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 六 )

明目
6.《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 , 治肺痿吐血;温中 , 补不足 , 治劳瘦咳嗽 , 和羊肉、鲫鱼煮食之 。
7.《日用本草》:宽胸膈 , 利大小便 , 熟食之 , 化痰消谷;生啖之 , 止渴宽中 。
8. 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 , 治噤口痢 。
9.《本草会编》:杀鱼腥气 , 治豆腐积 。
10.《纲目》:主吞酸 , 化积滞 , 解酒毒 , 散瘀血 , 甚效 。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 , 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 。
11.《本草求真》:解附子毒 。
12.《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 , 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 。熟者下气和中 , 补脾运食 , 生津液 , 御风寒 , 已带浊 , 泽胎养血 。
13.《本草图经》:莱菔 , 功用亦同(芜菁) , 然力猛 , 更出其右 , 断下方亦用其根 , 烧熟入药 。
14.《本草衍义》:莱菔根 , 世皆言草木中惟此下气速者 , 为其辛也 , 不然 。如生姜、芥子又辛也 , 何止能散而已?莱菔辛而又甘 , 故能散缓而又下气速也 。散气用生姜 , 下气用菜菔 。
15.《本草衍义补遗》:莱菔根 , 《本草》言其下气速 , 往往见人食之多者 , 停滞成溢饮病 , 以其甘多而辛少也 。
16.《纲目》:莱菔 , 根、叶同功 , 生食升气 , 熟食降气 。苏、寇二氏止言其下气速 , 孙真人言久食涩营卫 , 亦不知其生则噫气 , 熟则泄气 , 升降之不同也 。大抵入太阴、阳明、少阳气分 , 故所主皆肺、脾、肠、胃、三焦之病 。李九华云:莱菔多食渗人血 。则其白人髭发 , 盖亦由此 , 非独因其下气涩营卫也 。
17.《本草经疏》:莱菔根 , 《本经》下气消谷 , 去痰癖 , 肥健人 , 及温中补不足 , 宽胸膈 , 利大小便 , 化痰消导者 , 煮熟之用也;止消渴 , 制面毒 , 行风气 , 去邪热气 , 治肺痿吐血 , 肺热痰嗽下痢者 , 生食之用也 。
临床应用治疗滴虫性**炎 。将萝卜用水洗净 , 以酒精擦拭消毒后剁成泥状 , 每次取1-2茶匙用消毒纱布包成纱布卷 , 一端系以长线 , 作**塞剂 。上药时先用 1/5000过锰酸钾液冲洗外阴及** , 拭干后 , 将萝卜泥纱布卷放入**内 , 线头露于**外 。每天1次 。共治68例 , 治愈62例 。一般在用药后2-3天外阴痒感、热感、下腹重感或疼痛均消失 , 分泌物由脓性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治疗5-10次后**粘膜充血减轻或完全恢复正常 。连续上药4-7次后 , 涂片检查滴虫阴性 。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
摘录《中华本草》
【莱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