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后来为何放弃了?


刘邦晚年为何放弃废太子?

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后来为何放弃了?

文章插图
刘邦嫡长子汉惠帝刘盈性格懦弱 。刘邦觉得这孩子“不类我” 。而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聪明顽皮 。非常像他 。加上刘邦东征西讨时 。都是戚夫人一路侍候 。戚夫人又日夜梨花带雨的号哭 。泡软了刘邦那颗英雄的心脏 。刘邦就更加坚定信心要废掉太子刘盈 。立如意为太子 。但后来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后来为何放弃了?

文章插图
主要原因有:
1、 废长立幼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 。有违礼法 。负作用太大 。刘邦不敢轻易开这个头 。
作为中国宗法制度的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自商周建立以后 。一直到满清入关才不再使用 。但民间依然在使用 。
东周灭亡到西汉建立也不过才短短的几十年时间 。嫡长子继承制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 。特别是秦没有使用嫡长子继承制 。秦始皇崩后 。少子胡亥继位导致秦二世而亡的教训犹在眼前 。
刘邦如果贸然废太子而立少子如意 。严重违反礼法 。会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后来为何放弃了?】首先 。会引起骨肉相残 。嫡长子继承制深入人心 。如果一直坚持 。会打消其它皇子的非分之想 。使其它皇子安心天命 。如果没有这个制度 。皇子之间必然会视同仇寇 。亲情冷漠 。暗中互相攻击 。严重的就会引起骨肉相残 。春秋战国这样的事例太多 。秦朝也是这样 。胡亥继位后 。几乎杀光了兄弟姐妹……骨肉相残 。刘邦肯定不愿意看到 。
其次 。会引起皇子结党 。如果废除嫡长子继承制 。皇子们为了争夺储君和帝位 。必然费尽心机地培植自己的势力 。这必然引起皇子结党 。从而引发党争 。
再次 。会引发朝局动荡 。皇子一旦骨肉相残或结党相争 。必然引起朝局动荡 。那么国家就会陷入严重的内耗之中 。甚至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军事政变 。而在政变过程中 。一些野心家有可能就会取刘氏江山而代之 。这是刘邦更不愿意看到的 。
第四 。刘邦不想开坏头 。始作佣者 。其无后乎!刘邦一定开启废长立幼的宗法制 。那么后代的君王就会效法刘邦 。而效法的理由很简单——“法祖制”!因为在后代看来 。开国皇帝的做法就是规矩 。学习开国皇帝的做法就是尽“孝” 。别人还找不出理由来反对 。
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后来为何放弃了?

文章插图
《史记.吕太后本纪》:如意立为赵王後 。几代太子者数矣
几代太子者数矣 。就是数次要替换代子 。但并没有真替换 。这是刘邦心里矛盾纠结的必然结果!
2、 其次 。群臣几乎一边倒反对 。刘邦不能逆民意一意孤行 。
刘邦反来复去地放风说要废太子 。一方面是在给如意造势 。另一方面是试探群臣的反应 。但试探的结果让刘邦很失望 。群臣几乎一边倒地反对废太子 。
其中反对最厉害的就是御史大夫周昌 。刘邦就问他为什么反对?
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后来为何放弃了?

文章插图
周昌有口吃的毛病 。说话结结巴巴 。他说的话 。史记有生动记载:
《史记.张丞相列传》:而周昌廷争之强 。上问其说 。昌为人吃 。又盛怒 。曰:“臣口不能言 。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虽欲废太子 。臣期期不奉诏 。”上欣然而笑 。既罢 。吕后侧耳於东箱听 。见周昌 。为跪谢曰:“微君 。太子几废 。”
成语“期期艾艾”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吕后也真是能屈能伸 。她听到周昌为太子之争的言语后 。竟然给周昌下跪 。说没有周昌谏言 。太子几乎就要被废了 。
周昌的身份比较特殊 。是御史大夫 。也是刘邦最为忌惮的大臣 。御史大夫的职责就是负责监察 。上至天子 。下至君臣 。都在他的监察范围之内 。如果人家监察的有道理 。刘邦要是不听 。就有昏君之嫌 。
周昌的言论既代表了朝中群臣的意见 。也代表了一定的民意 。刘邦很忌惮 。毕竟天下初定 。逆民意而行 。对他这个开国皇帝的形象是有损害的 。对刘氏江山的稳定是不利的 。
而太子虽然懦弱 。但为人仁孝 。没有什么过错 。刘邦不能简单一句话“不类我”就把人家给废了 。如果随便废一个没有错误的太子 。一定会引起天下民众的情绪波动……
而当时 。天下初定 。稳定压倒一切!刘邦只能忍耐 。
3、 其三 。吕后用张良计请出商山四皓 。让刘邦意识到太子羽翼已丰废不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