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tat命令详解,我在solaris下执行iostat Engrep G 后出现的结果如何分析此主机

1 , 我在solaris下执行iostat Engrep G 后出现的结果如何分析此主机iostat -En只能显示硬盘,光驱的型号、sn等信息,里面显示设备别名显示的 。查看CPU型号用prtdiag -v查看,没找到format , 可能你没有用root用户登录,建议查看用root用户登录后查看配置信息不晓得solaris能用fdisk不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
2 , iostat tps 怎么理解吞吐量是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IO吞吐量顾名思义即单位时间内成功读写数据的数量 。问题帖图中使用了iostat命令,输出信息的意义如下 : tps:该设备每秒的传...搜一下:iostat tps 怎么理解【iostat命令详解,我在solaris下执行iostat Engrep G 后出现的结果如何分析此主机】
3,在性能测试里面如果分析的结果发现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和磁盘通俗的说,CPU占用高,点开我的电脑 , 等窗口出来就要等很久,内存占用高 , 那么切换多个程序之间就会卡很久硬盘I/O占用高 , 那么点开我的电脑很快,但是我的电脑里是一片空白 , 要卡一会儿才能看到盘符unix 没有用过 。应该类似:下面的一些命令就可以达到你的要求,没有安装一下 , 比如red系下 , yum -y install name..top,vmstat,ps,free,iostat,sar,mpstat,netstat,iptraf,tcpdump愿我的答案 能够解决您的烦忧1,CPU是根据您电脑配置的来的 35%不算高2,可能是您的后台启动项和IE缓存过多导致的 。3 , 建议您使用腾讯电脑管家----电脑加速---启动项禁止--清理电脑垃圾---重启后再看如果您对我的答案不满意 , 可以继续追问或者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4 , linux中的io操作指的是什么吞吐量是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io吞吐量顾名思义即单位时间内成功读写数据的数量 。问题帖图中使用了iostat命令,输出信息的意义如下 :tps:该设备每秒的传输次数(indicate the number of transfers per second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一次传输"意思是"一次i/o请求" 。多个逻辑请求可能会被合并为"一次i/o请求" 。"一次传输"请求的大小是未知的 。kb_read/s:每秒从设备(drive expressed)读取的数据量;kb_wrtn/s:每秒向设备(drive expressed)写入的数据量;kb_read:读取的总数据量;kb_wrtn:写入的总数量数据量;这些单位都为kilobytes 。计算机中的I/O总线(输入输出总线),主要用于联系硬盘、USB、网卡等接口设备,和这些设备的数据“交流”(读与写),就可以叫做I/O操作 。5,Linux服务器整体性能监控攻略 Linux服务器如何监控整体性能Linux服务器性能监测是很重要的工作,服务器运行应该提供最有效的系统性能 。当服务器系统性能突然低于平均应有的情况 , 问题可能来自在执行的进程、内存的使用率、磁盘的性能、网络流量和CPU 的压力 。在预算短缺的今天,理解如何优化系统性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要实现它的前提是,你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计算机和网络,从而找到真正的瓶颈所在 。本文提供一些基础的工具来辨别和处理一些性能问题 。使用的Linux 发行版本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工作过程是:首先查看整个系统的状态,然后是检查特定的子系统 。Linux服务器进行性能监控有几种方法,每种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 。使用SNMP等标准工具标准及非标准工具能执行一个或多个收集、合并及传输阶段,如rstatd或SNMP工具,然而标准的rstat后台程序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 , 速度慢而且效率低 。内核模块几个系统监控工程利用内核模块来存取监控数据 。一般情况下,这是很有效的收集系统数据的方法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 当主内核源内有其它改变时,必须保持代码一致性 。一个内核模块可能与用户想使用的其它内核模块相冲突 。此外,在使用监控系统之前,用户必须获得或申请模块 。/proc虚拟文件系统/proc虚拟文件系统是一个较快的、高效率执行系统监控的方法 。使用/proc的主要缺点是必须保持代码分析与/proc 文件格式改变的同步 。事实表明,Linux内核的改变比/proc 文件格式的改变要更频繁 , 所以,用/proc虚拟文件系统比用内核模块存在的问题要少 。本文介绍的方法即基于/proc虚拟文件系统 。一、 /proc文件系统特点Linux 系统向管理员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使他们可以在系统运行时更改内核,而不需要重新引导内核系统 。这是通过 /proc 虚拟文件系统实现的 。/proc 文件虚拟系统是一种内核和内核模块用来向进程 (process) 发送信息的机制 (所以叫做 /proc) 。这个伪文件系统让你可以和内核内部数据结构进行交互,获取 有关进程的有用信息,在运行中 (on the fly) 改变设置 (通过改变内核参数) 。与其他文件系统不同,/proc 存在于内存之中而不是硬盘上 。不用重新启动而去看 CMOS  , 就可以知道系统信息 。这就是 /proc 的妙处之一 。小提示: 每个Linux系统根据软硬件不同/proc 虚拟文件系统的内容也有些差异 。/proc 虚拟文件系统有三个很重要的目录:net,scsi和sys 。Sys目录是可写的,可以通过它来访问或修改内核的参数,而net和scsi则依赖于内核配置 。几个命令供你参考 wtopfree还有以 stat结尾的命令,例如 iostat 等等的,都是可以监控LINUX的系统性能的 。vmstat可以比较全面的监控整体性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