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 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 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文章插图
【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 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 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文章插图
1、悬梁刺股: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
这个成语的主人公一位是东汉的孙敬,一位是战国时的苏秦 。孙敬悬梁,苏秦刺骨 。当时由于在三更半夜看书容易打盹,为了不打盹 。
于是孙敬就用绳子一头绑着自己的头发,一头系在房梁上,当打盹时头一低就会拉扯头发而疼,这样就会清醒起来 。而对于同样的打盹,苏秦则用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以此来弄清醒自己 。
悬梁的孙敬最后成了一位大学问家,当起了教授 。而刺骨的苏秦则开始游历各国 , 多年后身佩六国相印,进行合纵抗秦 。可惜最后被齐国的政敌派人给刺杀而亡 。
学成后的苏秦开始游历各国,多年后身佩除秦国外的六国相印 , 积极组织六国合纵抗秦 。最后,被齐国的政敌派人刺杀 。
2、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
停了停, 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 。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 , 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 , 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 , 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 , 并坚持不懈 。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
3、映月读书
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 。他每当读到月亮西斜时 , 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 。
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顾不得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
4、牧豕听经:
后汉时琅邪有个叫承宫的,是个孤儿 , 从8岁给人放牧猪羊 。乡里人徐子盛给几百个学生讲授《春秋经》 。一次承宫放牧经过,在那儿休息时听见《春秋经》 , 于是请求留下,为学生们拾柴 。
虽然过了几年艰苦的生活,但承宫都勤学不倦 。后来天下大乱,承宫和妻子到了蒙阴山,努力耕种 。庄稼快熟时,有人来说那地是他的,承宫也不和他计较,把地让给他就离开了 。永平年间,承宫被朝廷封作博士,最后还作到了侍中祭酒,他的名声一直传扬到了北方遥远的匈奴 。
5、凿壁偷光:
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 。但又买不起蜡烛 , 天一黑 , 就无法看书了 。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
匡衡回到家 , 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 。借着这微弱的光线 , 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 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 , 有很多藏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