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618变化:关键时刻的“暗战”

投稿|618变化:关键时刻的“暗战”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蚂蚁虫
今年618 , 大不同 。
520当天 , 网友忙着过节时 , 618大促“扳机”扣响 , 只不过比以往“弹药量”少了 。
往年618大促还能听到一些配角的声音 , 而今年它们几乎消声 。即便是两大主角也低调了不少——京东仅仅召开了线上发布会 , 淘宝天猫干脆连发布会都省了 , 只是办了个商家会 。
大环境经济下行、疫情影响、国际动荡等因素的影响下 , 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积极性不如往年 , 使得这届618显得有些冷清、简单 。
当然 , 这是表面的 。“字越少事越大” , 在表面冷清背后是更凶猛的暗潮涌动 。而这场与以往不同的618暗战 , 也或将成为后疫情时代 , 电商格局分水岭的关键之战 。
01 暗战少了以往明面上的舆论战与营销大战 , 今年618的暗战处处透露着不同 。
开了线上发布会的京东 , 表现也跟往年有所不太一样 。今年的主题是“人间烟火气与有责任的供应链” , 整场发布会也紧扣主题关键词 , 大篇幅强调有责任的供应链、物流“织网计划”、以及强化近场的京系线下店等 。
把“人间烟火气与有责任的供应链”选做618大促主题 , 非常贴合当下的形势 ,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 , 这跟大促商家和用户关联较弱 , 多少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 。这也引得不少网友感叹 , 认为今年京东618发布会更像是强调“社会责任”的企业战略通气会 , 而非一场以商家和用户为主的电商节大促会 。
在用户端 , 亮点是满减的力度增加了 。京东618最早预计展开的促销动作是满300减30 , 在天猫淘宝提出的满300减50让利力度登上微博热搜后 , 京东紧跟推出了满“299减50”外加消费券及plus会员优惠 。
在商家端 , 京东正式发布了30项“三减三优”商家扶持举措——减少成本、减少考核、减少风险、优化规则、优化效率、优化服务 , 希望最大限度为中小商家减压释负 。
投稿|618变化:关键时刻的“暗战”
文章图片

今年618 , 京东的满减比淘宝天猫少了“1块”钱 , 而淘宝天猫助力商家的举措则比京东多了“1条”——7天连发31条商家举措 , 说明双方的角力表面平静 , 实际上“暗战”仍然十分激烈 。
京东30项“三减三优” , 与天猫6项“三减三加”——营销方式、经营成本、生意门槛做减法;科技支撑商业、消费服务、内容化做加法 , 也是针锋相对、战意更浓 。后者也是第一次公布 , 从中或可洞见淘宝天猫的未来走向 。
投稿|618变化:关键时刻的“暗战”
文章图片

对比618商家举措 , 两者的思路都是帮助商家降本提效 , 但作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京东更侧重于服务上 , 比如流程优化、考核规则放宽、提高服务效率等 。而天猫618此前发布的25条具体举措更偏向于业务上 , 涵盖资金补贴、流量补贴、物流疏通、技术升级、疫情特别举措各个商家关注的要点 , 感知更真实些 。
受疫情影响 , 现金流成为大促商家最关注的要点 , 因此平台对商家的“资金扶持”也被商家视为“真金白银”助战的关键指标 。
据双方公开信息显示 , 这次618 , 淘宝天猫拿出超1100亿资金额度缓解大小商家的压力 , 可提供包括最低8折的618“备货无忧”信用贷款 。而京东则通过“京小贷”为商家供给了超20亿大促专项贷款额度 , 同样有利息折扣 , 只是整体数额低了不少 。当然 , 这可能也与京东第三方平台商家规模更小、需求较低有关 。
同时 , 另一个影响商家“现金流”关键的回款速度方面 , 京东将结算规则由T+1改成D+1 , 即订单完成+1天回款 , 比起以往回款周期大大缩短 。但淘宝天猫的力度还要更大 , 「预售即回款」提前收款 14天 , 0账期「提前收款」 , 将回款速度提到了极致 。
诸如此类 , 都是大促背后的暗战 , 这在以往营销战与舆论战满天飞的618 , 这些具体举措可能会被淹没在“信息流”里 。但在这个略显冷清的618面前 , 让人可以清楚看到两家战略重点的区别——这届618 , 京东重营销 , 天猫重商家 。
02 关键时刻这届618不仅是暗战 , 也是关键时刻的关键战 , 对电商平台和商家而言都是 。
经济下行、疫情影响、国际动荡、监管强化 , 环境在变 , 市场在变 , 消费者亦在变 , 平台型经济连接的各方也在变 , 多重因素下 , 使得这届618不确定性急剧增加 , 也是影响商家和平台后续发展的关键时刻和关键战 。
这是一个急剧动荡的618 , 不同平台的战略思维也面临着分化 。如果把京东和淘宝天猫在618上 , 变与不变的背后 , 其实已经开始分化——京东继续延续过去“借节卖货”的逻辑 , 而淘宝天猫则已经走到了“借节强生态”的更高维度 。
虽然徐雷并非现身618发布会 , 但出身CMO的他一手打造的京东618 , 早已将京东“卖货方”的基因深植618中 。即通过其基础设施与供应商“合谋” , 以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 去爱消费者 , 实现增量 。这在发布会重点强调的有责任的供应链、物流“织网计划”、京系线下店等都能看到相关影子 。
而今年京东618 , 依然在延续相同的逻辑——如何卖更多货 , 如何去爱消费者 。不管是紧跟天猫大促满减再“加码”、还是将大促时间再次延长 , 都只是这种卖货逻辑冰山下露出的一角 。
618当然要卖货 , 但天猫的重心开始跳脱“卖货思维” , 而是将关注焦点放在“生态优化”上 , “发布会”变成“商家会”只是一个缩影 。
淘宝天猫还借618商家会之机 , 首次对外披露淘系核心战略和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围绕10亿消费者 , 从交易走向消费 , 做好、做深国内消费市场 , 在不确定性中锁定确定性 , 在确定性中发掘新商机 。从其重点布局来看 , 不是营销 , 而是商家和生态成长——未来三年 , 培育100个用户规模过亿的超级品类 , 助力10个战略伙伴获得1亿会员 。就很能说明问题 。
所以 , 我们在“商家会”上看到 , 淘宝天猫的重点是给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 包括从交易到消费决策、从规模到体验和消费服务、从整体AAC到品类AAC的增长 , 实现生意规模确定性的增长等 。这显然是针对生态的举措 , 而不局限于618“卖货” 。
淘宝天猫的目的很简单 , 即通过深耕国内消费市场 , 优化生态 , 提升生态引力 , 让更多的人来、让来的人消费更多、消费的时候更开心 , 也就是让消费者爱 , 深耕“留量”、创造增量 。
打法不同 , 是因为地位不同 。目前 , 5亿多用户的京东 , 仍处于进取获客阶段 , 流量思维是主要武器 。而10亿用户的阿里 , 则可以放心深挖潜能 , 升级武器库 , 用“留量思维”取代“流量思维” 。
03 分水岭关键时刻的暗战 , 更是一场关键大战 , 而关键大战过后 , 往往就是格局的重塑 , 因此这届618 , 也可视为一道分水岭——电商行业从增量争夺 , 已经到了存量运营的新阶段 , 这是大势 。
站在新起点 。在上半场生态领先(商家、用户)的平台 , 可以无缝切入、全力押注下一阶段的布局 。而暂时落后的企业 , 则可能面临转型阵痛的“两线作战”——找增量仍然排在首位 , 但留量运营也变得很关键 。618的战略意义也开始分化——有的还在延续以往做增量 , 有的则已开始布局未来新生态 , 有的甚至正在远离舞台 。
我们看到 , 京东去爱消费者——拉长时间线 , 比拼谁减得“更猛” , 亮出“基础设施”肌肉、吸引供应商等 , 都是为了主动拉拢消费者 , 实现增量 。对京东而言 , 这些战术并无不妥 , 但在长期价值上 , 仍然需要新的战略思维才能突破关键时刻 。
阿里各事业线负责人则阐述对商家端、平台端、消费者端的短中长线方案 , 从更长远的价值布局 。目的很简单——让好的商家、商品通过阿里系高度精细数字化的平台 , 吸引与满足更多消费者、消费者更多的需求 , 形成一个自更新的“理想生态” , 让消费者爱上阿里 。如此 , 商家选择淘宝天猫 , 则会水到渠成 , 这也是其前期优势带来的“新红利” 。
【投稿|618变化:关键时刻的“暗战”】总的来看 , 今年618大不同 。在特殊时刻 , 更考验平台的定力 。由此带来的消费者和商家的不同感知 , 可能将最终决定平台的走向——营销益于短时促销 , 而商家生态利于长存 。因此 , 今年的618 , 有可能成为一个电商行业的分水岭 , 普通大众只盯着GMV , 而专业人士更重视深度指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