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露营大火后,年轻人盯上摩托车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新熵 , 作者 | 樱木 , 编辑 | 月见抖音2000万粉丝的摩托车博主痞幼 , 终于等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紫色渐变珍珠闪宝马摩托车 , 在这条拥有113万点赞的视频中 , 痞幼兴奋地说:“ 每次见到它 , 还是如第一次般心动 。”
姜思达在访谈节目中 , 也曾调侃男生用摩托车吸引女孩的招数 。
“只要骑过一次机车 , 甭管自己有没有京A牌照 , 一定要发自己骑机车穿皮夹克英姿飒爽的照片 。在约会软件上 , 机车更是严重地过剩和饱和 , 我在北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机车 , 但是在约会软件上一次性见完了 。”
如果说露营的火爆是高调的 , 那摩托车就是悄咪咪的 , 肖路发现今年不知什么时候起 , 身边晒摩托车的朋友突然多了起来 , 朋友圈里不怎么爱运动的女生朋友 , 竟然也晒起了与朋友的周末公路摩托之行 。
从行业数据上来看 , 摩托车销量上升的趋势也是不争的事实 , 根据华泰研究院报告显示 , 3月全行业二轮摩托车产销为141.35万辆和138.39 万辆 , 产销量环比增长55.83%和 48.10% 。其中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增长趋势明显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 , 小红书上关于摩托车的笔记已超过30w+ , 领先于除了露营(笔记数量达105w+)之外的飞盘(笔记数4w+)、越野(22w+)、钓鱼(28w+)等媒体印象中大火的新消费方向 。
摩托车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新消费”品类 , 在我国城市“禁摩”的大背景之下 , 摩托车到底是为何呈现出复兴之势?在现今的消费语境之下 , 除去交通功能 , 摩托车到底还有哪些的特质 , 吸引着年轻人的注意力?在未来 , 摩托车是否会成为如露营一样的大众流行的消费品?
01 “迎难而上”的摩托复兴当张兴开始决心入手摩托车时 , 折腾二字似乎就从未离开他 。
“首先是考证的问题 , 由于本地禁摩的政策还没改变 , 所以最快的方式是去周边三线城市考证 , 收费1600块包过 , 但是想到可能要坐火车去其他城市考试 , 以及消耗多个工作日的时间 , 就有点想打退堂鼓 。”
但是 , 问题还不仅如此 , 买车之后的上牌照也是另一个难关 。依旧是相同的问题 , 想要快速拿到车牌 , 也是需要异地操作帮忙 。“我们这边代理费用是1700元 , 我们这边会出车集中拉到外地上牌 , 快的话需要几天的时间 。”一位本地摩托销售熟练地说道 。
除了较为复杂的购买、考试、上牌流程 。上路之后 , 对于摩友来说 , 真正的“速度与激情”在大多数时候也无法被满足 , 小心翼翼得驾驶 , 以及每次必穿的繁重装备对于每个新手来说都是考验 。
“骑上摩托车之后 , 基本就告别了主干道 , 上班要不早点出发 , 要不绕远路、要不走小路 。虽然现在交警管得没有那么严了 , 但是 , 抓到就是100罚款 , 这还是带着护具头盔的情况下 。现在这天气还好 , 但是到了夏天发动机贴着身子 , 真的热的不行 。”一位骑摩托通勤的摩友略带无奈地形容道 。
韩寒在电影《四海》采访中曾说 , “摩托有离合 , 人生多悲欢 。”似乎是对当下摩托车消费的一种微妙总结 。
但尽管门槛不小 , 人们对于摩托的热情 , 却丝毫没有被劝退 。
工作日的上午 , 「新熵」来到本地某摩托车交易市场 , 来看车、咨询、以及试驾的人群络绎不绝 。仅是登记试驾 , 已然需要排队 。在店员的介绍中 , 这样的现象随着气温回暖已经成常态 。
“放开售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 就是一个积极地信号 。”一位店员认真地说道 , “像现在 , 比如电影《罗马假日》奥黛丽·赫本同款的Vespa , 已经在本地已经开了旗舰店 , 现在如果你想买仿赛级 , 以及各种平行进口 , 二手车等 , 咱们这都能给你找来 。”该店员继续神秘地说道 。
随着车型的不断丰富 , 摩托车的选择空间变大 , 这也就意味着 , 不同人群在这个消费品类上都可以找到自身的定位 。
“最明显的特点是 , 现在女生来地多了 , 踏板车不需要离合 , 操作起来和电动车没什么区别 , 现在非常受女生欢迎 。”
另一边 , 价格的下降 , 也使得摩托车市场的入门门槛变得非常低 。细看摩托市场万元之下的平价车型 , 现在已经发展出了全品类的车型 , 用销售店员的话来说就是现在摩托就是一个贵一点的手机 。
同时政策的助推之下 , 更是将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咱们国家的摩托行业现状 , 是进口小排量车贵 , 因为国内传统摩托车厂主要生产小排量车 , 为了保护国内摩托车产业 , 所以小排量摩托整车进口税率比大排量高 。这一点与汽车是相反的 。”一位资深摩托行业研究者向「新熵」解释道 。
回顾摩托车发展历史 , 每一次的行业的爆发期 , 除了用户需求之外 , 技术的迭代升级带来的产品丰富 , 以及成本不断降低也扮演了重要作用 。
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 嘉陵、建设、晋城等兵器、航空、军工企业 , 开始充分发挥军工技术优势 , 发展摩托车产品 。其中 , 1980年代 , 晋城从日本引进铃木AX100 , 并进行本土化和创新开发 ,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X100系列成为当时的一代神车;济南轻骑全面引进铃木K系列技术装备 , 推出中国第一辆脚踏摩托车──TB50木兰 , 孕育了巨大的踏板车市场 。到1993年我国摩托车生产量超过日本 , 2002年我国摩托车生产量已达1300万 , 已经具有不俗的国际竞争力 。
于此同时 , 关于摩托车政策的放松 , 似乎也到达了临界点 。2019年 , 西安作为全国首个没有继续实行禁摩令的城市 , 让无数摩托车爱好者看到了一丝希望 。根据资料显示 , 只用了一年 , 西安的上牌摩托车就超过了10万辆 , 也显示出了人们对于摩托巨大的热情 。此时此刻 , 踏入任何一家摩托车门店 , 销售口中的不会严查 , 政策逐步放松等言论已经成了某种“默契” 。
而从消费者的角度 , 摩托的吸引力还不止如此 。
02 是大玩具 , 还是混圈层社交?摩托车的魅力到底在哪儿?
摩托老炮张师傅一句“现在年轻人流行骑帅不骑快”把年轻人的消费心态归纳得非常精准 。
“买车只是第一步 , 相关的装备多了去了 , 就看你怎么玩了 。”本地摩托店店员对「新熵」说道 , 除了必备的头盔、护具 , 像男士的皮衣 , 工装裤 , 女士的机车靴等等也是不可少的 。
打开淘宝搜索摩托车头盔 , 就能发现诸如冬盔、全盔、半盔、越野盔、揭面盔、复古盔、拉力盔等十几个品类 。随便打开几家店铺 , 单款头盔月销超过1000+的数目 , 在电商平台上是平均水平 。
同时 , 摩托相关的方巾、手套、护镜、头套等延伸品类无论是在产品丰富度上、还是在产品精细化上都非常可观 。而如果搜索机车皮衣等摩托相关服饰类项目 , 得到的结果则是一个数目更加庞杂的品类 。
一套基于摩托车的潮流穿搭审美体系 , 已经在诸多种草、电商平台引领着风尚 。
“摩托车这个东西 , 底层是带着叛逆的基因 , 与年轻人的性格非常相符 , 这也是能快速发展的一个因素 。从2018、2019年开始 , 中国市场的年轻消费者们 , 已经开始把摩托车当成一种潮流玩具来消费 。平时不能开 , 大家就周末开 。城里不能开 , 大家就去郊区旅行开 。休闲、拍照、打卡摩托车消费很重要的附加属性 。”摩托车行业观察者李月表示 。
国内最早抓住这股风潮的摩托车公司是一个浙江公司 , 品牌名叫「春风」 , 最早是沙滩越野车起家 , 专用名称叫「全地形车ATV」 。
它发现了摩托车潮玩化的趋势之后 , 在别的中国厂商还忙着做代工出口的时候 , 就已经在国内推出了自有品牌 , 讲求设计感的摩托车型 , 赢得了不少年轻用户的青睐 。
抛开颜值因素 , 另一个吸引年轻人加入摩托车行业的原因就是摩托车强大的社交属性 。在和多个资深摩托车爱好者对谈之后 , 「新熵」发现 , 摩托车的社交属性几乎覆盖了整个消费环节 。
“从买车开始 , 社交活动就已经开始了 , 不同的品牌都建立了自己的专属社群 。即使是小众品牌 , 也会快速通过论坛来找到自己的同类 。当然这其中包含着不小的鄙视链 , 比如说“尊贵的宝马车主”肯定是不会跟开国产车的一起玩 , 宝马有专属的社群 , 无论是组织炸街 , 还是跑山 , 都是只跟小圈子一起玩的 。”一位摩托车发烧友说道 。
在「新熵」的调研过程之中 , 多个摩托车品牌商家均表示 , 会定期组织摩友聚会 。“我们车主很多 , 之前远的还去过三亚 , 您看的这些都是本地周边的 , 这个月底我们还会组织摩托露营活动 。”一位销售热情地介绍道 。
除了圈层活动 , 后期的改装 , 也是摩托社交的另一个重要方式 。与大众理解的机械改装不同 , 现在的摩托改装更趋向于颜值的变化 。一些能提高颜值的配件成了改装的重点 , 比如车贴、反光格子、前车防撞 , 后车储物、摩托黑化、手把镜、轮毂更换等等 。
“你只要一动了改装的念头 , 逛论坛和相同车主讨论交流就不可避免 , 审美一致下交的朋友 , 也比较气味相投 。”汽车发烧友李明说道 。
03 摩托车能否火过露营?颜值、社交、个性表达、成年人的潮玩 , 人们抱着不同的目的开始接触摩托车 , 随着社交等情感附着的增强 , 摩托车也有了新的象征意义 。
男人的硬汉情节 , 台北的文艺机车风 , 美国队长的复古机车质感 , 在社会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们 , 都在为摩托车赋能 。
而对比来看 , 上一个具有如此多属性的新消费产品 , 正是时下大火的露营 。两者像是某种生活方式的不同演绎 , 上演着彼此镜像般的角逐 。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 两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 露营与摩托车骑行都是基于户外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疫情之下行业迎来爆发 , 原因可以归结于人们渴望出行的诉求被遏制 , 转而催生了诸多带有“旅行感”的解决方案 。在露营与摩托车的广告中 , 我们可以频繁的发现诸如“远方”、“野性”“自由”等原本应该出现在旅行类产品中的词汇 。
同时 , 在先期的传播上 , 两者都因为带着极强的社交属性和颜值魅力在网络上引爆话题 , 在社交端 , 摩托车更注重个体 , 而露营更注重家庭 。摩托车的跑山等社群活动 , 与户外露营无论在组织方式上 , 还是身份认同上 , 也都非常相似 。
更有趣的一点在于 , 从行业出发 , 两个产品在国产替代、降本增效方面都走了相同的路径 。国产露营的成本从早些年间动辄数千元起步 , 到今日几百上千元即可完成 。
产品的降价是促进露营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小红书露营话题刚刚开始有热度时 , 人们总愿意把露营与“精致生活”相划上等号 , 但是发展至今 , 精致生活的标签已经逐渐被抛弃 , 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的“亲子”“社交”等标签 。
对比来说 , 摩托车在这个方面做得则更加极致 , 由于国产摩托车长期出口东南亚、南美 , 平价摩托车的研发生产已经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
相对于手机1-2年的产品周期 , 摩托报废年限长达13年 , 如果将千元或者万元的费用均摊下来 , 每年的花费仅在几百或千元上下 。
韩寒曾说“从小喜爱骑行 , 敬畏机器 , 当车轮转动 , 便觉得那一刻拥有片刻翱翔一样的自由 , 越长大越感觉那个片刻太难得 。”一段话已经将摩托车赋予了“人生”“陪伴”等更宏大叙事的意义 。
露营与摩托车作为当下最火的消费类产品 , 无论在声量上还是在生活中 , 都开始扮演着一些角色 。
【投稿|露营大火后,年轻人盯上摩托车】而复盘背后的逻辑 , 本质上两者都是 , 对于眼下生活的一次完美的逃离 。
推荐阅读
- 投稿|菲律宾追逐“韩流”:从外包大国通向创意大国
- 投稿|请别神化「私域」:六大陷阱,招招毙命
- 投稿|大厂云出海,扩容与桎梏
- 投稿|当个人养老金拉开序幕
- 投稿|羊奶粉喂出“牛市”,美庐、飞鹤和君乐宝们喜忧参半
- 投稿|红星美凯龙阵痛:"挥刀"降杠杆、净利率腰斩
- 投稿|直播带货、送外卖、做货运,航空公司靠副业“回血”
- 投稿|再生元VS吉利德:两种模式,殊途同归
- 投稿|复盘“五大风电”2021业绩:总计营收2729.77亿元,谁成最大赢家?
- 投稿|妙可蓝多的2022年Q1财报中,能否发现下一个“奶酪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