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税收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
当前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风险管理理念亟待更新 。税收风险管理理念作为一种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 , 引入我国税收管理实践的时间并不长 , 税务人员对税收风险管理理念的学习和理解还有一个过程 。税收管理还停留在原有的思维模式上 , 风险管理还没有广泛应用到税收征管中 , 纳税人与纳税义务人法律地位平等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 。纳税人忽视税法遵从和风险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 。税收征管程序需要规范 。现行的税收征管程序是建立在原有的“34字征管模式”基础上的 , 在新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体制下已经显得陈旧和不完善 。税源管理缺位问题明显 , 重点税源管理程序不细化 , 中小税源管理程序过于复杂 。纳税评估法律地位不明确 , 纳税评估质量不高 , 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不到位 , 税收征管稽查协调不到位 , 制约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税源分类管理有待完善 。《税收管理员制度》明确规定了户管与管事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但在实际征管工作中 , 税务管理人员仍习惯于属地划分、定户管理的方法 , 税源管理责任划分不够科学 。对所有纳税人均衡安排征管力量 , 导致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等高风险领域管理力量不足 。征管力量比例较低 , 一些复杂的涉税事项管理水平较低 。信息税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化税收管理为税源管理提供支持 。“全面、及时、准确”的六字数据采集要求无法落实 , 现有数据质量水平不高;政府等第三方配合不够 , 第三方信息共享平台未建立 , 内外部涉税信息比较困难;数据分析的指标很多 , 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分析模型 , 缺乏统一的数据分析应用平台 。传统的分析方法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税收管理的新形势 。税源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加强 。由于税源管理的运行机制还处于探索过程中 , 相关法律法规对互动机制的完善还不够 。对内 , 目前税源互动机制不够顺畅 , 衔接不紧密 , 影响了其应有的有效性 。对外 , 税务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交流 , 部分部门对税收救助和保护不够重视 , 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不愿提供涉税信息 , 增加了税源监控的难度 。
文章插图
二、我国税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一、税收政策环境存在的问题1 。税收负担缺乏公平性 。税负公平是各个时期各国制定税收政策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之一 , 包括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和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形成的 。虽然当时的税负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 但矛盾并不十分突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 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 , 我国现行税收政策未能适应这一要求并做出相应调整 , 不公平的矛盾日益突出 。生产型增值税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企业税负不同 。由于生产型增值税不抵扣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进项税 , 资本有机构成越高 , 企业税负越重 , 严重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内外两套所得税制并存 , 使内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 阻碍了民族产业的发展 。个人所得税的分类征税模式和不合理的费用扣除制度难以发挥税收收入分配的作用 , 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 分配不公的矛盾突出 。多层次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仅杂乱无章 , 而且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税收政策缺乏相对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税收政策制定过程中 。由于对经济形势估计不足 , 缺乏深入的调查和论证 , 往往是刚刚出台的政策 。不仅纳税人 , 税务机关都还没看到官方的红头文件 , 政策又重新调整 , 让人措手不及 , 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 , 头痛医头 , 脚痛医脚的现象更为突出 。二 。税收管理环境中的问题 。税收征管手段落后 , 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税收征管水平 , 而税收征管水平又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 。信息技术有助于加强税务机关和护税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 形成税收管理合力 , 实现对税源的严格监控和管理 。目前 , 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 。一是税收信息化水平低 , 税收征管信息化含量不高 ,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税收管理的比例低;二是税收信息网络化水平低 , 税务与银行、工商、国土等部门普遍不联网 , 税收信息渠道单一 , 信息系统开放性差 。2.不完善的社会化税收监控体系严密的税收监控体系是保证税收制度实现的关键 。虽然我国也非常重视社会税收合作和税收保护的网络建设 , 但从立法角度很少明确规定各种税收合作和税收保护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 因此很多部门和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 往往不愿意承担税收合作和税收保护义务 。同时 , 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 , 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 , 银行结算相对落后 , 司法保障体系尚未形成 , 难以对个人收入进行监控和约束 。3.税务代理行业发展缓慢 , 代理行为不规范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税务代理是税收管理的必然延伸和有益补充 , 是影响和制约税收管理效率的重要外部环境 。虽然我国税务代理行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 , 但税务代理的市场规模仍然很小
工商税制在立法上还存在法律级次低、法律效率不高的问题 。除《税收征管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立法外 , 其他的均还停留在行政法规层次上 。2.税收计划与税收考核工作制度存在缺陷长期以来 , 我国税收计划的编制不是根据GDP的发展变化来确定的 , 而是采取按上年完成的收入基数加上计划期增长量来确定的 , 因此这种计划指标往往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偏差很大 , 而考核工作又是以税收计划完成情况论功行赏 , 以收入论英雄 , 没有把执行税法和征管质量的情况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标准 , 导致地方政府事实上以计划为依据进行征税活动 。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收入任务 , 弄虚作假 , 虚报浮夸 , 收过头税 , 收入空转 , 严重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 。
三、
结合本单位实际,谈一谈当前全市税务系统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文章插图
四、您认为税收管理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税种功能结构不健全 。从我国现有的税种看 , 筹集财政收人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 , 能够体现出调控功能的税种主要包括消费税、土地增值税等 , 但现行税种中缺少对社会能够体现稳定作用的税种 , 如具有特殊的稳定社会性质的社会保障税尚未开征 。“双主体”模式没有真正建立 , 主体税种结构失衡 。现行税制结构中 , 流转税比重偏高 , 所得税比重过小 。主体税种结构失衡 , 既不利于主体税种的互相配合 , 更不利于发挥所得税的调控作用 。就流转税本身结构而言 , 消费税比重过小 , 增值税比重过大 。我国消费税征税范围较窄 , 且征收环节单一 , 不但调节消费的功能较弱.而且组织收人也明显不足 。另外 , 地方税制结构也存在诸多问题 , 地方税种严重老化 , 农业税、屠宰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等多是五十年代出台 。
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 税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 在税务管理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没有什么好的管理软件 。好的财务软件有不少 , 不过说到好用的还是推荐用友集团的 , 毕竟是品牌企业 , 用友集团下有一个好会计 , 至于在税务管理上的注意 , 就是要别违反法律 , 合规合法最重要 。
六、税务机关在对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方面问题这问题有点大 , 建议看下下面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从属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 , 因此其制度设计原则与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思路基本一致 , 遵循五大原则 。全面、合法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理 , 首先要基于法律文件、行业内的准则规范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 确保其合法性 。若企业的制度设计违背了法律规定 , 那么内部控制的运行将会失效 , 从而造成企业的不良发展 , 使其陷入困境 。其次 , 税务风险管理需要贯穿于企业的各个层次和过程当中 。从层次方面来看 , 企业中的每一员工都需要受到内部控制的制约 , 无论是领导层还是基层员工都必须遵守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从过程方面来说 , 企业应当对其管理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加以控制 , 包括计划、决定、执行、监督和反馈等 , 保证控制过程的有效性 , 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制衡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在业务流程、权限分配、机构设置和治理结构等方面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关系 , 同时企业还需要兼顾运营效率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监督检查部门持续保持良好的独立性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中税务风险管理监督检查公平和公正的前提 。企业中各个层级的职员都不得拥有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特殊权利 。制衡原则具体包括授权和牵制原则 。牵制原则是指在设计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时 , 任一事项的完成都必须由相互制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来完成 。授权原则要求企业在基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上 , 结合企业的具体操作规章手续 , 根据岗位的不同需求 , 赋予每个职工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 。协调配合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理 , 需要运用协调配合原则 。为了避免扯皮和脱节现象的发生 , 税务风险控制活动必须与企业各部门密切配合 , 通过各方面协调同步的工作 , 从而降低企业内耗 , 确保企业运行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为了使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工作顺利运行 , 其基础是协调配合原则 。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流畅性为协调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 , 倘若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与相关人员之间沟通不顺畅 , 那么控制活动即使设计了再清晰的目标和措施也无济于事——因为信息不畅会直接影响责任人不能与相关部门沟通达成一致 , 从而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 。因此 , 在保证信息交流与沟通流畅的前提下 , 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要协调一致 , 以保证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企业在实行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 , 要争取低成本高收益的控制效果 。企业为了保证在经营过程中收益大于其成本 , 体现税务风险管理的价值 , 应在税务风险内部控制过程中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若企业实施税务风险控制活动的花费大于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 那么该控制活动是不经济的 。企业成本应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 , 并且只有在风险控制方案耗费的成本低于其能获得的收入时 , 该风险控制方案才是合理、可行性的 。重点监控原则 。对企业发挥作用大、影响范围广的关键点进行控制 , 即为企业的重点监控原则 。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时应对其投入大量精力 , 影响范围广的重要点进行把握 , 对影响程度有限的一般控制点无须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去控制 。通过分析企业涉税过程中的关键税种 , 对其进行识别和评估 , 从而发现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税务风险 , 通过及时采取应对控制措施 , 对其进行重点监控 。
【税务风险管理内容 税务管理中有哪些问题,税务所存在的问题】
推荐阅读
- 以下关于商标的法律特征错误的是 商标的特征是什么意思,商标的法律特征错误
- 商标的三个特征 商标的特征是什么样的,域名商标的特征是什么
- 以下关于商标的法律特征错误的是 商标的特征是什么,商标的法律特征错误
- 11类商标 商标的类别指的是什么,商标的定义
- 商标查询国际 商标查询国际分类是什么意思,商标国际分类什么意思
- 商标补证申请 商标补正什么意思,商标局的补正范本
- 企业自己注册商标 企业为什么会注册商标,企业注册商标
- 注册饭店商标是多少类的 连锁需要注册什么商标,连锁店铺一定要商标吗
- 申请注册商标的条件 类为什么需要注册商标,注册商标类别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