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后除掉所有夺嫡对手,为何却善待允禟亲兄五阿哥允祺?( 三 )


雍正登基后除掉所有夺嫡对手,为何却善待允禟亲兄五阿哥允祺?

文章插图
五阿哥胤祺没有参与“九子夺嫡” 。除了心性的原因 。实际上他还有两项“硬伤” 。
胤祺是出了名的“老好人” 。这一点从他死后的谥号“温”就可以看得出 。他是一个性格极尽温顺、平和之人 。
康熙皇帝就曾评价他是:
“心性甚善 。为人敦厚 。”
雍正皇帝更是称赞他为:
“秉性和平 。持躬谦谨 。颇具乐善之风 。”
当然 。胤祺这样的性格特点 。一方面是他本身的性格使然 。另一方面 。就是收到抚养他的孝惠章皇后的影响了 。
孝惠章皇后自幼就嫁给了顺治皇帝 。坐上了后宫之主的位置 。但是她并不受顺治皇帝喜爱 。如果不是孝庄太后极力维护 。顺治皇帝早就将其废黜了 。这样一系列的遭遇使得孝惠章皇后本身就是为人随和、处事低调 。而这也极大的影响了胤祺的性格成长 。
尽管作为一国之君 。不能没有“仁慈” 。但却也不能过分的“仁慈” 。显然 。五阿哥胤祺便非常不幸的属于了后者 。而他也非常有自知之明的认识到自己并不具备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能力与心境 。于是对于“九子夺嫡” 。他选择了敬而远之 。
雍正登基后除掉所有夺嫡对手,为何却善待允禟亲兄五阿哥允祺?

文章插图
除了性格的原因外 。胤祺无法染指皇位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硬伤” 。
其一 。就是其“汉化”程度非常低 。如果用对于传统汉族经典文化的掌握作为标准来评价 。早期的他就是个“半文盲”般的存在 。
之所以如此 。原因就在于孝惠章皇后的抚养和教育 。
孝惠章皇后从小生活在蒙古草原 。之后就嫁给了顺治皇帝 。久居深宫之中 。所以她只懂得满文和蒙文 。并不懂得汉文 。更不懂汉族传统经典的文化 。况且 。当时的蒙古贵族 。对于汉族传统文化普遍是非常的排斥 。不仅仅是孝惠章皇后 。包括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太后 。也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的抵制汉族传统文化与儒家经典 。
在这样环境下 。直至九岁的时候 。五阿哥胤祺才开始正式接触学习汉语、汉字以及汉族文化 。相较于从四五岁开始就被安排学习汉族传统文化的其他康熙皇子 。可谓是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差、师资力量还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就这样 。胤祺对于汉文化的学习一直是处于被耽误的局面 。使得康熙在每次考核皇子们的功课的时候 。都是让胤祺读写满文文章以缓解场面上的“尴尬” 。
试想一下 。一位汉文化根基薄弱 。甚至看不懂汉文奏章 。不懂得以史为鉴、引经据典的皇子 。能够继承皇位么?所以 。这便成为了五阿哥胤祺的第一个“硬伤”所在 。
雍正登基后除掉所有夺嫡对手,为何却善待允禟亲兄五阿哥允祺?

文章插图
其二 。就是相传其在与征讨噶尔丹的战斗中 。面部受过伤 。
看过《延禧攻略》的朋友都知道 。四阿哥等人故意设计了一场意外 。让五阿哥腿部患疾 。无法同正常人一样行走 。为的让乾隆非常喜欢的五阿哥永琪失去夺位的资格 。由此可见 。外部形象对于封建王朝的帝王和皇子是何其重要的存在 。
然而 。胤祺却是非常不幸的“破了相” 。在其此前随同康熙皇帝征讨噶尔丹的“昭莫多之战”之中 。他率部与敌军缠斗 。虽然其领兵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但是在其面部留下了一道非常明显的伤疤 。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了胤祺的外貌形象 。
这道伤疤也无疑成为了胤祺第二个“硬伤”的所在 。
所以 。由此看来 。不管是从硬件条件上的缺陷 。还是自己心性的使然 。都使得五阿哥胤祺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的进程中 。
雍正登基后除掉所有夺嫡对手,为何却善待允禟亲兄五阿哥允祺?

文章插图
雍正皇帝登基 。五阿哥胤祺以善终收场 。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康熙皇帝去世 。雍正皇帝登上了皇位 。
而雍正登基之后 。第一个为雍正怒火所波及的便是五阿哥胤祺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 。
由于宜妃本就与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的关系非常冷漠 。在加上其子九阿哥胤禟是雍正重要的“夺嫡”对手 。于是雍正是“新仇旧恨”一起算 。在康熙灵柩刚刚下葬之际 。就开始对于宜妃郭络罗氏发难 。对其进行了百般的训斥和羞辱后 。将其赶出宫去 。以至于终雍正一朝 。宜妃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封号 。就连其死后 。雍正还不许其葬入康熙皇帝的景陵之中 。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皇帝登基 。宜妃才得以被安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