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依据的填写 如何填写减免政策依据,收款收据的填写

一、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申报表减免税怎么填
第1栏期初余额:填写应纳税额减少项目的上期期末余额,即对应项目的上期应扣除而未抵扣的余额 。第2栏本期发生额:填写按规定允许抵扣应纳增值税的本期发生额 。第3栏本期应抵扣税额:填写本期应抵扣的增值税税额 。此栏根据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第4栏本期实际抵扣税额:填写本期实际抵扣的增值税税额 。该列中的每一行第三列中的相应行 。第5栏期末余额:填写列出的公式 。一般纳税人公式:第五栏的免税额等于第三栏扣除后的应税销售额乘以适用税率,减去第四栏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公式:第5栏税额等于第3栏扣除后的免税销售额乘以税率 。资料:《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免税项目:7项(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2)避孕药具;(3)旧书;二手书指的是二手书和社会买的书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五)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无偿援助进口的物资和设备;(六)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残疾人用品;(7)出售给个人使用的物品 。“自用物品”是指他人自己使用的物品 。参考: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申请依据的填写 如何填写减免政策依据,收款收据的填写

文章插图
【申请依据的填写 如何填写减免政策依据,收款收据的填写】二、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怎么填写
法律分析:1 。本表由享受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填写 。2.“纳税时间”和“纳税人名称”的填写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以下简称主表)相同 。3.” 1.”减税项目”由当期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享受增值税减免税优惠(包括减税和降低税率)的纳税人填写 。减税性质代码和名称” 3360 “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减免性质及分类表》中所列减税性质代码和项目名称填写 。同时有多个减税项目的,应分别填写 。(2)第一栏“期初余额”3360应填写减税项目的期末余额 。是前期应冲减但不够的对应项目余额 。(3)第2栏“本期发生额”3360应填写本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金额 。(4)第3栏“本期应交增值税金额”3360应填写本期应交增值税金额 。本栏应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5)第4栏‘本期实际抵扣税额’3360,填写本期实际应纳增值税金额 。该列中每行的第3列对应于每一行 。一般纳税人填写时,本栏第1行”合计”数=主表第23行”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劳务”栏”本月数”-《附列资料(四)》第2行”分支机构预缴税金”第4列”本期实际抵扣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填写时,本栏第1行”合计”数=主表第13行”本期应纳税额””本期数” 。(6)第5栏“期末余额”3360应根据表中所列公式填列 。四 。二 。”免税项目”由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税收规定,本期免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 。只有小微企业或未达到起征点的小规模企业才能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 。即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主表第9栏”其他免税销售额””当期”不需要填写此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
三、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怎么填写?
1.本表适用于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应在减免税期间填写 。2.填写此表时,请参考以下信息:1 .税务登记表;2.根据申请救助的内容提供的证明文件和材料;3.其他相关信息 。三 。本表的份数取决于审批时税务机关的数量 。本表应按税种分别征收,一张表只能征收一个税种 。同一税种、不同减免税种类、原因、方式、期限的减免税申请的审批,可在同一《减免税申请审批表》中汇总 。四 。各项填写具体说明:(1)“企业基本信息”栏填写说明:本栏纳税人识别号、企业名称、生产经营地址、纳税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注册类型、开业日期、生产经营期限、经营范围等项目按《税务登记表》的内容填写 。(二)“享受减免税优惠”栏填写说明:1 。填写您以前享受过的优惠减免税信息(本次申请减免税批准前) 。2.文件、凭证序号:填写此前已享受的减免税优惠政策的批准文号 。3.适用税率:填写纳税人使用的法定税率或征收率 。例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或4%,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24%,适用的地方所得税税率为3%,二手商品销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4% 。
申请依据的填写 如何填写减免政策依据,收款收据的填写

文章插图
四,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所得税减免优惠明细表怎么填写?
一)按顺序填写“项目名称”第一栏:填写纳税人享受减免税优惠项目的会计名称 。项目名称以纳税人内部标准标题为准 。第2栏“优惠项目名称”:根据本项目享受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项目的具体政策内容选择填写 。如果项目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则无需填写 。第3栏“优惠方式”:填写项目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的具体方式 。该项目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待遇 。
,填报“免税”;项目享受减半征税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填报“减半征收” 。第 4 列“项目收入”:填报享受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取得的收入总额 。第 5 列“项目成本”:填报享受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发生的成本总额 。第 6 列“相关税费”:填报享受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实际发生的有关税费总额,包括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及其他支出 。第 7 列“应分摊期间费用”:填报享受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合理分摊的期间费用总额 。合理分摊比例可以按照投资额、销售收入、资产额、人员工资等参数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 8 列“纳税调整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需要调整减免税项目收入、成本、费用的金额,纳税调减以“负”号填列 。第 9 列“项目所得额\免税项目”:填报享受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纳税人计算确认的本期免税项目所得额 。本列根据第 3 列分析填报,第 3 列填报“免税”的,填报第 4减5减6减7加8 列金额,小于0 时,填报 0 。第 9 列“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项目”的“小计”行:当第 4减5减6减7加8 列小于等于限额时,填报该金额(超过限额部分的金额填入第 10 列);当第 4减5减6减7加8 列小于0 时,填报 0 。如果本行第 2 列选择“一般技术转让项目”,限额为 500 万元;如果选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定区域技术转让项目”时,限额为 2000 万元 。第 10 列“项目所得额\减半项目”:填报享受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纳税人本期经计算确认的减半征收项目所得额 。本列根据第 3 列分析填报,第 3 列填报“减半征税”的,填报第 4减5减6减7加8 列金额,当该金额<0 时,填报 0 。第 10 列“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项目”的“小计”行:填报第 4减5减6减7加8 列金额超过限额的部分 。如果本行第 2 列选择“一般技术转让项目”,限额为 500 万元;如果选择“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定区域技术转让项目”时,限额为 2000 万元 。第 11 列“减免所得额”:填报享受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该项目按照税收规定实际可以享受免征、减征的所得额,按第 9 列加第 10 列乘以50%金额填报 。
五、个人所得税减免事项附表怎么填法律分析:(一)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填写个人发生减免税事项的所属期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2、纳税人姓名:个人自行申报并报送本表或向扣缴义务人提交本表做信息采集的,由个人填写纳税人姓名 。3、纳税人识别号:个人自行申报并报送本表或向扣缴义务人提交本表做信息采集的,由个人填写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识别号为个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公民身份号码”;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 。4、扣缴义务人名称:扣缴义务人扣缴申报并报送本表的,由扣缴义务人填写扣缴义务人名称 。5、扣缴义务人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申报并报送本表的,由扣缴义务人填写扣缴义务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二)减免税情况1、“减免税事项”:个人或扣缴义务人勾选享受的减免税事项 。个人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应勾选“税收协定”项目,并填写具体税收协定名称及条款 。个人享受列示项目以外的减免税事项的,应勾选“其他”项目,并填写减免税事项名称及减免性质代码 。2、“减免人数”:填写享受该行次减免税政策的人数 。3、“免税收入”:填写享受该行次减免税政策的免税收入合计金额 。4、“减免税额”:填写享受该行次减免税政策的减免税额合计金额 。5、“备注”:填写个人或扣缴义务人需要特别说明的或者税务机关要求说明的事项 。(三)减免税人员名单栏1、“姓名”:填写个人姓名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个人的纳税人识别号 。3、“减免税事项(编号或减免性质代码)”:填写“减免税情况栏”列示的减免税事项对应的编号或税务机关要求填报的其他信息 。4、“所得项目”:填写适用减免税事项的所得项目名称 。例如:工资、薪金所得 。5、“免税收入”:填写个人享受减免税政策的免税收入金额 。6、“减免税额”:填写个人享受减免税政策的减免税额金额 。7、“备注”:填写个人或扣缴义务人需要特别说明的或者税务机关要求说明的事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
六、增值税申报表减免税申报明细表怎么填增值税申报表减免税申报明细表:【表单说明】(一)本表由享受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填写 。仅享受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报本表,即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和第16栏“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期数”均无数据时,不需填报本表 。(二)“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以下简称主表) 。(三)“一、减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享受减征(包含税额式减征、税率式减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填写 。1、“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性质及分类表》所列减免性质代码、项目名称填写 。同时有多个减征项目的,应分别填写 。2、第1列“期初余额”:填写应纳税额减征项目上期“期末余额”,为对应项目上期应抵减而不足抵减的余额 。3、第2列“本期发生额”:填写本期发生的按照规定准予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金额 。4、第3列“本期应抵减税额”:填写本期应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金额 。本列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5、第4列“本期实际抵减税额”:填写本期实际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金额 。本列各行≤第3列对应各行 。一般纳税人填写时,第 1行“合计”本列数=主表第23行“一般项目”列“本月数” 。小规模纳税人填写时,第1行“合计”本列数=主表第16行“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期数” 。6、第5列“期末余额”: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四)“二、免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免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 。仅享受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写,即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主表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无数据时,不需填写本栏 。1、“免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性质及分类表》所列减免性质代码、项目名称填写 。同时有多个免税项目的,应分别填写 。2、“出口免税”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出口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出口的销售额 。小规模纳税人不填写本栏 。3、第1列“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填写纳税人免税项目的销售额 。免税销售额按照有关规定允许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应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填写时,本列“合计”等于主表第8行“一般项目”列“本月数” 。小规模纳税人填写时,本列“合计”等于主表第12行“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 。4、第2列“免税销售额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免税销售额按照有关规定允许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据实填写扣除金额;无扣除项目的,本列填写“0” 。5、第3列“扣除后免税销售额”: 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6、第4列“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本期用于增值税免税项目的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不填写本列,一般纳税人按下列情况填写:(1)、纳税人兼营应税和免税项目的,按当期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填写;(2)、纳税人本期销售收入全部为免税项目,且当期取得合法扣税凭证的,按当期取得的合法扣税凭证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填写;(3)、当期未取得合法扣税凭证的,纳税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计算免税项目对应的进项税额;无法计算的,本栏次填“0” 。7、第5列“免税额”: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填写,且本列各行数应大于或等于0 。一般纳税人公式:第5列“免税额”≤第3列“扣除后免税销售额”×适用税率-第4列“免税销售额对应的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公式:第5列“免税额”=第3列“扣除后免税销售额”×征收率 。扩展资料:申报资料:为保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北京等8 省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3号)的规定,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如下:(一)自试点之日税款所属期起,全所有增值税纳税人均应按照本公告的规定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并实行电子信息采集 。(二)纳税申报资料纳税申报资料包括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和纳税申报其他资料两类 。1、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包括:(A)《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B)《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C)《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D)《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明细);一般纳税人提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需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 。其他一般纳税人不填写该附列资料 。(E)《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 。(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包括:(A)《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B)《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附列资料》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需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附列资料》 。其他小规模纳税人不填写该附列资料 。(3)上述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表样和《填表说明》详见总局2012年第43号公告) 。2、纳税申报其他资料(1)已开具的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和普通发票的存根联;(2)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的抵扣联;(3)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购进农产品取得的普通发票、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的复印件;(4)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代扣代缴增值税的税收通用缴款书及其清单,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5)已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凭证的存根联或报查联;(6)应税服务扣除项目的合法凭证及其清单;(7)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3、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为必报资料,其纸质资料的报送份数、期限由市(地)国税机关确定;纳税申报备查资料是否需要在当期报送、如何报送由主管国税机关确定 。4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特定纳税人(如成品油零售企业,机动车生产、经销企业,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试点企业,废旧物资经营企业,电力企业等)填报的特定申报资料,仍按现行要求填报,今后如有调整,另行公告 。申报办法:编辑新申报办法主要调整内容:1 、不改主表格式,通过重新设计、调整或增加附表的方式,实现营改增的相关政策,不影响地方收入 。2 、按货物劳务与应税服务销项税额比例直接划分应纳税额、从而间接划分本期应补退税额的方法,实现会统部门的税款分别开票、分别入库需要 。3、调整的内容充分满足营改增业务申报的实际需要 。4、试点地区所有增值税纳税人均按新的增值税纳税申报办法进行纳税申报 。5 、附表一、二相关栏次的填报不再实行报税系统,认证信息系统数据直接导入,必须由企业自己填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申报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