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Python----Python的内置函数及标准库(DAY 8)python的内置函数(68个)
Python考核31个内置函数 ,
python内置了很多内置函数、类方法属性及各种模块 。当我们想要当我们想要了解某种类型有哪些属性方法以及每种方法该怎么使用时,我们可以使用dir()函数和help()函数在python idle交互式模式下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 。
? dir()函数获得对象中可用属性的列表
Python中的关键词有哪些?
dir(__builtins__):查看python内置函数
help(‘keywords‘):查看python关键词
如微分积分方程的求解程序、访问互联网、获取日期和时间、机器学习算法等 。这些程序往往被收入程序库中,构成程序库 。
只有经过严格检验的程序才能放在程序库里 。检验 , 就是对程序作充分的测试 。通常进行的有正确性测试、精度测试、速度测试、边界条件和出错状态的测试 。经过检验的程序不但能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而且对错误调用也能作出反应 。程序库中的程序都是规范化的 。所谓规范化有三重含义:①同一库里所有程序的格式是统一的;② 对这些程序的调用方法是相同的;③ 每个程序所需参数的数目、顺序和类型都是严格规定好的 。
Python的库包含标准库和第三方库
标准库:程序语言自身拥有的库,可以直接使用 。help('modules')
第三方库:第三方者使用该语言提供的程序库 。
标准库: turtle 库(必?。?random 库(必?。?time 库(可?。?。
?turtle 库:图形绘制库
原理如同控制一只海龟,以不同的方向和速度进行位移而得到其运动轨迹 。
使用模块的帮助时,需要先将模块导入 。
例如:在IDLE中输入import turtle
dir(turtle)
help(turtle.**)
1.画布
画布就是turtle为我们展开用于绘图区域, 我们可以设置它的大小和初始位置 。
setup()方法用于初始化画布窗口大小和位置,参数包括画布窗口宽、画布窗口高、窗口在屏幕的水平起始位置和窗口在屏幕的垂直起始位置 。
参数:width, height: 输入宽和高为整数时,表示 像素 ;为小数时,表示占据电脑屏幕的比例 。(startx,starty):这一坐标表示
矩形窗口左上角顶点的位置,如果为空,则窗口位于屏幕中心:
例如:setup(640,480,300,300)表示在桌面屏幕(300,300)位置开始创建640×480大小的画布窗体 。
2、画笔
? color() 用于设置或返回画笔颜色和填充颜色 。
例如:color(‘red’)将颜色设为红色,也可用fillcolor()方法设置或返回填充颜色,或用pencolor()方法设置或返回笔触颜色 。
python有多少内置函数Python内置函数有很多python激励函数,为大家推荐5个神仙级python激励函数的内置函数:
(1)Lambda函数
用于创建匿名函数 , 即没有名称的函数 。它只是一个表达式,函数体比def简单很多 。当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函数来执行单个操作并且可以在一行中编写时 , 就可以用到匿名函数python激励函数了 。
Lamdba的主体是一个表达式,而不是一个代码块 。仅仅能在lambda表达式中封装有限的逻辑进去 。
利用Lamdba函数,往往可以将代码简化许多 。
(2)Map函数
会将一个函数映射到一个输入列表的所有元素上,比如我们先创建了一个函数来返回一个大写的输入单词,然后将此函数应有到列表colors中的所有元素 。
我们还可以使用匿名函数lamdba来配合map函数,这样可以更加精简 。
(3)Reduce函数
当需要对一个列表进行一些计算并返回结果时,reduce()是个非常有用的函数 。举个例子,当需要计算一个整数列表所有元素的乘积时,即可使用reduce函数实现 。
它与函数的最大的区别就是 , reduce()里的映射函数(function)接收两个参数,而map接收一个参数 。
(4)enumerate函数
用于将一个可遍历的数据对象(如列表、元组或字符串)组合为一个索引序列,同时列出数据和数据下标,一般用在for循环当中 。
它的两个参数,一个是序列、迭代器或其python激励函数他支持迭代对象;另一个是下标起始位置,默认情况从0开始,也可以自定义计数器的起始编号 。
(5)Zip函数
用于将可迭代的对象作为参数,将对象中对应的元素打包成一个个元组 , 然后返回由这些元组组成的列表
当我们使用zip()函数时,如果各个迭代器的元素个数不一致,则返回列表长度与最短的对象相同 。
怎么用python写tensorflow开始使用
TensorFlow并不是一个纯粹python激励函数的神经网络框架, 而是使用数据流图进行数值分析python激励函数的框架.
TensorFlow使用有向图(graph)表示一个计算任务.图python激励函数的节点称为ops(operations)表示对数据的处理,图的边flow 描述数据的流向.
该框架计算过程就是处理tensor组成的流. 这也是TensorFlow名称的来源.
TensorFlow使用tensor表示数据. tensor意为张量即高维数组,在python中使用numpy.ndarray表示.
TensorFlow使用Session执行图, 使用Variable维护状态.tf.constant是只能输出的ops, 常用作数据源.
下面python激励函数我们构建一个只有两个constant做输入, 然后进行矩阵乘的简单图:
from tensorflow import Session, device, constant, matmul'''构建一个只有两个constant做输入, 然后进行矩阵乘的简单图:'''#如果不使用with session()语句, 需要手动执行session.close().
#with device设备指定python激励函数了执行计算的设备:
#"/cpu:0": 机器的 CPU.
#"/gpu:0": 机器的第一个 GPU, 如果有的话.
#"/gpu:1": 机器的第二个 GPU, 以此类推.
with Session() as session:# 创建执行图的上下文
with device('/cpu:0'):# 指定运算设备
mat1 = constant([[3, 3]])# 创建源节点
mat2 = constant([[2], [2]])
product = matmul(mat1, mat2) # 指定节点的前置节点, 创建图
result = session.run(product) # 执行计算print(result)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下面使用Variable做一个计数器:
from tensorflow import Session, constant, Variable, add, assign, 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state = Variable(0, name='counter') # 创建计数器one = constant(1) # 创建数据源: 1val = add(state, one) # 创建新值节点update = assign(state, val) # 更新计数器setup = 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 初始化Variablewith Session() as session:
session.run(setup) # 执行初始化
print(session.run(state)) # 输出初值
for i in range(3):
session.run(update) # 执行更新
print(session.run(state)) # 输出计数器值12345678910111213
在使用变量前必须运行initialize_all_variables()返回的图, 运行Variable节点将返回变量的值.
本示例中将构建图的过程写在了上下文之外, 而且没有指定运行设备.
上面示例中session.run只接受一个op作为参数, 实际上run可以接受op列表作为输入:
session.run([op1, op2])1
上述示例一直使用constant作为数据源, feed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输入数据:
from tensorflow import Session, placeholder, mul, float32
input1 = placeholder(float32)
input2 = placeholder(float32)
output = mul(input1, input2)with Session() as session:print session.run(output, feed_dict={input1: [3], input2: [2]})1234567
实现一个简单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应用广泛的机器学习模型, 关于神经网络的原理可以参见这篇随笔, 或者在tensorflow playground上体验一下在线demo.
首先定义一个BPNeuralNetwork类:
class BPNeuralNetwork:
def __init__(self):
self.session = tf.Session()
self.input_layer = None
self.label_layer = None
self.loss = None
self.trainer = None
self.layers = []def __del__(self):
self.session.close()1234567891011
编写一个生成单层神经网络函数,每层神经元用一个数据流图表示.使用一个Variable矩阵表示与前置神经元的连接权重, 另一个Variable向量表示偏置值, 并为该层设置一个激励函数.
def make_layer(inputs, in_size, out_size, activate=None):
weights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in_size, out_size]))
basis = tf.Variable(tf.zeros([1, out_size])0.1)
result = tf.matmul(inputs, weights)basisif activate is None:return resultelse:return activate(result)12345678
使用placeholder作为输入层.
self.input_layer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2])1
placeholder的第二个参数为张量的形状, [None, 1]表示行数不限, 列数为1的二维数组, 含义与numpy.array.shape相同.这里, self.input_layer被定义为接受二维输入的输入层.
同样使用placeholder表示训练数据的标签:
self.label_layer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1])1
使用make_layer为神经网络定义两个隐含层, 并用最后一层作为输出层:
self.loss = tf.reduce_mean(tf.reduce_sum(tf.square((self.label_layer - self.layers[1])), reduction_indices=[1]))1
tf.train提供了一些优化器, 可以用来训练神经网络.以损失函数最小化为目标:
self.train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learn_rate).minimize(self.loss)1
使用Session运行神经网络模型:
initer = 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do trainingself.session.run(initer)
for i in range(limit):
self.session.run(self.trainer, feed_dict={self.input_layer: cases, self.label_layer: labels})12345
使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预测:
self.session.run(self.layers[-1], feed_dict={self.input_layer: case})1
完整代码:
import tensorflow as tfimport numpy as npdef make_layer(inputs, in_size, out_size, activate=None):
weights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in_size, out_size]))
basis = tf.Variable(tf.zeros([1, out_size])0.1)
result = tf.matmul(inputs, weights)basisif activate is None:return resultelse:return activate(result)class BPNeuralNetwork:
def __init__(self):
self.session = tf.Session()
self.input_layer = None
self.label_layer = None
self.loss = None
self.optimizer = None
self.layers = []def __del__(self):
self.session.close()def train(self, cases, labels, limit=100, learn_rate=0.05):
# 构建网络
self.input_layer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2])
self.label_layer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1])
self.layers.append(make_layer(self.input_layer, 2, 10, activate=tf.nn.relu))
self.layers.append(make_layer(self.layers[0], 10, 2, activate=None))
self.loss = tf.reduce_mean(tf.reduce_sum(tf.square((self.label_layer - self.layers[1])), reduction_indices=[1]))
self.optimiz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learn_rate).minimize(self.loss)
initer = 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做训练
self.session.run(initer)for i in range(limit):
self.session.run(self.optimizer, feed_dict={self.input_layer: cases, self.label_layer: labels})def predict(self, case):
return self.session.run(self.layers[-1], feed_dict={self.input_layer: case})def test(self):
x_data = https://www.04ip.com/post/np.array([[0, 0], [0, 1], [1, 0], [1, 1]])
y_data = https://www.04ip.com/post/np.array([[0, 1, 1, 0]]).transpose()
test_data = https://www.04ip.com/post/np.array([[0, 1]])
self.train(x_data, y_data)
print(self.predict(test_data))
nn = BPNeuralNetwork()
nn.test()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
上述模型虽然简单但是使用不灵活, 作者采用同样的思想实现了一个可以自定义输入输出维数以及多层隐含神经元的网络, 可以参见dynamic_bpnn.py
import tensorflow as tfimport numpy as npdef make_layer(inputs, in_size, out_size, activate=None):
weights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in_size, out_size]))
basis = tf.Variable(tf.zeros([1, out_size])0.1)
result = tf.matmul(inputs, weights)basisif activate is None:return resultelse:return activate(result)class BPNeuralNetwork:
def __init__(self):
self.session = tf.Session()
self.loss = None
self.optimizer = None
self.input_n = 0
self.hidden_n = 0
self.hidden_size = []
self.output_n = 0
self.input_layer = None
self.hidden_layers = []
self.output_layer = None
self.label_layer = None
def __del__(self):
self.session.close()def setup(self, ni, nh, no):
# 设置参数个数
self.input_n = ni
self.hidden_n = len(nh)#隐藏层的数量
self.hidden_size = nh#每个隐藏层中的单元格数
self.output_n = no#构建输入层
self.input_layer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self.input_n])#构建标签层
self.label_layer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self.output_n])#构建隐藏层
in_size = self.input_n
out_size = self.hidden_size[0]
inputs = self.input_layer
self.hidden_layers.append(make_layer(inputs, in_size, out_size, activate=tf.nn.relu))for i in range(self.hidden_n-1):
in_size = out_size
out_size = self.hidden_size[i 1]
inputs = self.hidden_layers[-1]
self.hidden_layers.append(make_layer(inputs, in_size, out_size, activate=tf.nn.relu))#构建输出层
self.output_layer = make_layer(self.hidden_layers[-1], self.hidden_size[-1], self.output_n)def train(self, cases, labels, limit=100, learn_rate=0.05):
self.loss = tf.reduce_mean(tf.reduce_sum(tf.square((self.label_layer - self.output_layer)), reduction_indices=[1]))
self.optimizer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learn_rate).minimize(self.loss)
initer = 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做训练
self.session.run(initer)for i in range(limit):
self.session.run(self.optimizer, feed_dict={self.input_layer: cases, self.label_layer: labels})def predict(self, case):
return self.session.run(self.output_layer, feed_dict={self.input_layer: case})def test(self):
x_data = https://www.04ip.com/post/np.array([[0, 0], [0, 1], [1, 0], [1, 1]])
y_data = https://www.04ip.com/post/np.array([[0, 1, 1, 0]]).transpose()
test_data = https://www.04ip.com/post/np.array([[0, 1]])
self.setup(2, [10, 5], 1)
self.train(x_data, y_data)
print(self.predict(test_data))
nn = BPNeuralNetwork()
nn.test()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
原来ReLU这么好用!一文带你深度了解ReLU激活函数! 在神经网络中,激活函数负责将来自节点的加权输入转换为该输入的节点或输出的激活 。ReLU 是一个分段线性函数,如果输入为正,它将直接输出,否则,它将输出为零 。它已经成为许多类型神经网络的默认激活函数,因为使用它的模型更容易训练 , 并且通常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ReLU,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Sigmoid 和 Tanh 激活函数的局限性
2、ReLU(Rectified Linear Activation Function)
3、如何实现ReLU
4、ReLU的优点
5、使用ReLU的技巧
一个神经网络由层节点组成,并学习将输入的样本映射到输出 。对于给定的节点,将输入乘以节点中的权重,并将其相加 。此值称为节点的summed activation 。然后 , 经过求和的激活通过一个激活函数转换并定义特定的输出或节点的“activation” 。
最简单的激活函数被称为线性激活,其中根本没有应用任何转换 。一个仅由线性激活函数组成的网络很容易训练,但不能学习复杂的映射函数 。线性激活函数仍然用于预测一个数量的网络的输出层(例如回归问题) 。
非线性激活函数是更好的 , 因为它们允许节点在数据中学习更复杂的结构。两个广泛使用的非线性激活函数是 sigmoid函数和 双曲正切激活函数 。
Sigmoid 激活函数,也被称为 Logistic函数神经网络,传统上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神经网络激活函数 。函数的输入被转换成介于0.0和1.0之间的值 。大于1.0的输入被转换为值1.0 , 同样,小于0.0的值被折断为0.0 。所有可能的输入函数的形状都是从0到0.5到1.0的 s 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这是神经网络的默认激活方式 。
双曲正切函数,简称 tanh,是一个形状类似的非线性激活函数 , 输出值介于-1.0和1.0之间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 , 由于使用 tanh 函数的模型更容易训练,而且往往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因此 tanh 函数比 Sigmoid激活函数更受青睐 。
Sigmoid和 tanh 函数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它们值域饱和了。这意味着,大值突然变为1.0,小值突然变为 -1或0 。此外 , 函数只对其输入中间点周围的变化非常敏感 。
无论作为输入的节点所提供的求和激活是否包含有用信息,函数的灵敏度和饱和度都是有限的 。一旦达到饱和状态,学习算法就需要不断调整权值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
最后 , 随着硬件能力的提高,通过 gpu 的非常深的神经网络使用Sigmoid 和 tanh 激活函数不容易训练 。在大型网络深层使用这些非线性激活函数不能接收有用的梯度信息 。错误通过网络传播回来,并用于更新权重 。每增加一层 , 错误数量就会大大减少 。这就是所谓的 消失梯度 问题,它能有效地阻止深层(多层)网络的学习 。
虽然非线性激活函数的使用允许神经网络学习复杂的映射函数,但它们有效地阻止了学习算法与深度网络的工作 。在2000年代后期和2010年代初期,通过使用诸如波尔兹曼机器和分层训练或无监督的预训练等替代网络类型,这才找到了解决办法 。
为了训练深层神经网络,需要一个激活函数神经网络,它看起来和行为都像一个线性函数,但实际上是一个非线性函数,允许学习数据中的复杂关系。该函数还必须提供更灵敏的激活和输入 , 避免饱和 。
因此,ReLU出现了,采用 ReLU 可以是深度学习革命中为数不多的里程碑之一。ReLU激活函数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如果输入大于0,直接返回作为输入提供的值;如果输入是0或更小 , 返回值0 。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 if-statement 来描述这个问题,如下所示:
对于大于零的值,这个函数是线性的,这意味着当使用反向传播训练神经网络时,它具有很多线性激活函数的理想特性 。然而,它是一个非线性函数,因为负值总是作为零输出 。由于矫正函数在输入域的一半是线性的,另一半是非线性的,所以它被称为 分段线性函数(piecewise linear function )。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 Python 中实现ReLU激活函数 。
我们希望任何正值都能不变地返回,而0.0或负值的输入值将作为0.0返回 。
下面是一些修正的线性激活函数的输入和输出的例子:
输出如下: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一系列的输入和计算出的输出,得到函数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下面的示例生成一系列从 -10到10的整数 , 并计算每个输入的校正线性激活,然后绘制结果 。
运行这个例子会创建一个图,显示所有负值和零输入都突变为0.0,而正输出则返回原样:
ReLU函数的导数是斜率 。负值的斜率为0.0,正值的斜率为1.0 。
传统上,神经网络领域已经不能是任何不完全可微的激活函数,而ReLU是一个分段函数 。从技术上讲 , 当输入为0.0时,我们不能计算ReLU的导数 , 但是,我们可以假设它为0 。
tanh 和 sigmoid 激活函数需要使用指数计算,而ReLU只需要max(),因此他 计算上更简单,计算成本也更低。
ReLU的一个重要好处是,它能够输出一个真正的零值。这与 tanh 和 sigmoid 激活函数不同,后者学习近似于零输出 , 例如一个非常接近于零的值,但不是真正的零值 。这意味着负输入可以输出真零值,允许神经网络中的隐层激活包含一个或多个真零值 。这就是所谓的稀疏表示,是一个理想的性质 , 在表示学习,因为它可以加速学习和简化模型 。
ReLU看起来更像一个线性函数,一般来说,当神经网络的行为是线性或接近线性时 , 它更容易优化。
这个特性的关键在于,使用这个激活函数进行训练的网络几乎完全避免了梯度消失的问题,因为梯度仍然与节点激活成正比 。
ReLU的出现使得利用硬件的提升和使用反向传播成功训练具有非线性激活函数的深层多层网络成为可能。
很长一段时间,默认的激活方式是Sigmoid激活函数 。后来,Tanh成了激活函数 。对于现代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默认的激活函数是ReLU激活函数。
ReLU 可以用于大多数类型的神经网络,它通常作为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激活函数 , 并且也得到了许多论文的证实 。传统上,LSTMs 使用 tanh 激活函数来激活cell状态,使用 Sigmoid激活函数作为node输出 。而ReLU通常不适合RNN类型网络的使用 。
偏置是节点上具有固定值的输入,这种偏置会影响激活函数的偏移 , 传统的做法是将偏置输入值设置为1.0 。当在网络中使用 ReLU 时,可以将偏差设置为一个小值,例如0.1。
在训练神经网络之前,网络的权值必须初始化为小的随机值 。当在网络中使用 ReLU 并将权重初始化为以零为中心的小型随机值时,默认情况下,网络中一半的单元将输出零值 。有许多启发式方法来初始化神经网络的权值,但是没有最佳权值初始化方案 。何恺明的文章指出Xavier 初始化和其他方案不适合于 ReLU,对 Xavier 初始化进行一个小的修改,使其适合于 ReLU,提出He Weight Initialization , 这个方法更适用于ReLU。
在使用神经网络之前对输入数据进行缩放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这可能涉及标准化变量,使其具有零均值和单位方差 , 或者将每个值归一化为0到1 。如果不对许多问题进行数据缩放,神经网络的权重可能会增大 , 从而使网络不稳定并增加泛化误差 。无论是否在网络中使用 ReLU,这种缩放输入的良好实践都适用 。
ReLU 的输出在正域上是无界的 。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输出可以继续增长 。因此,使用某种形式的权重正则化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 比如 l1或 l2向量范数 。这对于提高模型的稀疏表示(例如使用 l 1正则化)和降低泛化误差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
python2.7中的一个代码在python3.5中运行不了,要如何改zip(input_vec, self.weights)假设这里出来的数据结构是 [(1, 4), (2, 5), (3, 6)]
那么lambda (x, w): x * w 在2.7版本就直接接收 元祖(1, 4)这样子的数据类型当做一个参数,
(x,w)=依次=(1, 4), (2, 5), (3, 6),
但是这个写法在3.5的时候,狗日的不认识map(lambda (x, w) 。。。x[0] * x[1]
替代方式我没去研究 在3.5的时候 我是直接把 x=(1, 4) 。。用的时候x[0] * x[1]
(reduce(lambda a, b: ab,
map(lambda x: x[0] * x[1],
zip(input_vec, weights))
, 0.0))
【python激励函数 激励函数是什么】python激励函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 更多关于激励函数是什么、python激励函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推荐阅读
- 永康公安直播平台,永康公安电话号码
- 关于mysql中怎么创建新用户名和密码是什么的信息
- 闯关格斗角色扮演游戏,好玩的闯关格斗游戏
- 台式机虚拟机装黑苹果,黑苹果装虚拟机运行windows
- python函数返回多值 python函数返回值类型
- redis多线程网络模型揭秘,redis多线程安全问题
- ppt转word软件,PPT转Word软件
- C语言打印函数的调用顺序 c语言打印指令
- erp通信行业管理系统,erp信息化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