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净利增长超十倍,乘疫情“东风”过会的康为世纪含金量有几分?

投稿|净利增长超十倍,乘疫情“东风”过会的康为世纪含金量有几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智通财经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凡是业务和疫情扯上关系的上市公司都收获了亮眼的业绩,股价亦经历了多番上涨 。
5月10日,又一家新冠检测公司——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康为世纪”)科创板成功过会,即将登陆二级市场 。
防疫相关概念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主流热点板块,然而,在疫情为公司带来了高增长高收益的同时,其长期发展前景却值得商榷 。
乘核酸检测“东风”上市的康为世纪,成色究竟如何?
营收净利双破亿,业绩爆发式增长康为世纪立足分子检测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在酶原料、核酸保存、样本前处理领域有十余年的研发积累,是国内少数实现分子检测核心环节完整业务布局的生物科技企业 。
受益于新冠疫情,康为世纪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据披露,2018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82.88万元、7393.85万元、23321.17万元和33846.3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57.53万元、897.16万元、10815.65万元和12584.74万元 。
2020年,公司营收与净利双双破亿,相较往年大幅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长超十倍 。在2019年至2021年间,仅营收复合增长率这一项指标的增长便高达113.95% 。
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度增加15,927.33万元,增幅为215.41%,主要由于疫情爆发后,公司的分子检测产品需求大幅提升 。
投稿|净利增长超十倍,乘疫情“东风”过会的康为世纪含金量有几分?
文章图片

2019-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7.68%、77.17%和72.34%,在一个小幅增长后略有下滑 。主要贡献收入的分子检测产品毛利率分别为72.29%、77.61%和72.20%,近几年保持相对稳定 。
但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康为世纪主营业务毛利率低于业内平均值 。对此,公司解释称,公司业务涵盖不同产业链环节,部分环节毛利率水平较低;公司规模较小,前期需要较多投入,单位产品成本偏高 。
投稿|净利增长超十倍,乘疫情“东风”过会的康为世纪含金量有几分?
文章图片

报告期内,康为世纪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将核酸检测试剂盒等产品外销美国、秘鲁、德国等地增加了境外收入 。公司境外销售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从2019年的1.52%升至2021年的14.12%,达到4777.55万元 。
而从流动性来看,康为世纪账上并不差钱 。2019年至2021年各年末,康为世纪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22.14%、7.10%和15.49%,与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为接近 。
2019-2021年,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余额分别为393.48万元、3884.32万元和12781.34万元 。
此外,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康为世纪在2020年进行了一笔大额分红,向股东北京康为分配利润3250万元 。
技术实力“尚欠火候”?康为世纪的核心产品包括分子检测酶原料、核酸保存试剂、核酸提取纯化试剂以及分子诊断试剂盒,产品主要供应分子检测行业中下游的参与者,为客户开展分子检测相关研发、生产和服务赋能 。
截至2022年3月20日,公司已上市产品达七百余种,持有54项境内医疗器械注册或备案证书,并有16项产品取得了FDA或CE等境外医疗器械准入资格,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 。
不过,近年来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严重依赖于新冠疫情下产生的核酸检测需求 。2020-2021年,公司分子检测产品中的口腔样本核酸保存试剂和病毒样本磁珠法提取纯化试剂占当期收入比重分别为47.57%、37.99%,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业务占当期收入比重分别为13.18%、17.52%,两者相加占据过半营收 。
在分子检测酶原料、游离DNA保存试剂和核酸提取纯化试剂等产品方面,公司国内市场份额仍与国际巨头相差较大,2018-2020年公司分子检测酶原料国内市场份额在约1.3%上下浮动 。
而从专利数量上来看,康为世纪目前有14项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远远少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诺唯赞(688105.SH)共有3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9项;而菲鹏生物(838391.NQ)境内外专利申请约460件,其中已授权的境内专利117件,此外另有PCT专利申请超60件;透景生命(300642.SZ)共有62件已公开的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64.52% 。
对于未来的方向规划,康为世纪表示,将继续围绕分子检测业务开展研发计划,深耕核心酶原料及试剂的产业化,拓展三类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的研发生产与报批,加速消化道系统疾病筛查和诊断技术研发 。
不过,从研发投入比重来看,康为世纪对自身技术实力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2019-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有所下滑,分别为18.86%、10.19%和11.40%,均略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 。
疫情结束后“以何为生”?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已经带动一大票医药股、防疫概念股及与疫情有关的电商、线上教育等概念股大幅上涨,一票上市公司的业绩迎来惊人涨幅 。
但值得思考的是,新冠疫情所带来的业绩高景气度还能持续多久?
据智通财经APP获悉,截至2022年5月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已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22%、88.74% 。截至今年3月初,世卫组织表示,全球已有56%人口完全接种新冠疫苗 。
疫情以来,国内多个省份开展了新冠检测试剂集采,截至2021年11月,单次核酸检测费用已从疫情初期的120元降至40元以下,降幅超过70% 。
随着国内外疫情整体上趋于好转,第三针加强针的大范围接种已经完成,新冠检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核酸检测价格也一降再降,由疫情催生的新冠检测概念股股价或将见顶,未来上涨空间存疑 。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A股总计有53家新冠检测概念股发布了2021年年报 。整体来看,这53家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毛利率由2020年的58.22%降至2021年的56.97%,其中27家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
当时代红利退去,对于如康为世纪一类的“疫情概念股”,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将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考验 。
【投稿|净利增长超十倍,乘疫情“东风”过会的康为世纪含金量有几分?】未来,新冠检测公司业绩分化将更加明显,对于公司产品质量、产能、市场渠道等“硬实力”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格 。当此时,投资者都需要警惕资本追捧下造成的估值虚高,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多元化、差异化竞争实力,发掘企业的内在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