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芮小丹是因公殉职,而原著小说中并不是,这是编剧对丁元英的饶恕吗?( 二 )


刘冰与叶晓明创业 。完全为个人利益着想 。不能说冯世杰没有这一想法 。但他带动自己所在贫困村发家致富的出发点也属真 。
基于这点初衷 。退股后 。他决定用个人股份保住村里那些机械设备 。因为他知道 。一群农民 。没钱没技术 。建立一套生产体系不容易 。
冯世杰比刘冰多了做人的忠厚 。比叶晓明多了做人的反省 。
三个人 。只有他 。在意识到事情真相后 。自我批评是“烂泥扶不上墙” 。
所以啊 。要成大事 。除了高人指点 。关键得靠自己的认知与作为 。就像老话:

《天道》中芮小丹是因公殉职,而原著小说中并不是,这是编剧对丁元英的饶恕吗?

文章插图
第四层境界:人 精
冯世杰之流忙活半天 。最后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个“他人” 。就是当过丁元英助理的肖亚文 。
冯世杰、叶晓明、刘冰退股后 。在格律诗公司表面看起来最危险的时刻 。肖亚文当机立断 。买下三人退出的所有股份 。很快 。她一跃成为公司最终的大股东 。
网上有人认为 。肖亚文才是这部剧中最聪明的人 。
其实“最聪明”并不至于 。肖亚文并非神 。不会一开始就料到后来的林林总总 。她的过人之处是 。建立在学识与认知基础之上的会看人、明事理 。会看人 。让她透过丁元英 。揣摩到事物真相;明事理 。让她审时度势 。做出正确抉择 。
在她眼里 。丁元英虽有魅力 。对女人而言并“不实惠 。没有女人想要的那些东西” 。
基于这点考虑 。她理性又自持地将丁元英定位在熟人与朋友的位置 。以确保其价值 。
于所经之事 。步步为营;于男女之情 。冷眼观之 。肖亚文活得格外现实 。
这样的女性 。是社会中的人精 。职场中的白骨精 。
肖亚文的聪明 。应了另一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
《天道》中芮小丹是因公殉职,而原著小说中并不是,这是编剧对丁元英的饶恕吗?

文章插图
第五层境界:实 在 人
欧阳雪是芮小丹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坦诚、热情 。人不欺我我不欺人 。人若欺我我亦欺人 。
她从摆馄饨摊做起 。后来拉了芮小丹合开饭店 。小打小闹 。一年几十万 。也挺知足 。
机缘巧合 。她和那帮音响发烧友走到一起 。成为格律诗音响公司名义上的董事长——只出资 。不管事 。
她和冯世杰他们一样 。认知所限 。想不到深远处 。所以 。董事长的职位 。在她 。坐得有喜有悲 。有惊无险 。
直到尘埃落定 。肖亚文接手这一摊事 。她总算能心安理得地做回饭店总经理 。用她自己的话说 。“除了开饭店 。别的什么都不会 。所以 。只有让我在饭店呆着 。心里才踏实 。”
在丁元英眼里 。欧阳雪是个实在人 。
他离开古城之前 。特地嘱咐肖亚文 。“没什么特别的事 。就别去打扰欧阳雪 。让她安安心心经营自己的饭店 。”
实在人 。从不痴心妄想 。踏踏实实做事 。诚诚恳恳为人 。
《天道》中芮小丹是因公殉职,而原著小说中并不是,这是编剧对丁元英的饶恕吗?

文章插图
第六层境界:明 白 人
丁元英是个明白人 。这是丁元英的一位君子之交 。对他做出的评价 。
肖亚文对自己老板的评价是:说他是鬼是魔都可以 。就是不是人 。因为他跟正常人的思维颠倒 。说鬼话 。办鬼事 。倒行逆施 。
在商界 。同行对丁元英的评价有两个字:鬼才 。
留学世界名校 。经济学硕士 。高学历 。高智商 。经商 。运筹帷幄 。谋篇布局;做人 。低调内敛 。能屈能伸 。他愿意花四十万装置一套音响 。也能坐路边摊 。吃两块一碗的馄饨 。
关于亲情 。他有这样一番论调:如果养儿为了防老 。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 。养来养去还是为自己 。那是交换 。讲责任本来就已经错了 。说孝顺再加个美德就更错了 。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 。
关于女性 。他认为:女人是形象思维的典范 。辩证思维的障碍 。因此 。他对女人怕而远之 。直到遇到红颜知己芮小丹 。
他自知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 。总想找个地方 。一个人呆着 。喝喝茶 。听听音乐 。没有主义 。没有观念冲突 。谁也别妨碍谁 。
于是 。从私募基金赚钱一笔足以支撑这种生活的钱后 。让肖亚文给他安排个清净地 。于是 。有了古城、芮小丹 。有了围绕音响产生的悲欢离合 。
在丁元英身上 。可以读到尼采一句话:
《天道》中芮小丹是因公殉职,而原著小说中并不是,这是编剧对丁元英的饶恕吗?

文章插图
第七层境界:自 在 人
之前看书 。我以为最厉害的角色是丁元英 。论做人 。他有处世智慧 。论做事 。他用战略眼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