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入库税收是指什么 所得税类包括哪些,所得税有哪几种

一、我国四大税种分别是什么
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1.流转税:有七个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资源税、农业税(含农业特产税)、牧业税 。这些税是根据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在生产、流通或服务领域征收的 。2.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这些税是根据纳税人的利润或净收入征收的 。3.房产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市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车船牌照税、车辆购置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船舶吨税、遗产税共10种 。这些税是对纳税人拥有或使用的财产征收的 。4.行为税:共八种: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屠宰税、筵席税、证券交易税、燃油税 。这些税是针对特定行为或特定目的征收的 。资料: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依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凭借公权力,为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以武力获取财政收入而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 。从国家大门、市场、山脉、水面等收集的收入 。也叫‘福’ 。所以“赋”不仅指国家征收的军需物资,还有“税”的意思 。清末,赋税成为各种税种的总称 。农民向地主交纳实物租金,向国家交纳货币税 。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是强制性的,即税收的征收完全取决于国家所拥有的政治权力 。税收征收过程是强制性的,即如果有税收违法行为,国家可以依法处罚 。参考:百度百科-税收

企业入库税收是指什么 所得税类包括哪些,所得税有哪几种

文章插图
二、所得税包括哪些?
三、通常,所得税大致可分为如下哪些不同的类型
你好!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所得税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分类所得税,是指对纳税人不同性质的收入按不同税率征收的所得税 。其特点是不同收入区别对待,明显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易于征收 。但不能按照纳税人的真实承受能力来征税,不能体现税负公平原则 。第二类是综合所得税,是指以各种性质纳税人的收入总和为基础,综合计税的一种所得税 。其特点可以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体现量能课税原则 。但是计算复杂,收集困难 。第三类是分类综合所得税,即纳税人一定数额收入以下的所得,采用分类所得税法征收 。当各项所得之和达到一定标准时,将按照综合方法征收所得税 。合理避税可通过“捷税宝”3354税务筹划专家搜索!免费策划,政府支持一揽子落地!
企业入库税收是指什么 所得税类包括哪些,所得税有哪几种

文章插图
四、个人所得税包括哪些内容
1.个人所得税项目包括:1 。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3.报酬收入;4.版税收入;5.营业收入;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7.财产租赁收入;8.财产转让所得;9.意外收入 。收入的1至4项称为综合收益 。二 。征税方式:1 。全年纳税:营业收入,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2.月征税:非居民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3.按时间计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 。三 。关于提前还款或付款以及年终结算和付款的规定1 。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按月代扣代缴;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按月或者分次预缴,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汇算清缴 。2.营业收入按月或按季预缴,次年3月31日前汇算清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第一次会议第《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号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案根据2007年12月2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案第六次修正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2011年6月30日第七次修正案第五次会议2018年8月31日33600010-336 备注:指数01 。定义02 。收入分类03 。税率04 。应税收入05 。减免税06 。计算和扣除项目07 。慈善捐赠08 。国际信贷09.结算和支付12 。纳税申报流程13 。多部门协作14 。计量单位和手续费1定义中国第1条
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 。(实施条例第二条)√ 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分别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和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实施条例第二条)√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3)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4)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5)从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居民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实施条例第三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六年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其来源于中国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任一年度中有一次离境超过30天的,其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的连续年限重新起算 。(实施条例第四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超过90天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实施条例第五条)2所得类别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实施条例第六条)(二)劳务报酬所得;√ 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实施条例第六条)(三)稿酬所得;√ 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实施条例第六条)(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实施条例第六条)(五)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 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实施条例第六条)(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个人拥有债权、股权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实施条例第六条)(七)财产租赁所得;√ 个人出租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实施条例第六条)(八)财产转让所得;√ 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不动产、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实施条例第六条)(九)偶然所得 。√ 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实施条例第六条)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3税率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 对股票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实施条例第七条)4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1)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2)所得为有价证券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3)所得为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实施条例第八条)5减免税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国债利息,是指个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利息;√ 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是指个人持有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息 。(实施条例第九条)(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实施条例第十条)(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 救济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 。(实施条例第十一条)(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规定免税的所得 。(实施条例第十二条)(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二)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 。国务院可以规定其他减税情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6计算及扣除项目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个税法第六条第三款)√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个税法第六条第三款)√ 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 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实施条例第十三条)(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个税法第六条第二款)√ “每次”的确定: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实施条例第十四条)(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成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损失,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 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 。√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应纳税额 。(实施条例第十五条)(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每次”的确定: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实施条例第十四条)(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财产原值,按照下列方法确定:(1)有价证券,为买入价以及买入时按照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2)建筑物,为建造费或者购进价格以及其他有关费用;(3)土地使用权,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费用以及其他有关费用;(4)机器设备、车船,为购进价格、运输费、安装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纳税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财产原值凭证,或不能按上述方法确定财产原值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财产原值 。√ 合理费用,是指卖出财产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税费 。(实施条例第十六条)(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每次”的确定:(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2)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实施条例第十四条)√ 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应当对每个人取得的收入分别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计算纳税 。(实施条例第十八条)7公益捐赠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是指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计算扣除捐赠额之前的应纳税所得额 。(实施条例第十九条)8国际抵免第七条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可以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抵免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应当分别合并计算应纳税额;√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其他所得,应当分别单独计算应纳税额 。(实施条例第二十条)√ 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指居民个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依照该所得来源国家(地区)的法律应当缴纳并且实际已经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是居民个人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的所得税税额的限额(以下简称抵免限额)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来源于中国境外一个国家(地区)的综合所得抵免限额、经营所得抵免限额以及其他所得抵免限额之和,为来源于该国家(地区)所得的抵免限额 。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外一个国家(地区)实际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低于依照前款规定计算出的来源于该国家(地区)所得的抵免限额的,应当在中国缴纳差额部分的税款;超过来源于该国家(地区)所得的抵免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本纳税年度的应纳税额中抵免,但是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来源于该国家(地区)所得的抵免限额的余额中补扣 。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 居民个人申请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当提供境外税务机关出具的税款所属年度的有关纳税凭证 。(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9独立交易原则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一)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二)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三)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 利息,应当按照税款所属纳税申报期最后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计算,自税款纳税申报期满次日起至补缴税款期限届满之日止按日加收 。纳税人在补缴税款期限届满前补缴税款的,利息加收至补缴税款之日 。(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10纳税义务人第九条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 支付,包括现金支付、汇拨支付、转账支付和以有价证券、实物以及其他形式的支付 。(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 。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 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应税款项时,应当依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预扣或者代扣税款,按时缴库,并专项记载备查 。(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11自行申报&汇算清缴情形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一)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1)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2)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3)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4)纳税人申请退税 。纳税人申请退税,应当提供其在中国境内开设的银行账户,并在汇算清缴地就地办理税款退库 。(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二)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三)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四)取得境外所得;(五)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六)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 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除事项和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 。(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12纳税申报流程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 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选择从一处取得的所得中减除 。√ 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信息,减除专项附加扣除 。(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 纳税人可以委托扣缴义务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办理汇算清缴 。(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第十二条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 。第十三条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6月30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申报纳税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内申报纳税 。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的,应当在注销中国户籍前办理税款清算 。第十四条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1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纳税人提供的信息计算办理扣缴申报,不得擅自更改纳税人提供的信息 。√ 纳税人发现扣缴义务人提供或者扣缴申报的个人信息、所得、扣缴税款等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有权要求扣缴义务人修改 。扣缴义务人拒绝修改的,纳税人应当报告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处理 。√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保存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资料 。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提供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抽查,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提供虚假信息的,应当责令改正并通知扣缴义务人;情节严重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理,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惩戒 。(实施条例第三十条)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 。√ 纳税人申请退税时提供的汇算清缴信息有错误的,税务机关应当告知其更正;纳税人更正的,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办理退税 。√ 扣缴义务人未将扣缴的税款解缴入库的,不影响纳税人按照规定申请退税,税务机关应当凭纳税人提供的有关资料办理退税 。(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13多部门协作第十五条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协助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的身份、金融账户信息 。教育、卫生、医疗保障、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公安、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个人转让不动产的,税务机关应当根据不动产登记等相关信息核验应缴的个人所得税,登记机构办理转移登记时,应当查验与该不动产转让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 。个人转让股权办理变更登记的,市场主体登记机关应当查验与该股权交易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的完税凭证 。有关部门依法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遵守本法的情况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激励或者惩戒 。14计量单位、手续费第十六条各项所得的计算,以人民币为单位 。所得为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的,按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缴纳税款 。√ 所得为人民币以外货币的,按照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扣缴申报的上一月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年度终了后办理汇算清缴的,对已经按月、按季或者按次预缴税款的人民币以外货币所得,不再重新折算;对应当补缴税款的所得部分,按照上一纳税年度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第十七条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2%的手续费 。√ 税务机关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应当填开退还书;扣缴义务人凭退还书,按照国库管理有关规定办理退库手续 。(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第十八条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开征、减征、停征个人所得税及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九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第二十二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五、个人所得税的种类有哪些1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通常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类 。个人所得税,包括对自然人的综合收入、专业收入、权利金收入,以及无住所个人(亦称为非居民个人)取得的上述收入所课征的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制各类有如下三种第一种是“综合所得税制”,其征税所得为个人全年各项所得的总额,减除法定宽免额和扣除之后的净所得,依据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征收 。第二种是“分类所得税制”,其特点是对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个人所得项目,规定不同的税率,采用源泉控制征收方法 。第三种类型是“混合 所得税制”,列举特定的个人所得项目,制定专门的税率和征税办法,以便于源泉扣缴和对不同性质的收入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另一方面,对个人取得的不同来源的所得则要综合计税,体现量能负担原则 。
六、企业所得税包括哪些【企业入库税收是指什么 所得税类包括哪些,所得税有哪几种】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大概包括6类: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法律分析】企业所得税是对中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 。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1]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除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十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二)企业所得税税款;(三)税收滞纳金;(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六)赞助支出;(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七条 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三)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五)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