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调查证人不愿作证如何处置?


纪委调查证人不愿作证如何处置?

文章插图
一、纪委调查证人不愿作证如何处置?
纪委调查证人不愿作证可以向证人说明情况以及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从而说服证人出庭作证 。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的,可以向证人说明原因及不出庭作证的后果 , 说服证人出庭作证 。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责任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向法院提供证据 。也就是说,民事诉讼的举证义务主要是由当事人自己履行 。如果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 , 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我国目前没有关于民事诉讼强制证人出庭的规定,也没有规定证人不出庭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
第七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 , 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 , 不能作证 。因此,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不愿出庭作证是不能作出处罚的 。
【纪委调查证人不愿作证如何处置?】二、证人不愿作证具体的处理措施有哪些?
(一)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 。
对证人的证言可以申请证据保全 。对于证据保全的申请法院一般是用裁定支持或驳回 , 法院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被保全人对该裁定也有权异议,但该异议不影响裁定的执行 。
人民法院保全证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 。可见,保全证据是允许对证人证言采取制作笔录的方法的,也就是说法律上可行 。且由于是法院的笔录,公信力相对较高,不用传唤证人出庭作证,较好地解决了证人拒绝出庭作证使申请人失权的问题 。
(二)申请公证证明对于公证行为 。
目前我国立法层次太低,主要是国务院的规定和司法部的配套规章 。民事诉讼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
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可见,民事诉讼中对公证效力采取的是免除当事人举证责任原则,但又规定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因此,在证人可能拒绝作证的情况下 , 采取由公证员公证其证言的真实性的方法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 这样既回避了因证人不出庭导致的举证不能的风险,又避免了因证人心理不成熟在交叉询问时作证不利的风险 。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目前我们国家对于相关案件在进行审理的时候是需要证人出庭作证的,这样的话是有利于案件的审查,但是有些情况之下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就需要及时的告知不出庭作证的法律后果,从而说服对方出庭作证,并且出庭作证是义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