事完全可以让赵普出来作证 。
五、对于两位侄子赵徳昭、赵德芳的去世 。纯属巧合 。其中 。赵徳昭系思想上想不开而自杀 。赵德芳因病医治无效死亡 。并且作为皇帝赵光义对于两位侄子的去世也非常伤心 。
现在双方证据交代完毕 。请各位陪审团成员做出被告是否有罪的认定 。
北宋最大的疑案《斧声烛影》,以今人的视角,当如何解读?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于万岁殿 。其弟赵光义继位 。也留下了“斧声烛影”这一大宋朝头号迷案 。后世评论赵光义有弑兄夺位 。篡逆之嫌 。他的继位疑点重重 。
北宋最大的疑案《斧声烛影》,以今人的视角,当如何解读?

文章插图
史载赵匡胤母亲杜太后病重临终时 。曾召赵匡胤和大臣赵普入宫记录遗言 。她说赵匡胤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 。柴宗训年少继位 。主少国疑 。才让赵匡胤有机会取而代之 。她劝说赵匡胤为了大宋长治久安 。要他死后传位于其弟赵光义 。再传位给三弟赵廷美 。随后再传位给赵匡胤子赵德昭 。以保江山永固 。并将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 。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这也成为了赵光义继位的合法依据 。
北宋最大的疑案《斧声烛影》,以今人的视角,当如何解读?

文章插图
从时间节点来看 。杜太后临终时 。赵匡胤正当壮年 。根本没有急于立继承人的顾虑 。况且杜太后又如何可以预算出赵匡胤百年时他的儿子们年少不堪大任呢?再者 。赵光义最终没有传位给赵廷美 。也没有立侄子赵德昭为储君 。而是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 。为什么皇位到了赵光义手里就是父死子继 。而不再是兄终弟及了呢?
金匮之盟是在赵光义继位后6年才公布的 。为什么不在登基时就昭告天下呢?而是要等了6年之久 。金匮之盟是否真的存在 。抑或是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得位之正 。为了堵天下悠悠之口而杜撰出来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