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 宝宝颅内出血要及时治疗( 二 )


小量I、Ⅱ级出血可无症状 , 预后较好;Ⅲ、Ⅳ级出血则神经系统症状进展快,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意识状态从迟钝转为昏迷,瞳孔固定 , 对光反应消失,惊厥及去大脑强直状态,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停止死亡;部分患儿在病程中有好转间隙,有的患儿病情不再加重 , 有的经过稳定期后,出现新的症状,存活者常留有脑积水和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 。
2.蛛刚膜下腔出血
系指原发于蛛网膜下腔出血
而非继发于硬膜下或脑室内出血 。出血多源于小静脉,如蛛网膜下腔内的桥静脉 。常位于大脑表面和颅后窝内 。足月儿常由产伤而引起 , 早产儿多与窒息、缺氧等有关 。
少量SAH可无临床症状,预后良好 。出血严重者表现为惊厥、意识障碍、肌张力减低和中枢性呼吸衰竭,甚至于短期内死亡 。个别出血量较大者可因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受阻或吸收障碍而导致脑积水 。
3.硬膜下出血
多数为产伤所致的天幕、大脑镰撕裂和大脑表浅静脉破裂所造成的急性大量出血 , 在数分钟或几小时内神经系统症状恶化、呼吸停止死亡;亚急性者,在出生24小时后出现症状,以惊厥为主,有局灶性脑征,如偏瘫、眼斜向瘫痪侧等;亦有症状在新生儿期不明显,而在出生数月后产生慢性硬脑膜下积液,有惊厥发作、发育迟缓和贫血等 。
4.脑实质出血
常见于足月儿 。多由于小静脉栓塞后,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导致破裂而出血 。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多少密切相关 。若出血位于脑干,早期可见瞳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前囟张力可不高 。
常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癫痫和精神发育迟缓等 。出血部位可液化形成囊肿,若囊肿与脑室相通 , 称之为脑穿通性囊肿 。
5.小脑出血
包括原发性小脑出血、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蔓延至小脑、静脉出血性梗死、产伤导致的小脑撕裂和血管破裂所致 。多见于32周以下的早产儿,足月儿多由产伤而引起 。
主要表现为脑干受压的症状,如频繁呼吸暂停和呼吸不规则、心动过缓、眼球偏斜,面瘫、间歇性肢体张力增高、角弓反张等 。病情迅速恶化,可在发病后短时间内死亡 。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 , 想必大家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新生儿的脑骨是非常柔弱的,不能有太大的触动,不然就对导致宝宝的脑骨出现损伤的情况,如果有颅内出血的话就要及时的治疗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