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方剂中的敏感点与关键点

一般方剂的组成原则是“君、臣、佐、使” , 这是中医调控人体不平衡(疾?。┑幕臼侄?。方剂研究的不是某一味药的成分、理化特征 , 而是根据“四气五味”判断药性后如何组装、如何排列;以及药物之间的关系(相佐、相成等)、如何协调这些关系、如何平衡这些关系,从而治疗疾病 。
中医认为人体疾病的原因是不平衡 。首先是阴阳的不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也就是说中医对人体这个复杂系统的着眼点不是基本单元 , 而是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 。其次 。是各个部分之间关系对整体的影响;第三是复杂体系的“敏感点” , 敏感点对应方剂中的君药,即主攻方向的哪里;第四是寻找复杂体系的“关键点”,以使用简捷的方式改变整体的状态 。
找到主攻方向即敏感点之后,关键点是用多少兵力去解决战斗,且剂量则成为医生手中的王牌,高手往往出重拳(重剂量)解决问题,这就是朱清时院士所说复杂性科学的四条基本原则 。(见《与朱清时院士对话:医药与复杂性科学》,作者王乐羊)笔者在此还是以方剂来说明问题 。
比如麻黄汤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共四味: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君药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臣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佐药杏仁宣肺助麻黄平喘;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其敏感点是外感风寒无汗,必用麻黄,才能药到病除,关键点是麻黄必加桂枝,所以效如桴鼓 。
麻黄汤有各种加减法,其敏感点没变,只是在关键点上加减进退 。
比如:外感风寒、无汗,兼有湿痹,身体烦痛 , 敏感点不变,因为有湿,则加祛湿的白术,变成麻杏加术汤,这个关键点就是加白术 。再如受风湿更重,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用麻黄、杏仁、甘草、薏仁,成为麻黄薏甘汤 , 用来解表祛湿 。仍是外感风寒,但有湿,故敏感点是外解风寒,关键点是加薏仁除湿 。
又如大青龙汤: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石膏、生姜、大枣,用于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 , 身疼痛,脉浮紧 。简言之就是麻黄汤加生石膏,加生石膏是因为有内热而烦躁 。此时敏感点不变,关键点是加生石膏清内热 。
这就是用复杂性科学中的敏感点与关键点理论解释方剂加减的诀窍 。
中医用药 , 犹如兵家用兵,排兵布阵得当,自然战而胜之 。所以中医治病很少用单味药取胜,而中药组合又有相须、相使、相杀、相恶、相反种种配伍禁忌 。对于配伍的经验,中医往往双药联用、三药联用、四药联用或剂量上重用某药 , 这都是在关键点上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表现 。
以中医药治疗肿瘤为例,目前中医学的趋势是“辨证论治”加“辨病论治” 。笔者认为,如果说辨?。ㄎ饕降牟 。┦钦业搅嗣舾械? ,而且中药制剂也可以保证有效成分或治疗部位的锁定 , 那么关键点就是如何组合,如何配伍,如何补气、补血、补阳、补肾、保肝、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健脾、消食、引经、抗转移等等治法 。
由此 , 方药当应运而生,再加上剂量得当 , 癌症似乎也攻克有望了 。
中医学本就是复杂性科学,今天如果用复杂性科学理论去指导中医学的发展,不也是中医学的现代化吗?(张士舜)
【由方剂中的敏感点与关键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