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论文 互联网时代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学生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我们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 , 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体现 , 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 。弘扬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 , 是中国制造的精神源泉 , 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 , 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 。“工匠精神”即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追求完美的质量精神、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 。发扬工匠精神 , 甘于奉献 。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状态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 , 忠于职守”的传统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早在春秋时期 , 孔子就主张人的一生要始终“为执事所敬”、“为物所敬”、“为己所敬” 。“执事尊”就是要认真 , 不能怠慢;“敬事”就是要专心做事 , 绝不懈怠;“以敬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 , 保持恭敬谦卑的态度 。[1]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 。卓越是从业者专注于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 , 精益求精 , 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 。所谓“优秀” , 就是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 还需要做得更好 。“哪怕做一颗螺丝钉 , 也要做到最好” 。就像老子说的“天下大事 , 必作于细” 。凡是基业长青的企业 , 只有精益求精 , 才会成功 。着力弘扬工匠精神 。是耐心、坚持、执着的精神 , 注重内心的坚定 , 注重细节 。这是所有“大国工匠”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 。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来看 , 工匠精神意味着一种坚持 , 即一种持续几十年的坚持和坚韧 。“术业有专攻” 。一旦选定行业 , 就会一心一意扎根 , 在一个细分产品上积累优势 , 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 。在中国 , 早就有“为艺术痴狂者 , 必精于其技”的说法 , 如《庄子》记载的巧手“精于我技解牛” , 《核舟记》记载的巧手人王淑媛 。[1]弘扬工匠精神 , 要创新 。“工匠精神”还包括追求突破和创新的创新内涵 。古往今来 , 热衷于创新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建国初期 , 我国涌现出倪志福、郝建秀等一大批优秀工匠 ,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 ,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 ,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 , 从事高铁科研生产的铁路工人 , 从事UHV、智能电网研究运营的电力工人 , 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 。他们让中国创新再次影响世界 。

弘扬工匠精神论文 互联网时代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学生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文章插图
“工匠精神”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得互延续和发展?
你问对人了 。刚看完企业管理出版社的《互联网+工匠精神》 , 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总的思路是 , 互联网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 要借助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发扬工匠精神 。你说得很好 。
为什么说“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工匠精神”?
当然 , 哪个时代不需要工匠精神?有一本书 , 《互联网+工匠精神》(2016年8月) , 讲了你想问的问题 。当当应该有吧?问问你们公司的培训部 , 他们可能都买 。
弘扬工匠精神论文 互联网时代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学生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文章插图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提工匠精神过时 , 怎么看
自从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以来 , 互联网的泡沫不断增加 , 越来越多的不真实 , 骗人的事件 , 寻求一夜暴光 , 越来越不可思议!工匠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和精神支柱
工匠精神是什么?“匠人”是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 。各路匠人以精湛的技艺创造了无数奇迹 。很多人认为工匠就是机械工人 。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他们代表着奉献、坚定、坚定和卓越的气质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一丝不苟的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是一种具有敬畏和执着的价值观 。工匠精神是骨子里做好事情的信念和决心 , 是一种对初心的坚持 。工匠精神就是把自己的心注入到工作中去 。当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 主客体都融入到工作中 , 就能调动起本能的力量 , 从而产生无限的创造力 。工匠精神是一种沉稳、独立、踏实的工作态度 。工匠精神包含严谨、耐心、专注、奉献、创新等品质 。不要贪多 , 不要好高骛远 , 不要眼花缭乱 , 不要犹豫努力 , 不要怕麻烦 。即使付出了心血 , 也没有收获 , 没有遗憾 , 没有放弃 。凭着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 , 我们努力了 , 磨练了 , 产品和技术不断攀升 , 变得精细化 。工匠精神是一种永不满足 , 追求卓越的思想 。工匠精神要求他们永远不满足于对产品质量的追求 , 永远精益求精 , 把每一件产品都当成一件工艺品 , 耐心打磨 , 不厌其烦地改进 。我们都知道德国是最具工匠精神的国家 。他们的企业很多都是百年老店 , 长期生产某种产品 。他们的工人很多都是祖祖辈辈从事一个工种 , 手艺代代相传 。他们喜欢不断雕琢和完善自己的产品 , 享受产品在手中升华的过程 。所以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 , 甚至厨具、体育用品都是世界上最优质的产品 , 可以轻松维持100年 。“德国制造”已经成为质量和声誉的代名词 。工匠精神也可以从瑞士制表师身上看出来 。瑞士制表师精心打磨和雕刻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和每一枚腕表 。他们用心做产品的态度 , 是工匠精神的思考和理念 。在
工匠们的眼里 , 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 , 除此之外 , 没有其他 。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 , 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在日本 , 东京“寿司之神”也是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 。为保证温度 , 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为保证米饭的口感 , 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 , 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从前的虾是早晨煮好后放入冰箱直到上菜前取出 , 现在是将虾煮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给章鱼按摩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至50分钟 , 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 。在这里 , 食客们吃的不是寿司 , 而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不断地重复以期达到新巅峰 。2015年 , 任正非给华为全体员工的一封邮件——“学习日本工匠精神 , 一生专注做一事”曾红遍朋友圈 。在这封邮件里 , 任正非明确表达了他对工匠精神的态度 , 他认为 , 所谓“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 , 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网上曾流传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 , 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 , 日本有3146家 , 为全球最多 , 德国有837家 , 荷兰有222家 , 法国有196家 。为什么长寿企业扎堆这些国家 , 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再看两组统计数据:其一 , 欧洲、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5年 , 美国竞争相对激烈 , 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也达8.2年 。而在中国 , 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7年 , 其中小微企业还不到3年 。其二 , 在福布斯(Forbes)“2016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共100个品牌) , 中国企业无一入榜 , 而在其另一份榜单——“2015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 , 中国却有十几家企业进入了100强 。通过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 , 中国企业数量众多 , 但生命周期短 , 能做强做大的企业寥寥无几 。中国企业不乏实力雄厚者 , 能在全球叫响品牌的却是凤毛麟角 。那么 , 为什么中国企业无法长寿?为什么中国企业无法创造世界美誉?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企业缺乏工匠精神 。还有一组数据 , 据日本观光厅公布 , 2015年 , 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总金额为14174亿日元(822亿人民币) 。世界各地区游客在日本消费的总金额前五名中 , 中国大陆游客消费总额比韩国、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游客在日消费的总额还多1518亿日元(88亿人民币) 。在中国实体消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 , 国人到日本爆买马桶盖、感冒药、电饭煲、卫生巾、丝袜、安全套、指甲钳、保温杯、电动牙刷、钢笔等各类产品的疯狂行为 , 着实刺痛了大部分中国人的神经 。因为工匠精神的匮乏与廉价低质的不佳印象 , 中国企业正在不断丧失本国的消费群体 。诚然 , 过去的三十多年 , 中国经历了令全世界瞩目的高速发展 , 已经积累了充足的生产供给 。然而 , 在注重速度与效率的时代 , 面对大量的机会 , 人们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在快速发展并创造充足供应的同时 , 大部分中国企业却丢掉了对供给质量的重视和保障 。如今 , 中国的社会消费需求侧日趋成熟 。虽然贫富不等的情况依然存在 , 但是大部分人的消费水平还是有了很大提高 , 尤其是中产阶层快速崛起 , 开始拥有购买更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 他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和细节 。这几年 , 中国人在国外疯狂购买的那些产品 , 无论是高端奢侈品还是普通日用品 , 其产品品质是明显高于国货的 , 而品质的背后是对工匠精神、对产品人性化的极致追求 。这种追求的结果 , 就是让人无法拒绝的美好用户体验 , 只要用上这种饱含“工匠精神”的产品 , 消费者就会成为它的忠诚粉丝 。一个品质至上的时代即将来临 , 中国企业到了需要放慢脚步、俯下身体、静心沉潜、着力提升供给质量的时候了 , 需要通过研发与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 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 打造品牌影响力 , 而这一切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 。工匠精神是支撑“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精神动力 , 是中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支撑因素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让工匠精神助力企业发展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 , 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 , 从低端制造的泥淖中走出 , 淘汰落后重复产能 , 加强技术创新 , 其最终目的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 提升中国企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 。但是 , 工匠精神并不是光喊喊口号就够了的 , 更关键的是 , 企业要将工匠精神付诸实践 , “知行合一” , 让工匠精神真正助力企业发展 。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 大力宣扬企业文化是基业长青的基石 , 能够传承上百年的工匠精神 , 其承载这一精神的就是企业文化 。在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 , 员工一进来就沐浴在做事严谨、精益求精的氛围中 , 做每一件事都是力求做到最好 ,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企业文化 。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 , 追求完美、拒绝平庸是自然而然的 , 不需要刻意要求 。因此 , 企业要践行工匠精神 , 首先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 将其纳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 并通过多种方式 , 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 。通过企业文化 , 让员工树立“工匠意识” , 把工匠精神内化为全体员工的精神品质 , 让员工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 让敬业执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成为企业价值追求 , 为工匠精神厚植土壤 。实际上 , 中国很多老字号企业的文化都体现着浓厚的工匠精神 , 比如 , 同仁堂那幅“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对联 , 深入人心 , 让人敬佩 。在华为内部 , 经常会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口号 , 比如“不让雷锋吃亏”、“烧不死的鸟是凤凰”、“板凳要坐十年冷”等等 , 都是在刚入职的“大队培训”(华为入职后的脱产企业文化培训)中就告诉员工 , 并在各类学习手册中出现 , 要求员工讨论学习思考 。这些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口号 , 告诉员工要杜绝浮躁、踏实干活 。当然 , 也有很多企业 , 在其车间、办公室里 , 还是可以看见这样的标语牌:“坚持追求完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生产没有质量的产品 , 等于创造无用的垃圾”等 。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这种工匠精神融入到产品文化、质量文化、生产文化、研发文化等企业文化的子文化里面 。要将工匠精神植入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 全面改进企业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 , 将其融入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 要真正投入人、财、物 , 让企业的生产、研发、技术、工艺等各方面的软硬件环境都能得到提升 , 不断吸纳前沿技术 , 创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 , 打造品牌 。以工匠精神引领研发与创新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 , 对原有技术的创新与新技术的应用 , 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 为客户带来更高的价值 。工匠精神不仅体现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 , 更要积极吸收前沿技术 , 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做出更好的产品 , 推动企业不断进取 。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 , 研发与创新需要考虑是否愿意真正为客户带来价值 , 是否愿意在经受大量失败后仍孜孜不倦地坚持研发 , 是否愿意做成千上百个方案并优中选优 , 是否专注于一丝性能的提升 , 是否敢于推翻自己的辛勤劳动成果而追求新的高度 , 最终做出让消费者惊艳的产品 。此外 , 技术的传承与创新要讲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 既要对原有好的技术进行传承 , 同时也要进行改良与创新 , 最终目的是为品质的提升 , 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 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 这是对工匠精神的坚持 。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 , 获得的技术专利累计超过3.8万项 , 其产品销售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 , 很好地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 是中国品质的最佳代言人 。格力是中国唯一一家掌握“变频压缩技术”的空调企业 , 8000多名研发人员都是董明珠从高校招进来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 , 对研发的投入 , 以及对掌控核心技术的执着 , 让格力的工匠精神也得以充分体现 。以工匠精神引领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需要质量文化引领与质量管理制度保障 , 需要进行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 。质量文化要让企业上下形成共同的品质理念 , 在全员中形成追求极致品质的精神 。质量制度以硬性要求 , 要强化提升产品质量标准 , 推动质量理念在各个环节的落地 。在质量管理方面 , 华为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学习 。华为视品质为企业的生命 , 努力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品质 , 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 这也促成了华为今天的成功 。华为不仅提倡以工匠精神来衡量产品 , 更构建了一套坚实的质量体系 , 用制度支撑“质量优先”的落地 。“华为公司最宝贵的是‘无生命的管理体系’ , 以规则、制度的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 。”任正非曾指出 , 华为最重要的基础是质量 , 要从以产品、工程为中心的质量管理 , 扩展到涵盖公司各个方面的大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极致追求“零缺陷” 。为解决手机摄像头的质量缺陷 , 华为会投入数百万元人民币测试 , 为解决“荣耀”产品的小缺陷 , 曾关停生产线重新整改 。以工匠精神引领品牌建设 。企业的发展需要品牌的推动 , 品牌的好坏决定企业能否在市场立足 。品牌的竞争是产品品质的竞争 , 而工匠精神是品牌的内在价值 。工匠精神就意味着品牌对客户在质量、体验、服务等方面做出的一个长期而持续的承诺 。良好的品牌打造是基于对技术的不断突破创新和对产品品质的细致研究、提升 , 这是品牌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 。要为工匠精神构建保障机制 , 科学激励首先 , 组织机制的建设 。工匠精神能否有效地落实 , 关键看组织机制是否秉承工匠精神的精神理念与要求进行设置 。组织与机制的设置要重点考虑质量管理、研发与技术创新等职能的发挥 , 要求给“匠人”更多的责任与权力 , 要让各部门各司其职 , 从机制上保障全员把精力放到品质的提升与精益求精上 。其次 , 制度的建设 。工匠精神的本质是靠制度支撑起来的 。某种程度上讲 , 工匠制度比工匠精神更重要 , 工匠精神更多是从精神层面影响人 , 工匠制度不只从精神上引领 , 更重要的是它指导我们怎么去做 。第三 , 奖惩机制的建设 。企业发展不能盲目鼓励竞争、简单以绩效定报酬 , 要让真正践行工匠精神的人得到应有的奖励 。要强化技术人才激励机制 , 要高度重视一线劳动者的上升通道 , 使他们有充分的成就感、获得感和不断前进的目标动力 。第四 , 培养机制的建设 。当前许多企业并不缺技术 , 但缺真正有工匠精神的大师 , 培养一个大国工匠需要时间的积累 , 现在再不培养就会断层 。因此 , 企业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工匠培养机制 , 增加培训投入 , 遴选出一批“智造之星”、“技术劳模” , 让工匠能够脱颖而出 , 成为企业里的明星 , 成为社会的明星 , 成为一种荣耀 。要将工匠精神落到员工个人行为 , 知行合一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 , 就是认真、敬业、钻研的精神 。没有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品牌文化的负责态度 , 没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创新活力 , 就不可能在工作上有所突破 , 在创新领域推陈出新 。企业要通过文化的引导和制度的保障 , 最终将工匠精神的践行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动上 。每个员工要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要求 , 要不浮躁、不妥协、静心做事、踏实做人 , 每人都秉持这样的精神 。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以工匠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 , 严格要求自己 , 对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 , 肯多花时间去钻研 , 艰苦奋斗 , 主动学习 , 及时更新知识 , 勇于创新 , 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雕琢一种艺术品 , 追求完美 , 乐在其中 , 那么每个员工都将成为自己工作上的专家型人才 。笔者在为中国高铁制造企业——中国中车服务的时候 , 曾经对它的“一口清 , 一手精 , 实名制”留下深刻的印象 , 而这 , 就是高速动车组严谨制造、“标准为王”的工匠精神的最佳体现 。所谓“一口清”就是在生产工人的班前会上 , 随机抽到一名员工站在6米开外 , 高声背诵出自己的工艺文件和操作流程 。“一手精”是对员工严格执行标准的考察 , 几年来 , 在4万人次的抽查考验中 , 员工一次通过率达到99.99% 。“实名制”就是每个员工完成每一道工序之后贴上自己的名字 , 并对其终身负责 , 让每个动作都做到“足金” , 最终锻造出“足金”的产品 。要让工匠精神与时俱进 , 不断创新不同时代的工匠精神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技术的发展 , 工匠精神不断融入新的元素 , 但其本质是不变的 。早期的手艺人身上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精神 , 被称为工匠精神 。工业与信息化时代 , 我们所要求的严谨、专注、敬业精神是不变的 , 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加重视创新、精度、品质 。科技越是发达 , 工匠精神越发重要 , 我们对工匠精神的本质追求没有变 。当今时代 , 企业践行工匠精神并不是要去从事手工手艺 , 而是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大生产、企业化的生产与管理实践中 , 推动生产供给品质的提升 。当今时代的工匠精神需要更多的时代特征 , 例如互联网领域要求追求创新、缩短研发周期、更早地将产品推向用户、快速迭代 。互联网思维要求的对产品的不断迭代 , 就是我们在不断追求精益、追求完美 。企业在工匠精神的实践过程中要结合所处行业的时代要求 , 在理解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 找到适合行业、企业自身的工匠精神实现路径与方法 , 从而实现企业供给品质的提升、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 。有人说 , 过去的10年是商人的时代 , 而未来的10年 , 将是匠人的时代 。未来的中国企业 , 最核心的问题不再是追求业务扩张 , 而是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对产品和服务一直追求极致完美的“匠人” 。每个工人、每名生产者、每个企业都将秉持这样的精神:摈弃那些投机取巧的思维和浮躁的心态 , 生产出“工匠产品” , 打造响亮的中国品牌 , 实实在在地助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 将那些看似空泛的精神口号落到实处 , 既做好产品 , 也赚到钱 。这样的精神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 也不是像书本上的知识一样可以生搬硬套过来 , 而是需要系统地、耐心地培养产生 , 并且在企业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可喜的是 , 我们国家在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 还有很多类似华为、格力、腾讯等企业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 , 而且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相信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 , 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 , 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工匠人才” , 用更多的“工匠产品”征服世界 , 让中国企业真正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工业评论)
弘扬工匠精神论文 互联网时代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学生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文章插图
有关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的论文学术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 。学术论文往往强调原创性的工作总结 , 但也可以是对前人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 , 后者也往往被称为综述性文章(Review) 。学术论文的出版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化 , 出现了从传统的印刷版到网络上电子格式的兴起 。论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 所以在写作中 , 一定要对这三点加以重视 。论文写作 , 简单的说 , 就是大专院校毕业论文的写作 , 包含着本科生的学士论文 , 研究生的硕士论文 , 博士生的博士论文 , 延伸到了职称论文的写作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 。一般来说 , 论文写作 , 即高校毕业生 , 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机构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 依据一定的论文格式和字数要求 , 对学习和工作的学术总结和创新 。[1]2写作要求编辑简介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 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题目(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 , 不能“无题” 。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 。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 , 尽量不设副题 , 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 。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 , 不用惊叹号或问号 , 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命题方式简明扼要 , 提纲挈领 。英文题名方法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 , 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 , 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 , 再进行前后修饰 。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 , 词序不当 , 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 , 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 , 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 , 且不够精炼和醒目 。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 , 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 , 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 , 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 。在许多情况下 , 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 , 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 , 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 。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 。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署名(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 。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 。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 , 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 。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 , 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 。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 。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 , 也可以一般致谢 。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引言(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 , 很重要 , 要写好 。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 。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 。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 。文字要简练 。材料方法(四)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 , 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 , 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 。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实验结果(五)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 , 精心分析 , 合乎逻辑地铺述 。应该去粗取精 , 去伪存真 , 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 , 更不能弄虚作假 。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 。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 , 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 。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 , 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 , 删繁就简 , 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 , 可留作它用 , 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 。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 。能用表的不要用图 , 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 , 以免多占篇幅 , 增加排版困难 。文、表、图互不重复 。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 , 不要随意丢弃 。讨论(六)论文——讨论是论文中比较重要 , 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 。应统观全局 , 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 , 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 。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 , 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 。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 , 表明自己的观点 , 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 , 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 , 但分寸应该恰当 , 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结论(七)论文——结语或结论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 , 写出确凿的结论 。论文的文字应简洁 , 可逐条写出 。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参考文献(八)论文——参考义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 。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 , 便于查找 , 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 , 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 。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 , 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 。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
【弘扬工匠精神论文 互联网时代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学生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