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自身的理论缺陷和方法学局限( 二 )


中医学自身的理论缺陷和方法学局限
同所有门类的自然科学一样 , 中医学也有自身的缺陷和片面性,有些缺陷和不足是中医学自身所固有的,是由于其产生的历史条件限制造成的,有些则是面对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面对西医疾病的防治任务而日益凸显出来的 。主要如诊断方法的主观笼统性、辨证论治的主观随意性、无证可辨的尴尬、缺乏科学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及中药复方的安全性操控问题等,而这些缺陷和不足短时期内还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因而极大地妨碍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
应对挑战的三大措施
理念上重视在继承、质疑、批判的基础上创新
长期以来 , 人们总是习惯将继承和创新视为中医学术发展的永恒主题,视继承为创新的基础和源头,视创新为继承的动力与引擎,这种理念原本没有错,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质疑和批判才是创新更为重要的条件 。如果说继承更多地是遵循、承接、吸纳,而创新则主要是在对某些传统观点、学说的质疑、验证甚至纠正的基础上进行 。正是这一过程才能使我们发现某些观点学说和理论的缺陷和不足,并找到其发生的根源,而创新就是为了克服这些缺陷和不足,使之适应现代人们防治疾病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 , 质疑和批判才是创新的内在动力 。而当前质疑和批判的精神恰恰是中医界所最缺乏的,这也正是多年来中医学术创新远非尽如人意的真正原因所在 。
创新应当是全方位、立体化、有选择地进行,主要应包括理论体系和方法学创新 , 如建立新学说,提出新观点,建构新理论;创新中医诊疗模式,调整更新诊疗思路,创建新的治疗方案,创立新的组方 , 创制新剂型,研制新药物,开辟治疗新途径 , 扩大给药新渠道等等 , 没有理论创新和方法学的突破 , 所谓创新也就成为空中楼阁 。
坚持追求个体化诊疗特色与探索普适规律并重的理念与实践
个体化诊疗是中医学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中医学的很多优势就是通过个体化诊疗承载和体现出来的,这当然是我们永远的学术追求,但是 , 由于当代中医的实践范围和诊疗方式都与前代不同 , 这就要求确立新的科学规范 。因此,对于中医学术进步而言,探索中医药诊疗的普适规律具有更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
我们要在总结个体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引进循证医学的理念与方法,挖掘和发现普适规律,反复验证提炼升华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 , 形成经得起重复、适宜推广应用的普适的学术规范标准和相对统一的理论核心,从而使这些成熟的理论和经验服务于更多的患者群体,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的作用和贡献度 。
建构新的中医理论体系
根据治疗目标转换和疾病谱变化的实际需要,建构新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中医学术发展不可回避的必然进程,是医学科学进步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 , 是当代中医人光荣而神圣的科学使命 。
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适当融入现代科学理念,实现中医理论的创新 , 使之既保留中医原有的学术精华和技能特长 , 又体现现代医学新成果 。这一理论体系,既能指导中医病证诊疗,又适用于西医疾病诊治的需要,从而使中医学真正成为开放包容的学术体系 。正因为这一体系在保留中医原有学术精华的基础上又充分吸纳了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因此也最有可能保持其永久的生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