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初04|易初04 鬼谋助人

易初04|易初04 鬼谋助人
文章图片

圣人作《易》,以鬼谋助人之不逮,百姓可用而君子不敢不度外内以之惧。
-《周易内传》
白话:四圣作出《易》,就是借助天道鬼道来帮助人,百姓日用而不知,但君子知了,就要惧了,不可随意使用。
1
《易》就是为了筮而作。在03介绍过王弼扫象,只以理论易。王弼以后义理派兴起,朱子之派复兴了筮。那么筮什么呢?为何筮呢?筮什么?筮什么事?
《论语》里孔子被问到过过鬼神的问题,原文:《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可以在《论语》里孔子是不谈鬼谋的。一般认为,孔子晚年主要研读和补充创作的作品《易经》和《春秋》里,反应了“鬼谋”思想。
“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张载
从小人和愚人的角度,容易知道眼前的得失,但不知长远的吉和凶。君子和智者的角度,正好相反,容易知道事情的原则和好坏,但却往往被眼前的困境束缚。所以,吉和凶不过是事情发展的两端,吉就享受下,凶也没有办法。乐天知命就没有担忧,提前知道吉和凶也就可以不担忧;如果提前无法知道,那就更加不要担忧了。
2
【易初04|易初04 鬼谋助人】最大凶就是死啊!可是“孰不知生之必有死,而恶用知其早莫哉?”谁都知道人生来就会死,就算早知道哪天死又有什么用呢?
论得失,小人的得失大概就是财物前程还比较容易理解,但君子的得失的是仁义之道和立人之道,必须谨小慎微,圣人都有可能有疑问。这就是说小人易知眼前得失,君子易知长远吉凶的道理。
3
《易》。。。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周易·系辞下》
道是隐的,路是有险阻的,神是不可度的,《易》如老师监护,父母教诲,使人知忧患和得失。如鬼谋一般,帮助君子,渡过难关。“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不是贤明的人是无法发扬这点的。
所以,鬼谋助人,只是助君子和智人。君子和智人对吉凶得失其实早就明了,只是借《易》的鬼谋一力罢了。
4
发散思维,日前在争论的江歌被刺案,在悼念亡人和震惊悲剧后,多方意见不一,有声讨闺蜜刘鑫道德沦丧见死不救的,也有表达对江歌母亲同情的,有收集签名要求判处凶手死刑的,还有说这些乱象都是凶手布的局的。
鬼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首先回答这里面谁是君子和智者吧!其次,你希望的结果真的只是要事实情况吗?最后,既然一直谴责法治不够,为何现在又不提了。可见,永远不是法治问题,还是人情问题吧!而智者应该早已知了,明了,惧了,不会口不择言了。
《易初》目录:
易初01: 四圣同揆
易初02: 先天之妄
易初03: 象以见理
易初04: 鬼谋助人

    推荐阅读