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就是孟子的文章为后世称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 。根本途径: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 。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发展丝织业,让五十岁的人就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 。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 。
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势必会“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 , 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而何愁民不加多!应持的正确态度:梁惠王的愿望是“使民加多”,而国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
下面孟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的饭食,路上饿殍遍地,真可谓“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呀!出现这种情况,可梁惠王也不打开粮仓赈民,人饿死了,却说“非我也 , 岁也” , 这和拿着武器杀死人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自己是而兵器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孟子又是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 。
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 。这样 , 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 。
文章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 。迫使梁惠王承队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还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 , 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 , 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 。
文章在写作上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
文章插图
《寡人之于国也》创作背景战国时期 , 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 。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 。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 。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 。因此,各个诸侯为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 。梁惠王也不例外 。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 。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 。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 。
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 , 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 , 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 , 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 。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
推荐阅读
- 法律关于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法定刑罚内容是怎样
- 洗衣机为什么会冒泡泡呢,为什么筒自洁会出现泡沫 ,多半是这几处地方坏了
- 取环手术过程 女人取环是如何办到的
- 遇到老板燃气灶放电针不点火怎么办,这几种情况不容忽视
- 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是行为犯吗?
- 对于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量刑档次有哪些
- 笑而遣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笑而遣之中之的意思
- 西门子洗衣机怎么使用,排查下这几个原因
- 蜂蜜夏天需要放冰箱吗?如何正确保存蜂蜜以保持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