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执行行政强制法律规定是什么


中止执行行政强制法律规定是什么

文章插图
依据法律规定 , 当申请人认为可以延期执行时,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中止执行,法院应当裁定许可 。
以下几种情况 , 法院应当自行或依当事人申请裁定中止执行:
1、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中止执行行政强制法律规定是什么】2、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 , 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
立法规定与司法解释规定的中止执行的情形: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
6、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7、执行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 , 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的;
8、一方当事人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 , 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
9、仲裁裁决的被申请执行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13条第2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提供适当担保的;
10、涉外仲裁机构作出仲裁裁决,被执行人申辩有《民事诉讼法》第258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并提供适当担保的 。
11、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确有错误 , 执行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或上级法院提审裁定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
1、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
2、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
3、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
4、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
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机关应当恢复执行 。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
中止执行指的是在执行的过程当中,由于某些特殊情况的发生,而导致执行程序暂时停止,等这种情况消失以后再恢复执行程序的一种情况,一般而言,当申请人认为可以延期执行的时候,那么就可以根据规定向法院提出中止执行的申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