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想到的

爱奇艺会员当然不能被用来浪费掉。我就搜了个被评9分的美国电影《血钻》,在90年代非洲大陆的赛拉利昂,战火纷飞中各方势力挣夺钻石,莱昂纳多扮演的主角在一次走私活动中被政府军抓住,在狱中闻得一个消息,本地一个被判军抓去挖钻的渔民所罗门私藏了一颗超大的粉钻。于是围绕着这颗硕大的石头,莱昂纳多的军中上司,伦敦的大商人,莱本人三方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角逐,康纳利扮演的女采访人员,为了阻止战争,还广大赛拉利昂人民安宁和平的生活,必须阻止非法的钻石交易。资源地人民并没有因为昂贵的钻石变得富有,反而心怀贪婪的人各怀鬼胎,国外势力为了军火生意,商人为了钻石高昂的利润,政府为了在各方争夺中得到最大利益便于逃亡,只有广大的人民却因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世间从来不是安宁祥和的,人的贪欲毁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尊严。
这使我想到了延续两千多年的食盐专营模式,资源丰富,技术匮乏无力开采时,政府部门就将其垄断在手,不让百姓插手。解放初期由于营养不良和膳食不合理,导致农村有很多人脖子上长出了很大的肿块,俗称大脖子病,即影响美观又使生活不方便。科研人员通过对这种病的诊断和研究,发现在高山地区比较多,而海边盛产盐的地方,人们很少得这种病。于是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这都是因为人们生活中缺了一种需要量极少的东西——碘。
随着70年代末盐业公司的成立,加碘食盐成了人们饭桌上每日必须的调料。我们基层盐业公司,组织了农村十多岁没读书了的女孩子,背着行李,带着一脸的好奇和期待,来到盐业公司分装加碘小袋盐。那时候从湖北应城,云梦等地方运来的食盐都是200斤一袋的大麻袋,供销社也是装在铁制或木质的长方形凹曹里,人们要吃盐就用家里的瓶瓶罐罐来买上一斤,两斤。后来随着加碘这一观念的深入,人们理解了散状碘容易挥发不利身体健康,就逐步用无毒塑料袋买上一袋回家使用。
【看电影想到的】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操作方法却极其繁琐,复杂。分装人员组织到位,要四人一组分工,有分空大袋到灌装木盆里的,有分小袋一斤装的,有专门称重的, 有坐着专门封口的,最后将散落一地的小袋盐整整齐齐的码放在一百斤一袋的编织袋中。我们几个职工负责管理和抽查,短斤少两的,封口不严的统统要重新加工。那些小妹们遇上重新加工,总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但到月底她们拿着自己挣来的几百元钱,又都眉开眼笑,上街买去了。这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几百元很不错了呀!
自从本省有了加碘食盐商标,我们几个职工都自己粘贴,上班时间领来一大袋小塑料袋埋头使劲贴,下班前整理好加工组领走第二天用,这样一笔副业收入,让我们在每个月工资之外,多了几百块加荤的钱,挺不错吧!
这样的日子并没持续下去,到1998年单位搬迁到县城所在地,市公司就将这个加工小袋盐的事情揽下来,我们的工资也逐年上升起来。环境超好了,工资也按市里标准拿,日子越来越好,人心却越来越不齐。记得那时女领导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你们可以自己看看,盐场工人一年多少工资?他们的辛苦程度你们想像不到呐!在潮湿的环境里挖出盐来,天气好还行,遇上大冬天又潮又冷,不少人都有风湿病,但一年到头才一万多元工资!这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个白拿钱的人,因为清闲的工作的确让我不容易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不会有任何危机意识,于是幸运的在45岁就内退了,今年在社保部门拿了整整一年工资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