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纲”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 。中医为了对种种疾病进行分门别类,运用了“八纲” 。
八纲的概念
八纲 , 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如“八纲”示意图) 。 临床上,阴证多指体内阴气亢盛,正气未衰的虚寒证,阳证多指体内阳气亢盛,正气未衰的实热证 。
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 。在《韩非子·喻老》中,蔡桓公由于不听扁鹊的劝说,最后病重而亡 。扁鹊在分析蔡桓公病情时,提到他的病由腠理发展到肠胃,最后深入骨髓 , 因而无法医治 。这就是对疾病表里的辨证 。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 。一般来说,寒证表示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证候 , 如恶寒喜暖、小便清长;热证表示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致的证候,如面红目赤、大便燥结 。
【中医“八纲”】虚实,是分辨邪正盛衰的两纲 。虚证,多见于久病、重病之后,或先天身体虚弱,后天失调,从而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是自汗盗汗、小便失禁等症状 。实证多为人体邪气太盛而造成的 , 常见症状为腹部胀痛、发热、胸闷烦躁等 。
八纲的作用
八纲辨证是对疾病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方面归纳、分析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虽然它还要和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结合起来诊断才能趋于完善,但它是各种辨证的基础,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 。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 , 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 。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表里病位和虚实寒热性质往往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 , 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 。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病变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 。
因此 , 在辨证过程中要认真地调查研究,连贯起来进行思索,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及时掌握疾病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有中肯的分析,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恰当的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