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制度 公开涉税信息包括哪些,信息公开都包括什么公开

一、涉税信息是什么意思
涉税信息是指个人或企业缴纳税款的相关记录 。通过涉税信息可以知道自己的诚信,但个人涉税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扩展信息 。涉税信息共享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涉税信息在税务系统内部共享,即国税和地税之间共享;另一方面,税务系统与其他部门(工商、财政、银行、工商、海关、司法、国土等部门)共享涉税信息 。涉税信息共享是整合多个部门的涉税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涉税信息,提高了其时效性和准确性 。涉税信息在多部门间的配置,有利于加强税务系统、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海关、司法机关之间的合作,多维度优化税源监控,改善税收环境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OECD国家,涉税信息共享机制相当完善 。要求第三方提供涉税信息 。税务机关在充分利用纳税人申报信息的基础上,注重利用银行、海关、用人单位等第三方信息进行互查 。在所有经合组织国家,雇主必须向税务当局提供支付给雇员的工资数额的信息 。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要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向特定纳税人支付利息的信息 。强化银行涉税信息的报告义务 。例如,根据美国的法律,银行和财产保险部门必须定期、如实地向联邦、州和地方税务机关传递自己和有经济联系的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税务机关可以有效地收集和获取纳税人的交易、收入和支出等重要税务信息 。对于现金交易,发达国家特别严格,要求银行履行相关义务 。涉税信息对外共享程度高 。发达国家通常利用其健全的金融体系和发达的信息技术,在银行、证券、海关、法院、税务、金融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部门在必要时可以查询纳税人的纳税信息 。建立国税、地税部门统一的信息平台,全面建立征管信息影像系统,逐步实现涉税信息在全国的大集中 。当前,要以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和实施为契机,打破条块分割的格局,加快实现国税征管数据的集中应用 。既要实现国税和地税之间的纳税人信息共享,也要实现跨地区的纳税人信息共享,也要为未来的房产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打下数据基础 。

信息公开制度 公开涉税信息包括哪些,信息公开都包括什么公开

文章插图
二、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应公布法人组织的信息有哪
请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公告》 。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第七条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法院判决确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实际负责人的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者纳税人识别号、注册地址、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不含出生年月日数,下同),由法院判决确定 。(2)自然人:公布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三)重大违法事实;(4)适用的法律依据;(五)税务处理和税务行政处罚;(六)实施检查的单位;(七)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负有直接责任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税务机关可以公布其姓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者纳税人识别号、注册地址,以及直接责任人员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和职业资格证书号码 。如果法定代理人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各级税务机关核查的符合下列标准的税收违法案件信息: (一)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后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且欠缴税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占应纳税款10%以上的 。(二)纳税人未缴纳应纳税款,采取转移、隐匿财产等手段,阻止税务机关追缴其未缴税款,多缴税款500万元以上的;(三)以虚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已缴税款500万元以上的;(四)以暴力、威胁方法拒绝缴纳税款的;(五)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虚开税款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六)虚开普通发票,总面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七)虽达不到上述标准,但违法情节严重并有较大社会影响的 。各级税务机关核查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是指税务机关已作出《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且在法定期限内,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或效力最终以行政复议或法院判决确定的案件 。
信息公开制度 公开涉税信息包括哪些,信息公开都包括什么公开

文章插图
三、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告范围有哪些
包括主户名、开户行、账号、开户时间、账户性质 。法律依据:根据《宪法》第17条..《税收征管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有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并向税务机关申报其全部账户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记税务登记证号,并在税务登记证上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号 。税务机关应当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户情况 。
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 。…………..第六十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二)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帐簿或者保管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的;(三)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五、纳税信息是否应保密纳税信息是否应保密涉税保密办法的主要内容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明确了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的范围 。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是指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依法制作或者采集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涉及纳税人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 。主要包括纳税人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和纳税人、主要投资人以及经营者不愿公开的个人事项 。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信息不属于保密信息范围 。《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管理办法》主要包括“总则”、“涉税保密信息的内部管理”、“涉税保密信息的外部查询管理”、“责任追究”和“附则”五章三十条 。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应保密的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的范围;可以公开和披露的涉税信息;税务机关在税务管理、税款征收和税务检查等全部税收工作以及各个业务环节中对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内部管理程序和要求;税务机关对外部有关单位依法进行的对涉税信息的查询管理办法;税务机关和有关直接责任人未能遵守规定而泄露纳税人应保密的信息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对于纳税人的涉税保密信息,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应依法为其保密 。除下列情形外,不得向外部门、社会公众或个人提供: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应予公布的信息;法定第三方依法查询的信息;纳税人自身查询的信息;经纳税人同意公开的信息 。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履行职责的需要,税务机关可以披露纳税人的有关涉税信息,主要包括:根据纳税人信息汇总的行业性、区域性等综合涉税信息、税收核算分析数据、纳税信用等级以及定期定额户的定额等信息 。各级税务机关应指定专门部门负责纳税人涉税非保密信息的对外披露、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查询的受理和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的对外提供工作 。要制定严格的信息披露、提供和查询程序,明确工作职责 。税务机关如何防范泄密风险为了加强对纳税人权益的保护,加强税收征管,提高为纳税人服务质量,税务机关应从强化内部管理和规范对外工作程序两个方面切实保护纳税人提供给税务机关的含有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涉税保密信息安全无泄露 。一方面,税务机关应加强内部对涉税信息的管理,严格税收征管中的保密程序 。一是各业务部门、各岗位人员必须在职责范围内接收、使用和传递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 。明确责任人员严格按照程序受理、审核、登记、建档、保管和使用相关纸质资料;二是在电子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的过程中,对于涉税保密信息的电子数据,税务机关内部应规定专门人员负责采集、传输和储存,分级授权查询,避免无关人员接触纳税人的涉税保密信息;三是在加强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安装调试、维护维修过程中,与协作单位签订保密协议,采取保密措施,防止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从第三方泄露;四是在涉税保密资料存放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 。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应严格外部信息查询和对外提供必要信息的条件和程序 。税务机关只在职责范围内对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具有查询权利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关涉税信息 。符合这样查询条件的目前包括三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的办案查询;纳税人对自身涉税信息的查询;抵押权人、质权人请求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欠税情况的查询 。对符合这三个条件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提供,但仍要遵从一定的程序,包括填写查询申请表、提供相关的单位或者查询人本人的身份证件以及其他相关法律关系证明等,确保在依法对外提供相关涉税信息时,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也是税务机关防范泄密风险的保障,如果造成泄密的,依照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要对相关税务人员进行处理 。纳税人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保密是法定的义务,但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特别是税务机关对欠税行为有欠税公告制度,纳税人应该意识到不遵从税法会给自己带来信息被披露的风险 。纳税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首先应保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依法办理各种税务事项,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保证经营行为符合税法规定,保证自己的信息不被税务机关作为违法行为而依法公告 。因此,提高税法遵从度是纳税人保护自身信息安全和权益的一种有效做法 。其次,纳税人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树立保护自身利益的观念,确保包括涉税秘密信息在内的商业秘密安全 。要规范内部保密制度,在涉及查询涉税信息时,应该严格按照《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规定,提交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各种资料,特别是授权性的资料,接受税务机关对查询条件的审查,配合税务机关按程序对外提供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工作 。为此,纳税人可以通过制定如何提供和由谁提供给税务机关所需资料的内部管理制度,避免没有查询权限的人以查询自身涉税信息的名义到税务机关查询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达到保护涉税信息的目的 。
六、涉税分析包括哪些内容一、税法宣传税法宣传是纳税服务的重要内容,税务机关广泛、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向纳税人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普及纳税知识,是增强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重要措施 。二、纳税咨询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是税务机关的职责,《税收徵管法》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应当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做好日常咨询 。税务机关坚持依法、无偿、准确、规范、便捷的原则,扎实做好日常纳税咨询服务 。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和税收管理人员是进行纳税咨询辅导的直接责任人员,负责面对面地解答纳税人提出的问题,并加强与纳税人的联系和沟通,及时进行办税辅导 。在接受纳税咨询时,税务人员努力自觉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庄重、讲普通话 。回答问题时,力求做到准确、及时,减少和避免纳税人由于了解政策不及时、不全面或不熟知程序而出现的问题 。税务机关定期收集和了解不同规模和类型纳税人的需求,积极开展个性化的纳税咨询 。三、办税服务办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为方便纳税人准确、及时办理涉税事项、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措施,办税服务质量和效率是检验纳税人满意度的重要标准 。税务机关一直致力于通过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推行多元办税、优化办税流程、精简涉税资料等手段,帮助纳税人更便捷高效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优化办税流程 。税务机关对实际操作中复杂的办税流程依法简并,对税收业务流程进行集中梳理,对能够下放的审批权限和前移的审批事项予以下放和前移 。不断优化办税流程,切实解决纳税人办税“多头找、多次跑”和税务机关“重复找纳税人”等突出问题 。加强国、地税局合作,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办税服务效率,切实方便纳税人 。四、权益保护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权利是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 。近年来,税务机关积极响应纳税人诉求,妥善解决税收争议,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及时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为纳税人营造了公平、公正、和谐的税收环境 。加强纳税人权益保护的制度建设 。税务机关认真落实各项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有关纳税人权益保护规定,积极推动保护纳税人权益的法律制度建设 。在税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通过广泛徵求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建立了纳税人权益保护沟通制度,充分利用纳税服务窗口、定点联系制度和第三方调查等渠道收集纳税人对税收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纳税服务措施 。建立健全对纳税人意见和投诉的快速处理机制,努力做到向纳税人及时反馈 。加大纳税人民主听证、监督评议等工作力度,充分体现纳税人的权益 。五、信用管理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制定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全面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 。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内容涉及纳税人遵从税法情况和接受税务机关管理情况,具体包括税务登记情况、纳税申报情况、账簿凭证管理情况、税款缴纳情况、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处理情况等,根据这些情况划分的标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设置A、B、C、D四级 。税务机关积极建立纳税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纳税信用的动态管理 。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坚持依法、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 。
【信息公开制度 公开涉税信息包括哪些,信息公开都包括什么公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