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在满族是什么地位 满族八旗中镶黄旗地位排序如何

最近很多小伙伴都很关心:镶黄旗在满族是什么地位以及满族八旗中镶黄旗地位排序如何这个问题 , 经过小编整理各方面的资料,现做如下总结 。
【镶黄旗在满族是什么地位 满族八旗中镶黄旗地位排序如何】清代官方文献上,对于八旗的排序 , 在入关之前和入关之初,进行了数次修改 。

镶黄旗在满族是什么地位 满族八旗中镶黄旗地位排序如何

文章插图
在史料上,第一次见到八旗的排序,是《满文老档》天命七年四月份 , 排序为:1.正黄旗 。2.镶黄旗 。3.正红旗 。4.镶红旗 。5.镶蓝旗 。6.正蓝旗 。7.正白旗 。8.镶白旗 。
当时,正黄旗、镶黄旗的旗主,都是太祖本人 。
两红旗,旗主皆为礼烈亲王代善,代善在太祖长子褚英被杀后,实际上成为门长,故而他的两个旗排在第二位 。
镶蓝旗的旗主阿敏,是舒尔哈齐的儿子,太祖的侄子,排在第三位 。
正蓝旗的莽古尔泰,是太祖的儿子,比镶蓝旗的阿敏小一岁,故而排在第四 。
正白旗的旗主 , 是后来的太宗,太宗是太祖的第八子 , 所以排在哥哥和堂兄的后面 。
最后镶白旗的旗主是杜度,是褚英的儿子,也是几个旗主的孙子或者侄子 , 故而排在最后 。
镶黄旗在满族是什么地位 满族八旗中镶黄旗地位排序如何

文章插图
到了《满文老档》天命八年六月十八日和天命十年的时候,余下六旗没有变动 , 但是镶黄旗取代正黄旗成为了“头旗” 。
这实际上是因为,在太祖末年,太祖将两黄旗,逐步分给三个幼子,即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所以最后导致自己亲领的旗分,只有镶黄旗的一部分 。
故而,此时居首的旗,自然是镶黄旗 。类似这样的变化,在清代入关之前还有好几次 。
镶黄旗在满族是什么地位 满族八旗中镶黄旗地位排序如何

文章插图
直到世祖顺治朝中期,八旗的排序才正式确定,而且直到清末,再也没有变动过 。
所以我们看清代的史料,如《东华录》、《八旗通志》、《清史稿》等等,对八旗的排序皆为:1.镶黄旗 。2.正黄旗 。3.正白旗 。4.正红旗 。5.镶白旗 。6.镶红旗 。7.正蓝旗 。8.镶蓝旗 。
正因为这种官方的排序中,镶黄旗一直都作为八旗之首,所以,在清代,有一个专用的名词来称呼镶黄旗 , 即“头旗” 。
这种格局,实际上也是在尊崇皇室的前提下,对血缘次序的一种尊重 。我们看 , 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同属上三旗,由于两黄旗被皇室统帅的时间最长,故而居首 。
正红旗的旗主是礼烈亲王代善 , 是太祖实际上的大宗(门长),在宗室中地位最高,故而作为下五旗之首 。
镶白旗的旗主是肃武亲王豪格,是太宗的大宗,同为大宗 , 又是世祖的长兄,作为和皇帝血缘最近的旗,排在太祖大宗正红旗之后 。
镶红旗是礼王的支流,紧随其后 。
正蓝旗实际上是睿王多尔衮、豫王多铎的遗领 , 作为太祖的直系后人 , 排在大宗之后 。
而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 , 一来是由于血统稍远,二来是由于经历过舒尔哈齐、阿敏两次惩罚 , 作为太祖兄弟的后裔 , 排在了最后一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