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太极拳——内外相合

太极拳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养生方式,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这也是很多老人喜欢的一项养生项目 。
练习太极拳,核心是“以心行气 。以气运身 。”
所谓“心”,按现代语言可称作“意” 。“气”是指“内气”、“元气” 。意思是练太极拳应当在心意上下功夫 , “要用意引导形体,先在其心 , 后在其身 。”太极拳的套路、推手、散手以及器械演练 , 皆是心意引导所致,是心意的外在表现形式 , 心有所想 。体有所做 。抓住“要在心意上下功夫”这个核心,练太极拳才能做到身心兼修 。“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意、以气运身”,在意识的引导下做到“松静自然” 。
习太极拳者,首需明松柔、虚静、中和之理 。
必以松柔为基?。?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要知多一分松柔便少一分僵硬,少一分僵力便增一分内力 。练太极拳时,全身各个关节要处处松开 , 筋膜拉长 , 虽极其柔软但所蕴藏的内劲使人感觉刚柔相济 。浑厚无间,唯此才能牵动四两拨千斤 。故不可谓之柔,也不可谓之刚,网9柔浑然一体,浑于无迹也,方可谓之太极 。
按以上要求练太极拳,练到一定时间 , 四肢未梢产生麻胀的内气充盈之感 , 这是体内行气的表现,是培养元气、疏通经络、补气生血之过程 。亦是内力增加的体现 。持之以恒,最终可练出圆满内劲 。即体内一派纯真中和之气 。练拳须以松柔虚静为本,随着习拳者年龄的增长,此中养生保健之功效便越显著 。若不明松柔之理,在练拳或推手中四肢僵硬,不能完全松柔走化 , 或仅靠一些技巧或运用后天拙力 。待年老力衰之后,体内浊气上升 , 清阳不振,易犯头重脚轻之疾 。
悟太极之道,明松柔虚静之理,最终培养出中和之气,就必须在整体上下功夫 。太极拳是一项整体运动,在松柔的前提下一动无有不动,首先要把*从头至脚各部关节(颈、脊、尾、肩、肘、腕、胯、膝、踝)松开(干太极推手过程中,在对方相当压力之下,仍能保持各个关节松开,才是所需的松柔),并要求溜臀、裹裆、收腹、吸腹股沟、含胸、拔背、松颈、扣肩、虚灵神项、中正安舒 。用这样的身形练拳,可使气机在经络中更加畅通无阻,循环无端 。练拳时特别要注意命门穴要有微向后撑之意,形成前后对撑之势,带动两胯微微旋转,身形保持中正,才能支撑面,旋转自如 。而且腰(命门)是上下衔接之关键 。命门者,生命之门户 。真阴真阳所居之处,乃原气之所在,为太极之枢纽 。故《十三势歌诀》说“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间” 。
在太极拳整体运动转换过程中必须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
连绵不断 。使全身所有内外组织器官都在进行有机协调地运动 。再与呼吸吐纳,神意内守结合,体会太极阴阳之变化,使全体上下、左右、前后,以及手足腰胯旋转运动皆符合太极之理 。使自身达到内外合一,神气合一,从而产生纯真中和之内气 。先人曾云打拳以调养气血,呼吸顺其自然,扫除妄念,卸尽浊气,先定根基,收视返听 , 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操同内守,注意玄关 , 功久则顷刻间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煎,膀胱似火烧,真气自足 。任督犹车轮 , 四肢若山石 。无念之发,天机自动 。每打一势,轻轻运行,默默停止 , 惟以意思运行,则水火自然混融 。用功日久,周身混沌 , 极其虚灵,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亦不知神由气生,气自有神,周身中正,不思而得,不勉而中 。不知所以然而然,亦不知任之为督,督之为任,中气之所以为中气也 。时措成宜,自然合拍 。此言任督之降顺逆 , 佐中气以成功 。气动由肾而生,静乃归于肾 。一呼一吸,真气之出入,皆在于此 。
【中医养生:太极拳——内外相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