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沙肉的来历


    “夹沙肉”是用猪肥膘肉、豆沙糖、鸡蛋清、玫瑰砂糖、淀粉、猪油等经过几道工序烹制而成,吃起来外酥里嫩,肉烂绵软,香甜可口,令人垂涎欲滴 。其来历与三国时期刘备的义子刘封有关 。
    相传三国时,曹军围困住了驻兵新野的刘备 。军师诸葛亮设计火烧新野,为刘备解了围 。樊城县令刘泌设宴庆功,刘备见席中有一威武少年,问其姓名,方知是县令刘泌的外孙寇封 。上菜时,厨役不小心,将肉掉在地上,寇封随手拣起,转身丢入口中吃了下去 。这一举动引起了刘备的注意 。事后刘备问寇封:“见肉落地,随口吞食是何意也?”寇封回答说:“身为将吏,应时时垂怜百姓 , 粒米片肉来之不易,弃之可惜 , 士卒厨役,终日劳累,受之有余,偶尔过失,安忍呵斥 。”寇封的美德使刘备深受感动并大为赞赏,遂收寇封为义子,改名为刘封 。此事传至军中也使将士们为之感动 。为了表示对刘封的尊敬,厨役们特别烹制了一道名为“夹沙肉”的菜肴,献给刘封 。
【夹沙肉的来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