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一、怎么判断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是指当事人一方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较大,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情形 。故可以判断,不满足前述条件的,视为一般的合同纠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二、合同诈骗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1、行为人根本不具备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 。
【怎么判断合同纠纷还是合同诈骗】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应当以签订合同时行为人的资信或货源清况作依据 。比如签订购销合同时 , 供货方既没有实物储备 , 也没有货物来源,利用一些单位急于购买紧俏或便宜物资的心理,虚构货源,骗取信任,接受合同预付款或定金后,逾期又不履行合同 , 就可以认定为没有实际履约能力 。
2、采取欺骗手段 。
欺骗手段绝大多数是作为 , 而不可能是单纯的不作为 。欺骗手段表现为行为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 。
3、使与之签订合同的人产生错误认识 。
这种错误认识是指对能够引起处分财产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而不是泛指受骗者对案件的一切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在合同诈骗犯罪中,受骗者的错误认识是由于行骗者的行骗行为所引起的,在时间顺序上 , 欺骗在先,是受骗者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 。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在后 , 是欺骗的结果 。如果他人错误认识在先,行为人利用他人的错误认识取得财物,只能作为民事纠纷而不能作为诈骗犯罪处理 。
如果行为人虽然采取了欺骗手段 , 他人认识上也存在错误,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错误地处分了财产,但欺骗手段与错误认识之间缺乏因果联系 , 也不能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
对于合同诈骗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在合同进行签订的时候,行为人根本不具备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并且是通过欺骗的方式来签订或者是履行合同 , 涉案的金额达到较大的范围以内就属于合同诈骗 。否则就属于一般合同纠纷 。
推荐阅读
- 球冠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什么是球冠
- 关于丢失枪支不报案件司法解释规定是怎样的
- 如何在健身房快速减肥呢 如何在健身房快速减肥呢视频
- 饱食终日终的意思是什么 饱食终日解释
- 阅示和审示有什么区别 阅示和审示区别有哪些
- 涉嫌犯罪刑事拘留后可否取保候审
- 酒精消毒需要加水吗
- 怎样锻炼才能瘦臀部和腿 锻炼如何瘦腿和臀部
- 法律中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标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