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罗卜夏吃姜

这是去年在福州讲中医课,有个朋友根据当时讲课录音整理出来。昨天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在分享。我一看很熟悉,才想起来是我讲的。刚好整理了发上来给大家看看。
冬吃罗卜夏吃姜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两个卦给大家对比一下,让大家注意一下饮食。在冬天的时候,井水是暖的、洞里面也是暖和的、矿井里面也很温热。说明地底下阳气都封藏在下面,而外面都是冰天雪地的。夏天的时候,井水很冰凉,去洞里面、矿井里面也觉得阴凉阴凉的,但是外面很炎热。

冬吃罗卜夏吃姜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以我们流传了一句话“冬吃萝卜,夏吃生姜”。萝卜是一种凉凉的,通降的,它可以把郁在体内的热气通出去,萝卜气机下行也可加强阳气的收藏。冬天我们体内很热,我们脏腑深层次的阳气比较温热,下雪的时候还可以吃点雪,我们冬天吃冰淇淋比夏天吃冰淇淋伤害少。夏天的时候,人体内脏的脏腑很凉,我们还要吃生姜,养它里面的阳气,我们现在到夏天有很多冰的东西,有冰镇的啤酒、冰镇的水等,喝这些直接伤了我们的脾胃,伤我们内在的阳气,所以越到夏天我们应该越要保护内在的阳气。《黄帝内经》上有讲:“夫阴阳四时者,天地万物之根本也,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代其本,坏其真矣。”
有句俗语说“今年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冬天下雪下得比较多,土地是坤卦,上面覆盖着雪,我们说坤卦初六爻,履霜,坚冰至。雪比较大,冬天比较冷的话,就把地底下的阳气封藏的很深。第二年春天时,下面的阳气慢慢的升发,升发的阳气这也是万物赖以生长的阳根。如果冬天比较暖和,外面不冷,阳气就没有藏得好,阳气散在外面,阳气比较弱庄稼就长得不好,人也比较容易生病。要是冬天打雷,阳气就散发在外面,把阳气分散在外面,来年人比较容易生病,严重的会发生瘟疫。
我早上问诊的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很奇怪,冬天去汗蒸,把自己蒸出很多汗。让很多阳气散出来,这就把第二年生发的阳根散掉,散掉之后我们第二年就没有了生长之气。现在很多人冬天去跑步,就把阳气散出来。其实冬天不要太出汗,也适合多睡,因为我们要养藏,养来年的阳根。(肾主收藏,藏极而发,就像一个弹簧一样。)前边提到小孩得急性肾炎,就是寒气直入少阴,小孩子生病一输液就把寒气压到肾气里,一下把弹簧压在着动不了。
李玉宾老师有说过这样一个病例,小孩去坟地里面,跑到人家迁坟以后的土坑里面玩。回来就得了急性肾炎。坟地里面气场比较阴寒收束,一下把弹簧压住动不了,里面还有阳气,动不了里面的阳气也散不开,寒气瘀滞引起的急性肾炎。所以这时候要用一些开达散寒的药用上去,比如麻黄、附子,细辛等药喝下去,把被压着的弹簧(肾)打开。
【冬吃罗卜夏吃姜】(补充一下,小孩子虽生机旺盛但整个气机比较稚嫩幼弱,易受其他磁场信息的干扰。若有老人去世丧礼葬礼上,或者清明上坟,迁坟。还有殡仪馆等。切记不要带小孩子去。怀孕的孕妇也尽量少去。尤其婴幼儿。自己身体比较虚弱的时候,此类场所也尽量避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