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数是什么意思?定义、计算方式整理

【社保基数是什么意思?定义、计算方式整理】
我们每个人缴纳的社保都是不同的,有人交得多,有人交得少,这都是由我们的社保基数来决定的,那么社保基数到底是什么呢?应该如何计算?

社保基数是什么意思?定义、计算方式整理

文章插图
社保基数是什么?
社保基数即社会保险基数 , 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 是计算参保人缴纳社保费和享受社保待遇的重要依据 。职工的社保基数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 , 一年内不再变动 。
但是 , 社保基数并不是可以无限上升,也不是可以无限下调的 , 每个地区都会有一个法定的上下限标准 。
社保基数如何计算?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 , 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 。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
常见问题
社保基数高好还是低好?
社保基数高好还是低好?这个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 。从缴费来看,社保基数越高,参保人需要承担的社保费用也就越高 , 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也会变少 。但就长远来看 , 社保缴费基数越高,参保人个人养老金账户以及医保账户里面的余额也会越来越多,退休时能够领取的养老金和医保账户里可以报销的余额也就越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