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阴 进补的三宜五忌


秋冬养阴 进补的三宜五忌

文章插图
进补有三宜
初秋调理脾胃
调理脾胃功能,力争将炎夏留下的倦怠乏力、胃口不佳等症状尽快消除,为进补打好基础,谓之“底补” 。现代医学认为,在秋季的调整适应阶段,应防止骤用补品导致难以消化吸收,从而引发腹泻疾病 。遵循的法则一是益气养阴、气阴双补,二是防止燥邪入侵 。
食补应以润肺生津、易消化的食品为主,如奶制品、鱼、瘦肉、禽蛋、豆类、新鲜蔬菜、莲藕 , 辅以萝卜、番茄、银耳、梨、柿子等 。其中,莲藕为上品 。莲藕含大量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C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肉质肥嫩,白净浑圆 , 口感甜脆 。生食能凉血散淤,熟食能补心益肾,男女老幼皆宜 。食法很多 , 简单的有炒藕丝、炸藕夹等 。
中秋滋阴润肺
随着秋意的加深空气日渐干燥,对肺的侵害也渐趋严重 。故进入仲秋后,应当滋阴润肺 。食物有芝麻、百合、梨、木耳、蜂蜜、萝卜、甘蔗、莲藕、菱角及大部分蔬菜 。凉爽的气候使人胃口大开 , 鸭肉、海参、鸡肉便成为餐中佳肴,牛肉、鸽肉等平和之品也可适当开禁 。不过,对于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除非阳虚体质者,还是要尽量少吃 。
菱角营养丰富 , 易消化吸收,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养血之功 。菱角中的碳水化合物高达34.6%,而脂肪仅占0.2% , 并含有丰富的钙、铁、磷和维生素,不易使人发胖 。将菱角和瘦肉或牛肉共煮,味道既鲜美,又能缓解神经痛、头痛、关节痛和腰腿痛等症 。也可用菱角20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入红糖适量 , 做成“大补汤”,适宜体虚老人、脾胃虚寒的产妇、贫血以及气管炎患者 。
晚秋垫底冬补
晚秋进补有两大意义:一是深化秋补 , 二是为冬补打基础 。此时 , 人体精气开始收藏,进食补养之品易吸收储存,有助于增强体质 。除上述素食外 , 可适度增加荤食量,如鸡肉、牛肉、猪肝和鱼肉等 。素食中菊花值得推荐 。
简单的用法有菊花茶、菊花酒(干菊适量泡于低度白酒中,24小时后饮用)、菊花粥(粳米100克 , 加水煮粥,将熟时 , 加入菊花煮开);稍复杂一点的有菊花肉丝、鸡丝、猪肝汤等 。从为冬补垫底的角度看,中药芡实为最佳选择 。芡实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核黄素和维生素C,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多种功能 。做法也可不拘一格,如将之与瘦肉或牛肉共煮,或芡实6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红糖适量炖汤 。
秋冬养阴 进补的三宜五忌

文章插图
进补要五忌
1、无病乱补
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 。如过量服用鱼肝油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以及血中胆固醇增多 , 诱发心血管疾病 。同时,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
2、虚实不分
中医认为,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 。虚症又有阴、阳、气、血之分,对症服用才能有所补益,否则,适得其反 , 有害身体 。
秋冬养阴 进补的三宜五忌

文章插图
3、进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滋补佳品,不仅有较高的营养 , 而且味美可口 。但肉类食品不易消化吸收,若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人常常是不堪重负 。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又往往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及癌症等常见病、多发病的因素 。
另外,不少人日日有荤腥,餐餐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 , 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 。因此,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大便的通畅 。
4、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个人口味,专好某一种补品 , 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 。因为药物和食品既有保健治疗作用 , 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尤其是老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 , 而且不同的季节也有不同的需求 。
5、越贵越补
凡进补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 , “缺什么,补什么”,不要凭补品价格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廉为滋补原则 。要防止以药代食 。重药轻食不科学 。 
【秋冬养阴 进补的三宜五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