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舞蹈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方法
1.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舞蹈教学计划,是教学的开端,是由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安排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因此,舞蹈教师应在系统科学的指导下,综合构成舞蹈教学活动的要素,进行整体规划和安排,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智力和体能需求 。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课程的目标任务、要实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预测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可能的教学效果 。课前还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意志、品德、智力、体能、心理等要素 。以及场地班级安排等问题 。总之,舞蹈教师要全面细致地考虑和分析每一个教学要素,使各教学要素在达成相对一致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配合,成为和谐的统一体 。2.在舞蹈课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是培养和提高舞蹈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捷径 。从广义上讲,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课与训练相结合,学以致用 。具体来说,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置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单元,集中精力于同一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的讲解、验证理论的实践和技能的训练融为一体,灵活运用,圆满完成激发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增强身体能力的五阶段教学过程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任何思想、任何问题、任何一种知识都可以用?用单一的形式描述,让任何特殊的学习者都能以认知的形式理解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结构,并将这些结构以最优的顺序排列 。所以我认为“一体化教学”可以更好的应用到舞蹈教学中 。“一体化教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在于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吃透教材,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差异 。因此,舞蹈教师要努力学习教学大纲,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在思维上对本班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形成“一体化教学”方案;另一方面,舞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任何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都只有通过学生的努力才能实现 。从班级组织开始到班级结束,教学过程各部分的安排都要服务于主要教材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并注意教学过程中“兴奋点”的选择和设计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以积极参与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目的 。第三,在舞蹈教学中坚持主体性和外在性的统一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基本方法 。重视学生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 。但凡事都要辩证看待,不能把学生的主体性推入任其自然发展的陷阱 。要注意主观性和外在性的统一 。所谓“外在性”,就是人依赖于环境、老师、学生等人的外在引导和影响 。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感染学生,保持自己与学生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 。在课堂上,总会有一些学生
通过主体与领导者的交流,根据自身的条件,注重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从狭隘走向广阔,促进其主动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第四,借助现代科学对舞蹈教学的影响,更有效地提高舞蹈教师的教学水平 。生物是一个整合各种功能的有序系统,人体也不例外 。舞蹈作为人体的动态表现,构成了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其目的是获取利益,其实质是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控制人体有序状态的发展 。由于人体整体特征的有序性,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极其丰富多彩,从而表现出人体的有序状态,后天的选择空间异常广阔 。根据学生身体的不同特点,舞蹈教学也应该针对不同的项目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从舞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的本质在于将人体的有序状态提升到舞蹈的目标,从而在特定的时间内达到特定的状态 。我认为现代科技渗透到舞蹈教学中的核心是“科学训练” 。“科学训练”是指在教学全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达到训练的量化、科学化标准的有效训练 。一场观念的更新和变革,要求人们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纪律和实效的价值观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层面,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文章插图
如何教舞蹈
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的人 。幼儿园舞蹈教学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一门课程,在提高儿童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发展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爱唱歌,爱跳舞,爱跟着音乐跳舞,但对枯燥的学习不感兴趣,往往缺乏耐心 。因此,作为幼儿园舞蹈教师,要把握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舞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现在这个活动中心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教小班小朋友学习舞蹈 。1.用生动有趣的小技巧激发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可以很专注,有继续学习的欲望 。长期在舞蹈活动中练习会让孩子感到枯燥,尤其是小班的孩子 。一方面,这是他们的天性,好玩和积极,盲目
训练,过分的压抑,会使她们失去兴趣,甚至产生腻烦心理;另一方面她们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 。因此舞蹈活动的内容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感染幼儿,是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 。1、选择幼儿易感受的音乐作为素材,引起幼儿共鸣 音乐能激发人美好的情感,陶冶人的性情,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同样它也是舞蹈活动的关键,活泼、生动的音乐常常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带动他们抒发美好的情感 。在舞蹈活动中,播放一些节奏鲜明,幼儿颇为熟悉的童谣、歌曲,感染幼儿随着音乐摆动,让她们把对音乐的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 。如在听到《摇篮曲》时,她们会像妈妈一样随着音乐节奏,哄宝宝睡觉;听到欢快的乐声时,会哈哈大笑;听到忧伤的乐声时,会紧锁眉头;动作、表情都会随着乐声而变化 。这样的活动让她们觉得学舞蹈是快乐的 。2、用形象的动作来让幼儿模仿、激发学习愿望 小班幼儿好模仿,常常通过模仿来积累经验 。因此在舞蹈活动中,我一方面选择能引起幼儿共鸣的音乐作为舞蹈素材;另一方面根据音乐内容设计形象的动作让幼儿模仿,让她们在模仿中学习 。如我为歌曲《小鸭子》设计了小鸭子走路的动作,让幼儿模仿学习小鸭走路一摇一摆的样子,当幼儿有兴趣的演着小鸭时,我又问:“小鸭子还会干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呀?”这时有的幼儿就做出了小鸭叫的动作,小鸭游泳的动作,虽然很稚嫩,但却是她们学习思考的结果 。就这样,孩子们在已获得的模仿经验中深入学到更多的本领,无形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愿望 。3、抓住契机,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 小班幼儿天真、活泼,容易将情感外露,她们在不经意间会边唱边跳,而这时教师适当介入、抓住契机,合理引导,会让她们的兴趣得到延伸 。如,在晨间活动时,幼儿园常常播放音乐,这时我就看到有的幼儿随着音乐舞蹈,我就走过去说:“你真棒,跳得真好,如果将我们学到的动作加进去就更美了 。”说着幼儿便跟着老师认真的学起来了 。可见,只要我们抓住教育契机,合理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源泉 。二、创设学习氛围,提高表现技能,增强表现意识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各方面的能力较弱,对舞蹈内容的理解常常是感性化的,往往缺乏表现力 。因此,创设一个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学习氛围,使幼儿直观、形象的理解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从而提高表现技能,增强表现意识是很重要的 。1、创设学习氛围,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表现力,这就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感性经验,而外界环境的刺激能帮助我们积累经验 。于是在生活中,我注意利用环境因素,创设学习的氛围,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如:让他们在欣赏成品舞蹈的过程中感受 舞蹈的魅力;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高兴、悲伤等不同情感,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经验 。外界环境的刺激,对他们产生很大影响,为更好的学习舞蹈奠定了基础 。2、从幼儿经验出发创编舞蹈,帮助幼儿形象的理解舞蹈内容,增强表现力 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缺乏理性的认识,无法抽象的理解音乐舞蹈所表现的内容,因而很难形象的表现出来 。面对这一问题,我在舞蹈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创编舞蹈,使幼儿易于理解 。如在舞蹈《韭菜炒大葱》中:我让幼儿当小厨师,一会儿切菜、一会儿炒菜、一会儿闻闻香不香;在舞蹈《小狗乖乖》的学习中,我让幼儿表演小狗叫,小狗啃骨头、小狗在地上打滚等等 。让学习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学得十分轻松自在,动作也比较灵活,表演得生动、形象,表现力也逐步增强 。3、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轻松掌握基本技能 小班幼儿在学习舞蹈基本技能时缺乏耐心,教师一味的追求练习效果,会使她们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但是她们喜欢律动、好模仿、爱游戏 。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我将游戏情境贯穿在舞蹈活动之中,如在站姿训练中,我把幼儿当成一棵大树,幼儿在教师语言的启示下,身体有了向上挺直的感觉,接着我又说:“老师是小鸟,找直直的大树做朋友”,这样,她们的练习在情境中有了持续性 。在舞蹈的柔韧练习中,幼儿常常有畏难情绪,怕吃苦,不能坚持练习,我便将练习变换成游戏的形式,如压跨练习中,我让幼儿当小鸡、小鸟,当幼儿害怕困难时,我便说:“小鸡吃不到米了,肚子饿了,”“看谁吃得饱,谁飞得高”等等,利用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克服困难,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练习中掌握基本技能 。三、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注重个性发展,促进幼儿不同层次的提高 生活中,孩子们常常爱表现,经常听到她们对我说:“老师我学了一个新动作”“老师我跳得好”,她们信任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和表扬 。作为舞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她们,抹杀她们爱美、好表现的天性,相反应当积极的鼓励她们,促进幼儿不同层次的提高 。1、善于观察和发现,深入了解幼儿 舞蹈活动中,善于观察、发现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幼儿,挖掘她们想象的空间 。如在舞蹈活动《春天在哪里》中,我要求幼儿自己摆一个造型,发现许多幼儿都喜欢做小花,但有一位幼儿却和大家不同,我便说:“是不是在闻花香呀?”幼儿点点头,我便夸她爱动脑,在我的鼓励下,幼儿的思维活跃了,想出了新的内容,做出了许多新造型 。2、学会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舞蹈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舞蹈家,而是培养她们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陶冶性情、促进全面发展 。因而舞蹈活动时,教师对幼儿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如一幼儿在学过小碎步后,到我跟前表演“老师你看,这是小鸟飞,我做的像吗?”,她动作不如成人优美,娴熟,也没有丰富的表现力,但是她把学到的东西进行运用,是用心在跳,用心在表现,这就是美 。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练习地更加认真,同时还能感染别的幼儿 。理解幼儿,用幼儿的眼光来欣赏能让我们走近幼儿的世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促进她们更好的发展 。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幼儿不同层次的提高 每一位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舞蹈活动中,有的幼儿乐感好,善于表现;有的幼儿节奏感稍差,胆小、羞于表现;有的幼儿身体素质好,柔韧性好;有的却恰恰相反 。面对这些情况,作为舞蹈教师应当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幼儿,注重因材施教,如在基本功的练习中,不同能力的幼儿,我对他们的要求也不相同,柔韧性好的就要求她们到位,相反只要求他们做起来,认真有意识就行 。并常常让她们进行纵向比较,避免进行横向比较,让她们发现自己的进步,促进她们不同层次的提高 。总而言之,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是人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人们在唱唱跳跳中可以欣赏美、感受美、抒发美好的情感 。在小班的幼儿的内心世界里快乐是最为重要的,而她们对舞蹈的认识是肤浅的 。作为幼儿园的舞蹈教师,我们应当让舞蹈活动在孩子们的眼里成为一种游戏,使她们能有兴趣的、愉快的学习,引导他们感受美、欣赏美、抒发情感 。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几种实用的舞蹈教学法(一)单一动作教学1、完整教学法
把整个动作或成套动作从头至尾不分部分或段落完整的教授,叫完整教学法 。它广泛运用于那些相对简单、易学的动作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简单的动作才使用完整法教学,只要在动作技术与学生的水平相适应的时候,都可采用完整法进行教学 。因此,事先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这些基础包括已学过的单个动作或联合动作,掌握新动作所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条件等 。例如学习藏族舞蹈
玄子里的长靠动作
,学生首先要掌握下肢的屈伸韵律和手臂的动作,这些都是实施完整教学法的基础 。2、分解教学法
按动作各时期的界限,把个完整的动作沿横向拆开,分解为在时间上、部位上和方向上互相衔接的若干部分,然后结合起来掌握完整动作,这就是分解教学法 。分解法主要用于较复杂的动作,其中包括联合动作 。这些动作一般协调性要求较高,参与动作的部位较多,动作方向较为复杂 。舞蹈中大部分动作是可以分拆开来控制的,这就为使用分解法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1)、按照动作部位运用分解法,一般先学下肢动作,然后学习上肢动作,最后上下肢配合成完整动作 。如维族舞蹈中的三步一抬
,教师就应该先教受脚下的动作,等学生完全学会了脚下的步伐,再学习手臂的动作 。当脚底下动作掌握牢固的时候,配上手臂动作就比较容易了 。(2)、按照动作时间进行分解教学就是进行动作速度的分解,一拍完成的动作用两拍来完成,而且在动作的每一个过程,都可停住,并进行讲解或纠正 。如藏族舞蹈中的第一基本步
,正常的速度是一拍完成一面,在分解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更加仔细的了解动作运行的线路,教师就可以一拍一步,用四拍来完成 。等基本掌握后,再校正确的速度 。(3)、按动作方向进行分解教学,适用于那些协调性较高动作的教学 。这些动作主要表现在动作方向的不对称性,分解教学时.先学一个方向的动作,再学习另一个方向自动作,然后将两个方向动作同步完成 。如胶州秧歌中的八字绕扇
,先学习一个手由前向后的环绕动作,再学另一个手由后向前的环绕动作,最后两手同时完成不同方向的环绕形成最终的完整动作 。
(二)组合动作教学
学习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时,不可能把所有的动作一口气教完,因此,必须运用分段教学的教学法 。一般具有一下几种方法:1、逐渐分散法,就是每学习一段后及时附加到前面一部分内容
文章插图
舞蹈怎么教课?给孩子上舞蹈课,主要从舞蹈基础基本功形体训练开始教,可以通过下列几种方法教学:1、语言讲解法:通过语言讲解解释动作步骤要领,讲解时语言要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吸引幼儿孩子注意力 。2、行动示范法:通过老师的行动示范,正确的动作配合丰富的表情和生动的语言讲解,来表演舞蹈作品,给幼儿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 。舞蹈课一节时长宜为30分钟,不宜过长 。扩展资料:舞蹈基本功的练习:1、压腿:这是基本功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 。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胯关节要外开 。刚开始压可能难度有点高,但尽量每条腿都压到,并在感觉疼痛时多控制一会 。2、踢腿:压腿虽然很痛苦,但达不到什么显著的效果,最重要的还是踢腿 。踢腿时要保持身体直立,脚背绷直,用脚背的力量带动踢腿,刚开始踢不好不要着急,重点是动作要标准,前,旁,后都需要踢到 。3、压肩: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两腿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 。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4、甩腰:腰部的柔软度是舞蹈具有美感的基础,首先左手扶把然后吐气腰部自然放松向下,做完十个之后再换右手扶把 。练完要之后一定要回腰,就是蹲在地上然后双手抱腿 。
舞蹈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舞蹈教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舞蹈教育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舞蹈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想象力,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的鉴赏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舞蹈是以人的肢体为表现工具,通过对身体素质、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乐感、节奏感、表现力的训练,最大限度的解放身体,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创造美好形象 。通过舞蹈训练,可改变人体的自然形态,为舞蹈艺术需要的表现力打下物质的基础 。舞蹈教学不仅仅是以完成教学大纲的规定为任务,培养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舞蹈基本功和舞蹈表演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舞蹈教学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如何进行有效的舞蹈教学,运用有限的教学时数,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又在教学中使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创编能力、教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是舞蹈教学的关键 。一、培养学生的舞蹈理解力 舞蹈是人的形体艺术,是用身体动律、韵律来反应现实生活,表现人的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 。理解舞蹈的内涵是跳好舞蹈的关键,学生只有充分了解舞蹈的内涵,才能具有表现作品情感的思想基础 。例如,在讲解《挂帅》这一古典舞作品时,舞蹈老师首先可给学生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即杨门女将的故事,北宋时期,西夏进犯中原,杨家将之一杨宗保为寻退兵良策,深夜入葫芦谷找寻栈道,不幸中箭身亡 。穆桂英惊闻噩耗,十分悲痛,泣不成声,但左思右想之后,还是以国家大事为重,便强忍悲痛,应急挂帅,率众出征 。充分讲解故事的同时,舞蹈老师应结合该作品的内容,再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斗争,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穆桂英在国难当头所具有的责无旁贷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 。每一个舞蹈作品都具有不同的情感表现方式,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并领会了作品的内涵,才能把握好这些情感表现,这是学好舞蹈的前提 。二、教师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的示范能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使学生对舞蹈动作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舞蹈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可先作出示范动作,边示范边讲解舞蹈动作的运动轨迹,动作的发力点和阻力点与点和线的关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教师的舞姿,使学生心领神会,然后让学生模仿体会 。例如,在学习山膀动作时,舞蹈教师先口头叙述手的形状是兰花掌,起点为双手叉腰,路线和方位是右手经过下弧线以3点撩至头上,从体前盖下立圆,再从3点撩起与肩同高,手臂保持弧线亮相 。教师对每个动作细节都进行有效讲解和示范,同时强调气息与动作、音乐旋律的理解,之后学生模仿练习,学生练习时,开始不带音乐,教师数着拍子,指导学生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当学生基本掌握动作时,再配合音乐,直到熟练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动作的形象,从听觉上领悟动作的要领 。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可根据能力形成原理,挖掘舞蹈动作内在的递进关系,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以加强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运用,使其学得快,记得牢 。三、强化学生基础训练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基础训练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将学生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纵观世界级舞蹈大师在音乐处理上的细微变化和几个动作的前后变化,我们可以知道,大师们都具备着扎实的基本功,他们能把几个简单的基本步,通过运用肌肉的拉伸,身体的摆荡,精确的控制,随着音乐随心所欲的调整步幅翩翩起舞 。基础训练可以让学生的身体更加有韧性,塑造身体学生的形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 。学生只有具备了娴熟的基础技能,才能进一步挖掘新的知识并且领会舞蹈的精神实质,基础训练是学生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表演动作,直至能较成功地创编舞蹈、舞蹈律动和游戏作品的基本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 。强化学生对擦地、蹲、划圈、小踢腿、跨掖蹲、腰、控制、压腿、下叉、大踢腿,大踢腿、擦地、蹲或控制、转、腰或翻身、跳、手位或身段、步或圆场步等基本功的练习,注重情感、节奏、构图的讲解,讲究呼吸的控制,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手、眼、腰、腿的表情和动作,去表现美,享受美,传播美 。舞蹈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才能取得进步与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一边练习一边讲解,并做到言简意赅,增加学生实际练习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掌握其方法步骤以及实践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造和展示,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四、因人施教 由于生源参差不齐,导致舞蹈教学对象的基本素质和基础能力有较大差异,每位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领会能力,学习态度,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不同,其学校的效果自然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素质、生理和心理、兴趣程度及个人条件,认清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承认差异,加以区别对待 。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本着遵循共性和个性兼顾的原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个别辅导,实现因人施教 。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舞蹈学习水平,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实行分层舞蹈教学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舞蹈能力弱的学生,可适当降低动作难度,积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对于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可多安排他们参与集体的舞蹈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观众的掌声,受到别人的肯定,树立学生对学习舞蹈的信心,从而培养其在舞蹈中的表现力 。对基本技能较差而具有较强艺术表现力的学生,教师可强化对他们的基本功和耐力的训练,必要时可以布置一些单独的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弥补缺陷 。对于舞蹈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其设定更好的目标,要求他们能将所学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使舞蹈知识和技术得以升华 。根据每个学生出现错误动作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纠正手段,进行个别纠正,并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让每个学生既有练习机会,又有显著的提高 。五、多媒体辅助舞蹈教学 舞蹈的材料和工具是人的身体,是一种自内而外的表现艺术 。它的艺术形象是通过人体有韵律的运动来塑造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凭语言没法清楚地给学生介绍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这些内涵的东西,将多媒体引入到舞蹈教学中,可以使教材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舞蹈的认识、了解,增强直观效果,使学生充分认知生动、具体的舞蹈形象,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并能重复再现反复观看,实现认识的不断飞跃,充分传达教学意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加强培养学生对知识获取与分析、处理能力,真正实现将知识技能内化为素质 。例如:在技术动作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清晰的了解动作对身体各部分的要求,并且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完美的演示,建立视觉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及其教学的质量 。
文章插图
舞蹈教学方法[论文]【clil教学法 如何教舞蹈教学法,舞蹈技巧】
推荐阅读
- 弦子为什么不红 李茂弦子如何认识,李茂和弦子什么时候认识的
- 理发推子会推破头皮吗 生物头皮如何理发,生物头皮能用几年
- 小规模纳税人一键零申报 小规模纳税人报税需要哪些报表,小规模0申报要做账吗
- 长发烫发后怎么处理 长发烫发后如何打理,中长发发型
- 上金牌调解需要多少钱 山西金牌调解夫妻如何化解矛盾,江西卫视金牌调解婆媳矛盾
- 圆脸怎么扎头发显脸小 女士中长头发圆脸如何扎头发好看,圆脸扎什么头发最好看
- 怎么自己制作投影仪 如何制作投影仪上的视频,手机投影仪制作方法视频
- 葫芦丝复颤音教学视频教程 葫芦丝如何吹出腹颤音视频教程,葫芦丝腹颤音的教学视频
- 唱歌时颤音是怎么形成的 唱个时如何唱颤音视频,唱歌时如何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