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 秋分养生注意三大要点( 二 )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
精神调养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 , 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体质调养可选择我国古代民间九九重阳(阴历重阳节)登高观景之习俗,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 , 这是养生中的养收之一法,也是调节精神的一方良剂 。
调节饮食应以清润、温润为主
调节饮食应以清润、温润为主 。事实证明,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由于气候干燥 , 故应尽量少吃辛辣之品,遵守“少辛增酸”的原则 , 如葱、蒜、姜、茴香、辣椒等要少吃,而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等新鲜瓜果蔬菜可多吃 。要多喝开水、淡茶、豆浆、乳制品、果汁饮料等,这样可起到益胃、生津的功效 。老年胃弱的人,可采用晨起食粥法,如选食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也可烹制杏仁猪肺汤、罗汉果炖猪肺、贝梨(贝母和雪梨)炖猪肺、莲子百合炖猪肉、沙参炖肉等保健药膳服食 。
秋季养生宜“喜润恶燥”
从秋分节气开始,人们的秋燥症状一般属于凉燥 。秋分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 。当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 , 还与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 。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 。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少量粘痰 , 不易咯出,甚至可见痰中带血,兼有咽喉肿痛,皮肤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 。
初发病时,还可有发热和轻微怕冷的感觉 。凉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类型,病发时怕冷,发热很轻,头痛鼻塞 , 咽喉发痒或干痛,咳嗽 , 咯痰不爽 , 口干唇燥,舌苔薄白而干 。这类病症虽不是大病,但如不及时治疗,病邪便会深入 , 病症会加重,少数人还会发生其它病变 。出现高热、抽风、出血等严重现象,所以应及早治疗和预防 。
人患此症,是由于体弱 , 不胜凉劲肃杀之秋气的侵侮所致 。要防止秋燥症,就得增强体力,提高抗病的能力 。适应气候变化 , 坚持身体锻炼 。秋季身体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 。
遵循中医养生的“秋冬养阴”原则,秋季养生应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 。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 。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在这个季节,人们很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现象 。因此 , 秋季日常调养应以“喜润恶燥”为主,注意以下几点 。
润肺去燥
秋天空气干燥,加之人体在夏季津液耗损,容易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现象 。沙参、麦冬、百合、银耳、燕窝、雪蛤等都是秋季养生常用的药膳 , 老同志可以将其搭配在食物中食用,或是煮粥煲汤饮用 。
早睡早起
秋分节气中的早晨虽然有些冷意,但天高气爽,空气比较清新 。所以在这个节气中 , 我们最好能养生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晨多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有利于收敛神气 。而且早晨早起后还能锻炼一会,对自己的身体很有好处 。
调整心情
病可由心生 。秋风落叶,万物凋零 , 常使人触景生情 。老同志如果心情忧愁郁闷,会使抗病能力下降,引起哮喘等病复发或加重 。为此,保持愉快心情是秋季养生的基础 。老同志要学会调节心情 , 积极参加一些有益且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