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8个误区 高血压防治8个误区有哪些


高血压防治8个误区 高血压防治8个误区有哪些

文章插图
1.担心血压降得过低 。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顾虑,担心血压会因此降得过低,对心、脑、肾供血不利,引起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诱发相应并发症 。这种认识是个误区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
2.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按现代高血压控制标准 , 凡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并发糖尿病、肾病时,目标血压水平应降得更低 , 应在130/80mmHg以下 , 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但目前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未能采取积极措施达到目标水平,因而心脑血管事件仍居高不下 。
【高血压防治8个误区 高血压防治8个误区有哪些】3.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高血压的防治应是以非药物疗法 , 如调整生活方式、低盐、低脂、戒烟限酒及运动锻炼等,作为防治基?。⒃诖嘶∩戏媒笛挂┪铮刂蒲乖诶硐牖蚰勘晁?。但现实中许多患者过多依赖于药物而对非药物疗法不够重视,如边吸烟边降压者大有人在,既影响降压药疗效又使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存在,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重视非药物治疗 。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克服不良习惯和增强运动锻炼 。
4.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许多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使得血压反复波动 , 结果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 。造成用药中断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治疗认识不足,因而形成一种误识,即血压一旦降了下来便以为可以停药了,担心用药时间长会引起不良反应 。这种误识极为有害,应当消除,要明确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后仍要坚持用药,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意中断用药,有些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以保持血压的理想水平 。
5.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高血压病为慢性经过疾病,治疗强调规律性和个体化、且不主张一下子将血压降得过快、过低 , 应当是逐渐降至理想或目标水平 。但许多患者由于治疗心切,总想在一两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 , 如果用药几天后血压未能降至正常水平就更换药物 。结果是药物频繁更换,一种药尚未起效前就已换用了另一种药物,总是“劳而无功” 。血压形成波动和不稳定 。另外,有些患者喜欢作用较快的短效降压药,而对长效降压药持怀疑态度,即便使用长效降压药,也要在先搭配短效降压药,以求所谓的保险及“先将血压降下来再说 。”这些都是误区 。其实 , 多年的高血压无需立即降,应该缓慢,平稳 , 并能在全日24小时平稳降压,对此,长效降压药可达此目的,因而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尽量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 。6.不用药亦可降压 。这是近年来不少保健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表、降压帽、鞋垫等的广告中常用的一句话 , 事实并非如此 。且不说这些器具的疗效并不可靠,就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来说,降压药治疗是最有效、有益的选择,不用药才是误区和不明智的 。
7.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这也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误识 。目前新型降压药发展很快 , 品种很多,如何选用是有讲究的 。其关键在于遵医嘱办事,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道听途说 , 盲目追求新药、贵药,以为新药、贵药就一定意味着是“好药” 。在医生指导患者用药时,应注意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尽可能为患者推荐服用方便、效果好、价廉的药物,使患者经济上承受得起,反对那种唯利是图的错误做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