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登基后除掉所有夺嫡对手,为何却善待允禟亲兄五阿哥允祺?( 四 )

雍正登基后除掉所有夺嫡对手,为何却善待允禟亲兄五阿哥允祺?
文章插图
另外一个受到雍正残酷打击的便是五阿哥胤祺同父同母的亲弟弟 。九阿哥胤禟了 。
前文中也说了 。他是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的重要支持者 。也是“八爷党集团”的重要智囊和“财神爷” 。雍正对其的愤恨是可想而知的 。
所以雍正继位后 。先是将其发配到西北 。随后在打击八阿哥胤禩的同时 。也将其圈禁起来进行了残酷的折磨 。最终于雍正四年(1726年) 。胤禟被削宗夺爵、圈禁致死 。就连名字也被改为了“塞思黑” 。直到五十多年的后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才被重新恢复了身份 。

雍正登基后除掉所有夺嫡对手,为何却善待允禟亲兄五阿哥允祺?

文章插图
可是作为宜妃郭络罗氏所生的皇子 。九阿哥胤禟的亲哥哥 。五阿哥胤祺非但没有遭到雍正的任何惩治 。反而继续保留了亲王的爵位以及待遇 。同时还经常性的被雍正委以署理皇族内部事务以及宗庙祭祀的差事 。对其无论是态度上 。还是行为表现上 。都是极尽尊重 。
雍正十年(1732年) 。胤祺去世 。雍正皇帝以极高的规格将其安葬 。并且赠谥号为“温” 。两年后的雍正十二年(1734年) 。雍正又为其立碑刻铭 。以示祭奠 。
雍正登基后除掉所有夺嫡对手,为何却善待允禟亲兄五阿哥允祺?

文章插图
可以说五阿哥胤祺享受到的这份尊重与殊荣 。是其生母宜妃郭络罗氏以及其弟九阿哥胤禟所完全不能比拟的 。毕竟在雍正看来 。“九子夺嫡”期间 。众多康熙皇帝的成年皇子以及朝中绝大多数的官员都卷入其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 。五阿哥胤祺依然能够顶住“诱惑” 。拒绝别人的拉拢 。摆正自己的位置 。这就是绝对的“好人” 。
而这份不争的精神与宽和的心境 。最终也赢得雍正皇帝对其的尊重 。于是五阿哥胤祺能够以善终收场 。并保全了家族世袭的爵位名号 。使其后代也能尽享恩泽 。
雍正登基后除掉所有夺嫡对手,为何却善待允禟亲兄五阿哥允祺?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雍正十年(1732年)闰五月二十这一天 。正在京师西郊圆明园内一边避暑一边处理政务的雍正帝接连收到两个告哀奏报:他的三哥、已革诚亲王允祉因病于闰五月十九在幽禁地景山永安亭去世 。年五十六;而允祉去世的同一天 。他的五弟、恒亲王允祺也在朝阳门内烧酒胡同中的恒亲王府薨逝 。年五十三 。一天之内失去了两个兄弟、连收两份“讣告”后的雍正帝内心是怎么想的 。这就是后人们所不知道的了 。
但是从雍正帝此后对两个兄弟身后之事的安排上 。还是可以猜测出他心中的真实情绪 。和对三哥、五弟的不同看法:允祉去世后 。雍正帝并没有恢复他的亲王王爵 。而仅仅“以郡王礼安葬” 。同时不让允祉的第三子(嫡长子)、已革诚亲王世子弘晟袭爵(即使是降等袭爵都不可以;连遭打击的弘晟在父亲去世后不到两个月就郁郁而终 。年仅三十五岁) 。而是以允祉侧室所生的第七子弘璟承袭允祉爵位 。但雍正帝并没有按照“降等承袭”原则 。让弘璟袭爵“诚郡王” 。也没有以允祉“郡王礼安葬”的原则 。让弘璟降袭“和硕贝勒” 。而是再降一级 。使得弘璟最终只得到了“固山贝子”的爵位 。此后允祉的大宗后裔只能以弘璟的“固山贝子”作为始封爵位 。三降后以“不入八分辅国公”世袭 。待遇差强人意 。
而和三哥允祉同年同月同日去世的五弟允祺 。雍正帝很是大方地让宗人府会同内务府给允祺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典仪 。加赐“陀罗尼经被” 。又额外赐银五千两治丧 。给五弟赐予谥号“温” 。称“恒温亲王” 。允祺的恒亲王王爵则由其次子弘晊承袭 。并且不必降等 。依旧袭“恒亲王”爵位(允祺的长子弘昇因事削恒亲王世子 。后来也恢复品级 。去世后追封贝勒) 。日后允祺的大宗后裔在三降爵位后一度以奉恩镇国公世袭(至于最后降到了不入八分辅国公 。那是因为大宗有过继和转移 。同时过继子和母家产生了矛盾 。被朝廷勒令归宗 。这才使得爵位被降等) 。
诚亲王允祉在雍正帝继位后遭到打击报复、致使生前被夺爵幽禁 。身后又被削减待遇 。这都是由于当年“九子夺嫡”时和雍正帝争夺储位所造成的恩怨 。愿赌服输 。允祉夺嫡失败 。有这样的际遇也没什么好说的 。可恒亲王允祺在康熙帝诸子中排行也在前列 。同时又是“九子夺嫡”时雍正帝最大的政敌、“八爷党”中重要成员、皇九子(贝子)允禟的同母兄 。按道理说也会被雍正帝打击乃至迫害 。以消除隐患才是 。但允祺却一辈子平平安安 。生活稳定 。无论是在康熙末年倾轧激烈“九子夺嫡”时 。还是雍正帝继位后对政敌大肆打击报复时 。他都没有受到波及和牵连 。悠游平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