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谈读书为题的议论文10篇


以谈读书为题的议论文10篇

文章插图
以谈读书为题的议论文(一):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往今来,读书的好处为人们所重视,有人“学而优则仕”,有人“满腹经纶”走上“传道授业解惑也”的道路……可是,从长远的角度看,笔者认为读书的好处在于增加了我们做事的成功率,改善了生活的质量 。
三国时期的大将吕蒙,行伍出身,不重视文化的学习,行文时,常常要他人捉刀 。经过主君孙权的劝导,吕蒙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从此手不释卷 , 成为了一代儒将,连东吴的智囊鲁肃都对他“刮目相待” 。之后的事实证明,荆州之战的胜利,擒获“武圣”关羽,离不开吕蒙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他的韬略离不开平时的读书 。由此可见,一个人行事的成功率高低,与他的对读书,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
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曾近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鲜花和掌声面前,一代伟人没有迷失方向,自始至终对读书坚持着热枕 。牛顿的话语告诉我们,渊博的知识能让我们站在更高、更理性的角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 , 少走弯路 。
读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日,依然不乏对读书 , 对知识缺乏认知的人,《今日说法》中我们反复看到农民工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最终讨薪无果;屠户不明白往牛肉里掺“巴西疯牛肉”是犯法的;某父母坚持“棍棒底下出孝子” , 结果伤害了孩子的身心 , 也将自我送进了班房……对书本,对知识的零解读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他们奔波在讨薪的路上 , 当他们应对高墙电网时,幸福,从何谈起?高质量的生活,从何谈起?
读书,让我们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读书,让我们感知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无奈;读书,让我们感悟到“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 。
读书的好处在于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 它填补了我们人生中的空白 , 让我们不至于在大好的年华里无所事事,从书本中,我们学会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汲取成长所需的营养 。所以 , 我们要认真读书,充分认识到读书对改善生活的重要意义,仅有这样,才是一种负职责的生活态度 。
以谈读书为题的议论文(二):
读书是一件乐事,也是一件苦差事 。如果是小人书 , 则雅俗共赏了 。鲜艳的插图,引人入胜的故事,小时候经常看的连环画是极趣味味的 。如果是厚厚的艰深的书,则不然 。定力不足的人看这些书,是要打瞌睡打哈欠的 。偶尔翻开看看,也会获得智慧 。也是没事做做消遣 。看这些书是要耐心也要花掉很多时间的 。
如果有人喜欢看书,那想当然,有人就喜欢藏书,这是他的爱好 。有的甚至到达奇异的境界 。买来书,装裱起来,放入书橱 。看也不看 。就像一件收藏品一般 , 由主人爱护起来 。甚至不能染尘 。然而如果是顽劣的小孩 , 喜欢打架 。人来疯 。则一般把书随地乱扔 。
读书是有方法的,有的人浅尝辄止 。完全未钻到书中去 。不能理解其意思 。浅浮着看,就不能理解书中的深意 。往往在平白朴实的言语下,会有波澜壮阔,含义深刻的意境 。会有大气磅礴,会有心酸与泪水,会有真诚,会有伟大 。所以读书是不能一曝十寒 , 浅尝辄止的 。书不是简单的工具 。读书是有选择的,我们不应当只看虚华肤浅的书,那是耽误我们的时间,浪费我们的岁月,而得不到半点真正意义上的作用与好处 。所以没有意义的书,是完全不能带来帮忙和启迪的 。
关于读书的态度,尤其是做学问的态度,历来有这么一说,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 望断天涯路 。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人读书是十分刻苦的,有匡衡的凿壁偷光 , 有司马迁忍辱编纂成史记 , 就连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大雪的季节,挨饿受冻,手里却捧着一本书,专心专注地看 。丝毫不在乎寒冷艰苦的环境 。平常人能够做到吗?
古人也有其读书的方法,其中的一种是这样的:读书须知出入法,所当求所以入,所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为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为出书法 。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则知出知入 , 得尽古人之法也 。古人也有读书的态度 , 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不为微小的惊扰所烦忧 。不能一曝十寒,不能浅尝辄止,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我的主见和思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