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诗歌风格的形成,和孟浩然一生的经历有关系吗?为什么?


浅论孟浩然和他的诗意人生

孟浩然诗歌风格的形成,和孟浩然一生的经历有关系吗?为什么?

文章插图
【孟浩然诗歌风格的形成,和孟浩然一生的经历有关系吗?为什么?】孟浩然的诗歌大多为五言短诗 。以山水田园 。隐逸 。游览旅途感闻情怀等 。例如: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 。
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 。
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 。
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 。
还来就菊花 。
这是孟浩然最著名的一首田园诗:作品特点简朴自然 。口语表达 。毫不修饰 。不表露雕饰痕迹 。就此诗而言 。简约质朴的口语描述 。正适合田园风光和一派田园景象!该诗歌形式简约 。即大道至简 。内容自然 。就是恰到好处 。不越粗俗半步!让田园诗歌大放异彩的是 。简约质朴而不简陋 。文彩适中而不奢糜 。进而让该作品登上了田园诗的顶峰 。成为田园诗的光辉之作 。也即登上了田园诗作领域的榜首 。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田园诗的“状元”作品 。至今仍熠熠生辉!后人迄今为止仍无人超越 。
孟浩然诗歌风格的形成,和孟浩然一生的经历有关系吗?为什么?

文章插图
孟浩然 。襄阳人 。姓名不详 。只留下字号:浩然 。后人只好称其“孟襄阳\" 。
其实 。如果放大孟浩然的生平简介 。已不难发现 。没有名字 。是不是没有“体制”的身份 。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已可想而知 。所谓\"名落孙山”是否在这里已经体现了 。没有身份地位 。只能留一个“浩然\"!在原野 。在田园!而社会和人类历史也是公正的 。称其“孟襄阳\" 。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孟浩然 。四十岁到长安应试 。夲来已结交了当朝宰相 。张九龄 。按理来说 。这应该算是有点门路了 。并且还和王维是好友 。这样看来 。他的落榜不是太容易理解 。但要回头看一下相关联的主要人物的资料 。似乎发现了问题症结所在 。唐朝体制的最高当权者——唐玄宗 。即面试主管有个特点 。即特别欣赏张九龄 。因此 。他的录取标准是以张九龄为标杆 。能达到标准的上岗 。赶不上张九龄的一律不用 。即每当面对被推荐人 。即问:“风度得如九龄否\"?而张九龄其人 。举止优雅 。风度不凡 。这仅是一方面 。这也不足以说明 。当时的孟浩然是风度方面的因素 。
但有一个历史事实要说明 。張九龄担任宰相期间 。不避利害 。敢于谏争 。为中国封建盛唐——开元盛世的到来 。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 。却被李林甫的谗言击中 。终被罢相 。黜为荆州长史 。这样看来 。孟浩然到长安应试之际 。是否张九龄已被罢相这个时间节点 。笔者已无法考究 。因而无法定论 。但从另一个环节上也获取一些参考信息 。以便于理解 。
孟浩然的前半生 。主要是居家侍亲读书 。以诗自娱 。四十岁后方游京师长安 。参加应试考试却遭淘汰 。他的诗中曾有云“不才明主弃”的感叹发声 。而恰巧被面试绝对主管——唐玄宗看见了 。随即写下批示:\"卿自不求仕 。朕未尝乔一卿 。奈何诬我?”从这里看出 。唐玄宗与孟浩然各执一词 。道理究竟是在哪一方呢?反正 。唐玄宗拥有绝对生杀大权和绝对话话权 。怎样说都有说的道理 。看来 。孟浩然的落榜真的有自己的因素?事实是幸运之神没有光顾他 。仕途的大门最终还是无情的关闭了 。他站在了大门之外!
综述 。名落孙山外 。从京师长安 。返乡襄阳 。是悲焉?敢问路在何方?他无奈地走向了辽阔的大地 。走向了美丽的山水风光 。走向了田园!中国诗歌史上迎接了这位光芒万丈的田园诗人——孟襄阳!辩证法告诉我们 。好事多磨 。坏事也许会变成好事 。结局是 。唐玄宗主宰了孟浩然的命运 。但他却主宰不了大唐荣耀的衰老 。反之 。却成就了田园诗派的诞生与崛起 。中国诗歌史上 。又升起一道亮丽彩虹
寄情山水田园 。托物言志于心间 。归隐山林田园 。既有无奈 。又有悲情 。事必影响着他的心灵远方 。他的风景 。乏着酸楚 。还有愤懑 。在这仕途被拒之后 。他的作品与思想有什么表现和反应呢?下面且看他的这首诗: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 。
朝朝空自归 。
欲寻芳草去 。
惜与故人违 。
当路谁相假 。
知音世所稀 。
只应守寂寞 。
还掩故园扉 。
就这样 。在四处求助无果的情况下 。诗人只好悻悻然地返回\"江东”——襄阳 。进入下半生的归隐山水田园的诗意人生!在上面《留别王维》这首诗中 。很显然是告别好友的那种心绪表白和铭志宣言 。诗中“寂寞\" 。即清静无为 。《庄子.天道》有“夫虚静恬淡 。寂漠(莫)无为者 。万物之夲也\"句 。而作品不仅表达他的依依别离情愁 。更有愤懑与无奈!宣告他的求仕之梦 。是水中捞月 。竹蓝打水一场空!既然求助无门 。那出路在何方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