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汉、赵二王并无太大威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那么这里就得问剧中的三大营不是在此二人手中吗?下面来看看三大营是怎么回事 。这个三大营的建制是洪武初年所设 。本属大都督 。朱棣夺权成功后 。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底迁都北京 。将这个建制一分为二 。留南京一套京营班底 。北京另创京师三大营 。这个北京京营分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故有三大营之称 。其中的五军营是朱棣起兵时的嫡系步骑精锐 。也是三大营之最 。五军是由中军、左﹑右掖军和左﹑右哨军组成 。这五军首任长官分别由张玉、朱能、李彬、徐忠、房宽担任 。但张玉战死后 。朱棣设五军总兵一名 。首任总兵为丘福 。这个人便是朱高煦的死党 。所以剧中借此将五军营说为汉王掌管 。估计与此有关 。但丘福在永乐七年就战死 。所以朱高煦即使能用的动五军营 。也是永乐七年之前的事 。
“以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为中军;武安侯郑亨、保定侯盂瑛为左哨 。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为右哨;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为左掖 。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为右掖;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为前锋” 。——《明史》
文章插图
反倒是剧中提及了朱高炽调动备倭兵 。这个按照明朝的军制看 。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明朝为筹划海防 。在沿海地带创设备倭兵 。这个与卫所制度相辅相成 。但又不完全一致 。卫所是以军户为基础抽调军人 。而备倭兵是沿海地带的户民“四户一丁”抽调而建 。但也是以卫所的形式操守驻防 。主要分设南京至福建一带、山东一带 。朱高炽受命监国 。从内阁到兵部 。朱高炽的嫡系都担当重任 。调兵是行得通的 。综合来看 。朱高炽的储位是比较稳固的 。汉、赵二王并不能在此时带来威胁 。所以剧中的挂臭鱼防二王是杜撰而成 。
榆木川之变
文章插图
“杨荣、金幼孜入御幄密议 。以六师在外 。离京尚远 。乃秘不发丧 。亟命工部官括行在及军中锡器 。召匠人销制为椑 。敛而锢之 。杀匠以灭口 。命光禄官进膳如常仪 。号令加肃 。比入境 。寂无觉者 。”——《智囊全集》
文章插图
或请因他事为敕 。驰报皇太子 。二人曰:“谁敢尔!先帝在则称敕 。宾天而称敕 。诈也 。罪不小 。”众曰:“然 。”乃具大行月日及遗命传位意 。启太子 。荣与少监海寿先驰讣 。既至 。太子命与蹇义、杨士奇议诸所宜行者 。——《明史.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
文章插图
在这次政权过渡中 。杨、金二人处理的比较妥当 。秘不发丧主要是为了稳定尚在境外的军队 。当然也有防范汉、赵二王作乱的意思 。这种防范最主要的还是担心军中有人向二王传递消息 。而将军队平稳带回后 。保证政权稳定的过渡才是关键 。后来朱瞻基平叛朱高煦并没有耗费太大工夫 。而且削朱高燧兵权时 。他也只有三卫护卫兵 。成不了大气候 。所以剧中对于汉、赵二王的描写过于夸大 。且臭鱼之法也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与真实历史有所出入 。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其他观点:
在《大明风华》电视剧中 。朱棣在外征战途中 。重病缠身死在军营中 。享年65岁 。朱棣死后 。太子党人内侍深夜召集杨荣、金幼孜密谋 。决定秘不发丧 。
文章插图
用咸鱼掩盖气味这个情节应该是借鉴了历史上的秦始皇秘不发丧 。秦始皇在前210年 。死于东巡途中的沙丘宫 。秦始皇死后 。赵高和胡亥经过一番密谋 。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 。由胡亥继承皇位 。
文章插图
虽然历史上朱棣死后确实秘不发丧 。但是并没有像影视剧上演绎的用咸鱼掩盖气味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为了以防万一 。杨荣还将做圆桶的工匠灭口 。并命令膳房每天一日三餐给朱棣送饭 。有军情和奏折照样递进去 。只是皇帝的车帘没有掀开 。皇帝也没有说话 。如此这样 。军中一切正常 。竟然没人发现朱棣已经驾崩多日 。
推荐阅读
- \"冯巩之战”打响,巩汉林也曾经对其他行业进行过评论,为什么这次对于足球的评论惹起如此大争议?
- 比一个男人被女人强奸更让人感到心寒的是什么?
- 很多网民都讨厌汪方,你怎么看待汪方?
- 有一句话是\'\'树怕三摇,女怕三撩\'\',其中的“三撩”是什么意思?
- 你知道哪些冷知识?
- 请问老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非常讨厌自己,情绪低落,该怎么办?
- 在内蒙,男女同住一个帐篷里的女性,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
- 狗改不了吃屎,原因有哪些?
- 还记得“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贝爷吗?当年爆红,为何突然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