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应用与服务需求强劲 3G时代WiMAX没有优势?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 。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 。WiMAX与3G都是宽带无线市场的“引航者”,先天优势将决定二者的最终地位
【3G应用与服务需求强劲 3G时代WiMAX没有优势?】运营商们正在评估
大量的运营商目前都在考虑使用WiMAX,但多数表示,虽然他们不排除将WiMAX用于便携/移动无线方案的可能性,但目前他们的主要兴趣还是WiMAX在传输方面(Wi-Fi和蜂窝)和固定无线服务方面的潜力 。
比如,法国电信(Orange)是WiMAX论坛成员之一,该公司目前正在对在3.5GHz上使用该技术为其Wi-Fi服务提供补充和提供无线传输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在这方面,该运营商认为,便携式/移动版本的WiMAX标准对运营商来说,与HSDPA或其他以IP为核心的宽带无线技术相比不够先进,尽管WiMAX的支持者认为它是一种“必备”的技术 。
2005年早些时候的一次演示中,沃达丰将WiMAX的预期性能同现有的TD-CDMA解决方案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仅从性能方面看,“TDD[TD-CDMA]模式技术和WiMAX之间的差异很小 。”
而且未来几年内TD-CDMA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其中包括先进的多用户检测和MIMO,这将进一步提高这种技术的功能,从而扩大与WiMAX的性能差距 。
3G应用和服务需求强劲
十年来,蜂窝行业一直在引进更多的增值应用 。蜂窝用户可以享受到普遍的无缝语音服务,包括国内和国际漫游 。这些用户依赖于他们的移动电话来与家庭或办公室保持即时通信 。随着美国引入E-911紧急呼救服务法,世界其他国家也引入了类似的呼救服务法,移动电话就成了宝贵的安全工具,迷失方向的呼救者可以用来求救 。很难想象WiMAX网络的服务和网络智能化能够达到这种水平 。
移动数据是蜂窝服务中另外一个令人注目的元素,随着高级3G技术的来临,移动数据显得更加惹眼 。在这样的框架内,有一种倾向,就是比较峰值速率和平均数据传输速率来决定哪种技术“更好” 。然而,事实上,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其它性能指标功能之间有一种固有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比如全方位移动性和网络性能指标之间,比如现在大多数用户认为理所当然的固话级的语音服务质量是理所当然的,而一旦他们不满时就会抱怨 。
移动运营商最害怕成为傻瓜宽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一直在用他们的3G网络为企业用户和日常用户提供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内容和应用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引人注目的内容和服务,3G根本就不可能象现在那样成功 。如果没有这些类型的内容和服务,那么便携/移动式WiMAX将有成为一种边缘服务的风险,只能吸引有限的客户 。这些客户已经被3G数据范围所覆盖,在固定用户频繁聚集的地方,Wi-Fi接入点已将3G数据覆盖范围扩大了 。
价格差异并不明显
关于成本,人们已经注意到,部署WiMAX无线接入网络并不比部署Greenfield3G网络的费用少多少,如果将基础设施(基站等)的实际成本考虑在内就更是如此,基础设施成本仅占总资本支出的一部分,基站站址收购和准备成本是和技术本身无关的,一般会远远高于所部署的设备成本 。因为WiMAX采用了全IP式基础设施,所以其核心网络会节省部分成本 。然而,无线接入网络通常占运营商资本支出的60-70%,而核心网络仅占总部署成本的15-20% 。3GPP和3GPP2正在为WCDMA和CDMA2000定义全IP核心网 。从长期来看,这些移动运营商将实现同样的成本节约 。
同样,用户设备(从数据卡,有可能扩展到内置WiMAX技术的笔记本电脑和其它手持设备(如,iPAQ))的价格会高于Wi-Fi-或3G支持的设备的价格,主要是由于数量太少 。高资本支出和CPE成本两项因素的共同影响是WiMAX试图作为又一种便携/移动无线数据服务立足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
如上所述,支持全方位移动性所需要的基站数量远远超出支持固定/游动服务所需要的基站数量 。多数情况下,WiMAX运营商不会是政府指定的老牌的(in-cumbent)移动运营商,他们在为自己的基站寻找和获得位置正确的站点方面就会遇到严峻挑战 。此外,由于部署和维护运营商级“移动”网络的相关固有成本较高,所以这些“非传统”运营商必须拥有充足的金融资源 。
嵌入WiMAX有看头
从设备角度来看,目前,大型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正在评估WiMAX 。然而,除了在2007年中期的产品切入点站有一席之地之外,至少目前这些制造商中还没有人对这项技术做出任何承诺 。应该注意到,尽管一些大型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加入了其他无线标准团体(Wi-Fi联盟、WiMedia、3GPP等),但他们并没有参加WiMAX论坛 。
他们的忧虑之一是基础商业模式和谁将销售这项服务 。尽管这些公司承认移动用户所需要的超过无线热点所能提供的,但这些制造商也指出3G
服务已经普及了 。因此,这些制造商中的一些人将在2005年晚些时候或2006年早些时候公布内置3G技术的首款笔记本电脑,而索尼已经公布了其首款3G笔记本电脑 。
如果对WiMAX的需求增加,这些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将可能会提供WiMAX嵌入式解决方案 。然而,所面临的挑战是笔记本电脑仅能包含这么多的RF解决方案 。事实上,目前生产的所有笔记本电脑中都有Wi-Fi,而其他RF解决方案(包括UWB、蓝牙和802.11x)也已经或将在WiMAX之前嵌入笔记本电脑中 。
为了将WiMAX嵌入笔记本电脑中,该技术需要代替一种已经嵌入的解决方案以释放足够的空间 。3G最可能会成为候选方案,因为WiMAX与这种技术十分相似——两者都有广泛的覆盖范围 。问题就在于,某一特定频率上除对3G的需求外是否对WiMAX有足够的需求(切记,可以有多种选择)而需要单独提供一种产品?答案可能是肯定的,但如果强迫用户在WiMAX和之前就有的3G/Wi-Fi之间做出选择,市场对WiMAX的采用率就会减少,
这将进一步影响已经受到质疑的运营商商业模式 。毕竟,没有运营商,WiMAX是不可能成功的 。
尽管WiMAX在3G世界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WiMAX确实为想提供便携/移动宽带服务的非传统运营商创造了市场机遇,WiMAX技术要取得商业成功取决于这些运营商的推动 。
观察:Wi-Fi世界中的WiMAX
WiMAX经常被比作Wi-Fi,意思是说WiMAX步Wi-Fi的后尘,一夜之间获得巨大成功 。Wi-Fi尽管在所有国家都可以使用同一个频段(2.4GHz),但达到目前的普及率也花费了很多年的时间 。更进一步说,它的成功并不是依靠一种运营商驱动的商业模式,因为大多数的Wi-Fi用户很少付费使用公共Wi-Fi服务 。即使付费使用公共AP的用户,也是首先购买了Wi-Fi在家使用,然后才在办公室使用,最终才过渡到使用按需付费服务 。
WiMAX的支持者声称,长期来看,用户将慢慢由Wi-Fi转向WiMAX无线技术 。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这种由Wi-Fi向WiMAX的迁移是会发生的,但需要的时间比大多数人预计的时间还要长,而大多数人预计在这种技术外场试验取得成功之前这种迁移不会开始 。令事情更加复杂的是,Wi-Fi将继续发展,效率进一步提高,随着802.11n的完成,Wi-Fi将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
在早期发展阶段,商业案例得到证明之前,WiMAX的部署可能非常有限 。CometaNetworks的愿景是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Wi-Fi网络,AP数量达到数万个 。CometaNetworks是一个经典案例,可以说明如果不坚持一个谨慎的推进计划会出现什么问题 。同时,在实现服务无处不在之前,用户是不会很快地接受的 。所谓服务无处不在,就是指不只是在某个地方,而是在地区范围内、全国范围内、甚至在国际范围内达到无处不在 。如果当真实现这种情况(服务无处不在、有吸引力的价格点),那么将WiMAX嵌入笔记本电脑就有意义了 。
(责任编辑: 9PC TEL:010-6847660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