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 。为何1994年叫世界电影年?
1895年 。法国摄影师卢米埃尔兄弟在卡普辛大街咖啡厅地下室放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工厂的大门》 。虽然仅仅一分钟 。但这却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这一年也就成了电影的诞生年 。卢米埃尔兄弟也就成了“现代电影之父” 。
因此 。为了纪念电影诞生100周年 。1994年成了电影大爆发的一年 。是为了在1995年得到评奖 。这是其中一种说法 。
文章插图
第二个问题 。《肖申克的救赎》为何败给《阿甘正传》?
第一个原因:票房 。《肖申克的救赎》票房惨败 。只有2800万美元 。
第二个原因:奥斯卡电影的意识形态性 。
看看这几部奥斯卡最佳电影 。
2006 《撞车》
文章插图
2014 《为奴十二年》
文章插图
2017 《月光男孩》
文章插图
2018 《水形物语》
文章插图
奥斯卡体现的永远都是占社会多数的白人价值观 。当随着时间和社会进步 。同性恋、黑人、女权成为政治正确的安全议题时 。奥斯卡电影的生产及评判机制自然也同声相随 。但究其实质依然是Politic Correctness 。
其他观点:
为什么《阿甘正传》会击败《肖申克的救赎》拿下各类奥斯卡奖项?
我发现大家对奥斯卡的颁奖倾向不太了解 。这里的回答都从影片自身价值找原因 。结果倒推 。是不对的 。
文章插图
【为何1994年叫世界电影年,《肖申克的救赎》为何败给《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在奥斯卡败给《阿甘正传》的原因很简单:《肖申克的救赎》票房惨败 。只有2800万美元 。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曾说:“不知道为什么 。我们就是没办法让观众进影院 。”而《阿甘正传》上映后反响强烈 。北美地区年度票房第一 。超过三亿美元 。全球累计票房六亿七千万美元 。一度成为全球热点现象 。当时中国刚于1994年开始引进分账大片 。第一部分账大片是《亡命天涯》 。如果你像我一样年纪大生得早 。会记得国内媒体对《阿甘正传》的热映进行报道 。家乡报纸还登载了《阿甘正传》的剧情介绍 。直接说出珍妮的病情是艾滋病 。下一部引起国内热潮的进口大片是《泰坦尼克》 。再下一部是《拯救大兵瑞恩》 。
文章插图
奥斯卡颁奖有一套自己的游戏规则 。影片质量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能获奖是因为质量更好” 。并不全面 。电影质量好能够保证入围 。但获奖就需要其他因素了 。在90年代中期 。奥斯卡还没有所谓“颁奖季”概念 。电影票房以及它所代表的社会影响力是奥斯卡重要评判标准 。举个例子:1998年横扫奥斯卡的《泰坦尼克》 。标准的商业大片 。如果来到21世纪 。以现在奥斯卡的评奖标准 。能否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重要奖项是存疑的——顶多收获技术类奖项 。但是它当年打破票房纪录 。成为全球社会现象 。热潮经久不衰 。奥斯卡的嘉奖 。与其说是针对影片艺术价值 。不如说是针对社会影响力 。
《肖申克的救赎》的2800万票房意味着什么呢?上映后没人看 。没人讨论 。社会影响力小 。自然不是《阿甘正传》的对手 。另外当时影片也面临批评 。比如认为它过于压抑、节奏缓慢 。《肖申克的救赎》的影响力回暖 。得感谢录像带市场 。它在录像带市场大受欢迎 。口耳相传 。口碑逐渐提升至“神作”地位 。这种“通过录像带市场续命”现象 。其实多见于B级片 。这样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
另外补充一点 。从价值观或者政治角度来断定《阿甘正传》比《肖申克的救赎》更受欢迎的理论都是结果倒推 。让我来帮你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吧:此前汤姆-汉克斯刚刚因《费城故事》获得个人生涯第一个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而汤姆-汉克斯是爱情喜剧成名 。受欢迎的大明星 。“两千万俱乐部”成员 。《阿甘正传》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成名已久 。拍过票房大卖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和“回到未来”三部曲 。以罗伯特-泽米吉斯的过往经历看 。他其实更偏向商业类型片导演 。也就是说《阿甘正传》宣传噱头十足 。和政治啊价值观什么的根本没关系 。相反 。《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是编剧出身 。名不见经传 。《肖申克的救赎》是他的导演长片处女作 。作为低成本悬疑片 。片中也没有大明星——本来想找汤姆-克鲁斯演安迪 。哈里森-福特演瑞德 。没成;如果成了可能票房也不会那么惨 。无论从哪个方面比 。《阿甘正传》的吸金能力都在《肖申克的救赎》之上 。票房碾压不是很正常吗?所以就别跟我扯价值观啊政治啊之类的东西了 。
推荐阅读
- 有哪些电影奖项被认为是奥斯卡的风向标?
- 正史上糜芳投降东吴后结局如何?
- 小红书推广方式有哪些 在小红书推广都有什么方式你知道吗
- 日本刀刀身那么长,看着就唬人,我们有什么冷兵器对上它不会吃亏?
- 家庭影院选购指南 惠威家庭影院哪个系列好
- 电影《阿甘正传》有哪些幕后冷知识?
- 第91届奥斯卡,哪些能成为赢家?
- 奥斯卡是不是越来越水了?
- 为什么历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中只有《千与千寻》是2D动画,是否意味着2D动画竞争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